-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王丹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中國/臺灣歷史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2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1356525
王丹回憶錄:從六四到流亡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十二歲時就因組黨被公安部傳訊
★一本書使得王丹從「共青團派」變成了反對派
★首次完整披露北大「民主沙龍」的組織過程
★第一次公布作為主要組織者之一的「六四」回憶
★王丹第二段獄中回憶錄
★從北大到哈佛,暢談美國政治流亡生活的全景式記錄
★剖析自己與台灣的關係,及個人政治主張
在過去四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我經歷過中國七○年代末的巨大轉折、八○年代理想主義的高昂;我參與過八九民運這樣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我也在二十幾歲就承受了黑牢的煎熬;我見識過人生的險惡,我也體會過生活的溫暖;我在中國成長,在美國完成學業,在台灣工作;我是政治反對派,我也是一個文學愛好者和創作者,我更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我將要講述的這所有經歷,都見證了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王丹
本書為六四民運領袖王丹的第一本個人完整回憶錄。由王丹親自執筆,藉由回顧他從小到大的日記,爬梳他人生中的每一個轉折。本書開頭即從王丹的童年成長經驗談起,以及中學時加入共青團,享受中國八○年代改革開放時期的美好時光;而他在高中時因為受到一本書的影響,使得他對共產黨忠貞的信仰產生強烈質疑,以至於之後思想轉向,成為北大校園中民主思潮的宣傳者,後來更成為八九學運的帶頭者之一,他的人生也因此有了巨大的變化。
王丹在本書中除了批露自身成長與心路歷程外,也試圖以呈現其個人記憶全像來完成其身為「六四」重要成員所應負的歷史責任──還原他個人所知所為的部分歷史面貌;他並以此審視角度來書寫「六四」及因「六四」入獄獲釋後,他為了民主運動再度入獄,及之後流亡美國十年的完整歷程。透過本書,王丹想傳達的就是他這樣一個人,在一個國家中,所見證經歷的一個時代。
- 目錄
-
cover
-
推薦序/生正逢時,任重道遠胡平(《北京之春》雜誌主編)
-
推薦序/他仍然是那個八○年代青年張鐵志(文化與政治評論家)
-
自序/一個人,一個時代,一個國家
-
第一章 在黃金年代裡成長
-
一、第一次演講和第一張大字報
-
二、最早的廣場記憶:「四五」運動
-
三、溫馨的童年記憶
-
四、十二歲就因為組黨而被公安部審訊
-
第二章 閱讀、課外活動、開始思考
-
一、閱讀生涯的開始
-
二、作為時代現象的體育熱
-
三、最早的維權行動
-
四、高中母校:四十一中
-
五、我的「團派」背景
-
六、一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
-
七、高中生活的尾聲
-
第三章 北大:我的精神聖土
-
一、初進北大
-
二、安置靈魂的精神家園
-
三、山雨欲來風滿樓
-
四、從柴慶豐事件到草地沙龍
-
五、學潮前夕
-
第四章 八九民運與六四事件
-
一、悼胡
-
二、罷課
-
三、對話
-
四、絕食
-
五、戒嚴與反戒嚴
-
六、六四屠殺: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
七、我的反思與回顧********
-
第五章 第二次坐牢
-
一、重獲自由
-
二、發起公民上書運動
-
三、第二次被捕
-
四、在錦州監獄
-
五、流放美國
-
第六章 哈佛十年與政治流亡生活
-
一、初到美國
-
二、投入海外民運
-
三、重溫校園生活
-
四、與諾貝爾和平獎擦肩而過
-
五、「六四」二十週年紀念
-
六、我畢業了
-
第七章 我的台灣緣
-
一、初到台灣
-
二、台灣:我的第二故鄉
-
三、所謂「二王專案」
-
四、關於「國務機要費案」
-
五、在台灣開始教師生涯
-
六、推動兩岸交流
-
七、我心中的台灣
-
附錄/我的政治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