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公視年度時代生活劇《茶金》的靈感原型!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一個跌宕起伏的客家望族故事,
主人翁姜阿新縱橫商場,經營茶業、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
反映了臺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文化、人性現象……,
家族親友間的聚散離合更印證世間的悲歡紛擾皆平常,
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記錄了劃時代的歷史大劇!
天高し 北埔洋楼 雨後の晴れ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
(北埔姜家歷經榮華、苦難,廖運潘以此俳句表達買回洋樓的莫大欣慰,
並分享雨後必有晴天的人生體悟)
70年前的臺灣,從茶金到茶土、茶狗屎時期的人們,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往事已矣,俱隨星移更迭。
然而,1996年之後,廖運潘用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把當年發生的故事、人情冷暖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先生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
廖運潘完成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共9冊、近130萬字,信手寫就,本為不公開的家族秘籍。在女兒廖惠慶重新彙整之下,節選了北埔茶業在二戰後由盛而衰的故事,隆重推出《茶金歲月》單行本以饗讀者。
這本書內容詳實,從姜阿新的廣結善緣、熱心公益、經營多元事業,到所託非人、祖產盡付東流,還記錄了第三代子孫鼎力買回洋樓、重新整修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史,真實而感人,為那段從風光步入暗淡的臺灣茶業史下了最佳的註腳。
名人推薦
王文靜 「品味私塾」創辦人
李偉文 作家、牙醫師、環保志工
李永得 文化部部長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創團藝術總監
殷允芃 天下雜誌群創辦人
徐仁修 作家、攝影家、荒野保護協會與荒野基金會創始人
陳郁秀 鋼琴家、公視華視董事長
陳懷恩 導演、編劇、資深攝影師
楊長鎮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湯昇榮 瀚草影視總經理
廖運範 肝炎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克襄 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
簡靜惠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推薦語
這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史,有笑有淚、有血有肉,悲歡離合盡在其中。得知九本手稿精簡濃縮出版,備感欣慰。我深深體會「人生不管發生任何起伏,永保尊嚴努力向前」是關鍵。
──陳郁秀
大多數的人都在歹戲拖棚。只有那些有勇氣或智慧的人,敢於面對,勇於反省,也敢於立刻改寫劇本,這樣的人終將是了不起的人物。
──徐仁修
《茶金歲月》表面上雖然只是作者的自傳,但從個人經歷與真實細節的描述中,可以建構出二戰前後臺灣本土產業發展與興衰的過程,甚至小到當時的車票、柴米油鹽……等的價格都能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真可說是民間版的《史記》。
──李偉文
一本充滿恩怨情仇的茶商家族回憶錄,
一部記錄真人實事的臺灣地方發展史!
從日治時期到1980年代,一個跌宕起伏的客家望族故事,
主人翁姜阿新縱橫商場,經營茶業、林業、糖廠、運輸、食品事業,
反映了臺灣經濟起飛前後的政經、文化、人性現象……,
家族親友間的聚散離合更印證世間的悲歡紛擾皆平常,
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記錄了劃時代的歷史大劇!
天高し 北埔洋楼 雨後の晴れ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
(北埔姜家歷經榮華、苦難,廖運潘以此俳句表達買回洋樓的莫大欣慰,
並分享雨後必有晴天的人生體悟)
70年前的臺灣,從茶金到茶土、茶狗屎時期的人們,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尋找自己的生存之道。往事已矣,俱隨星移更迭。
然而,1996年之後,廖運潘用驚人的記憶力、觀察力把當年發生的故事、人情冷暖一五一十的記錄下來。也把岳父姜阿新先生從富商淪落到棲身小屋一角,從無怨言的身影刻劃得栩栩如生。
廖運潘完成的《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共9冊、近130萬字,信手寫就,本為不公開的家族秘籍。在女兒廖惠慶重新彙整之下,節選了北埔茶業在二戰後由盛而衰的故事,隆重推出《茶金歲月》單行本以饗讀者。
這本書內容詳實,從姜阿新的廣結善緣、熱心公益、經營多元事業,到所託非人、祖產盡付東流,還記錄了第三代子孫鼎力買回洋樓、重新整修的過程,是彌足珍貴的素人圖文記錄史,真實而感人,為那段從風光步入暗淡的臺灣茶業史下了最佳的註腳。
名人推薦
王文靜 「品味私塾」創辦人
李偉文 作家、牙醫師、環保志工
李永得 文化部部長
林懷民 雲門舞集創辦人/創團藝術總監
殷允芃 天下雜誌群創辦人
徐仁修 作家、攝影家、荒野保護協會與荒野基金會創始人
陳郁秀 鋼琴家、公視華視董事長
陳懷恩 導演、編劇、資深攝影師
楊長鎮 客家委員會主任委員
湯昇榮 瀚草影視總經理
廖運範 肝炎專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劉克襄 作家、自然觀察解說員
簡靜惠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榮譽董事長
推薦語
這是一個家族的興衰史,有笑有淚、有血有肉,悲歡離合盡在其中。得知九本手稿精簡濃縮出版,備感欣慰。我深深體會「人生不管發生任何起伏,永保尊嚴努力向前」是關鍵。
──陳郁秀
大多數的人都在歹戲拖棚。只有那些有勇氣或智慧的人,敢於面對,勇於反省,也敢於立刻改寫劇本,這樣的人終將是了不起的人物。
──徐仁修
《茶金歲月》表面上雖然只是作者的自傳,但從個人經歷與真實細節的描述中,可以建構出二戰前後臺灣本土產業發展與興衰的過程,甚至小到當時的車票、柴米油鹽……等的價格都能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真可說是民間版的《史記》。
──李偉文
- 目錄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簡介
-
引言
-
推薦序 從《茶金歲月》見證北埔姜家的興衰/陳郁秀
-
推薦序 勇於改寫生命劇本的人/徐仁修
-
推薦序 好看的民間版《史記》/李偉文
-
自序 雨後天已晴
-
第一章 求學
-
成長於濱海小村
-
五分埔阿姨
-
初聞姜阿新之名
-
驚鴻一瞥
-
說客阿姨
-
插班臺大經濟系
-
第二章 北埔姜家
-
北埔春節
-
洋樓倩影
-
富家女和窮學生
-
第三章 考上臺灣銀行
-
門當戶對
-
遠赴高雄任職
-
感慨萬千的婚約
-
第四章 婚約
-
感念父母的成全
-
洋樓婚禮
-
夫妻憲法
-
新婚生活
-
臺灣省議會成立
-
初為人父
-
人生志業的大轉折
-
第五章 一九五三年開始北埔生涯
-
永光茶業冠全臺
-
茶廠裡的糖廠
-
見風轉舵的怡和洋行
-
晴天霹靂的重擔
-
膨風茶、紅茶都是永光的招牌
-
懋熙先生的無奈
-
木村先生力勸造林
-
成為三井農林的協力廠商
-
岩倉先生鼎力相助
-
靠人力搬運的大坪茶廠
-
商場也有君子之交
-
岳父的嗜好
-
日本政府的統制經濟
-
臺灣光復
-
茶虎旋風
-
茶土時代來臨
-
第六章 正式進入茶業界
-
小卒出師
-
富家少爺的財務
-
投入製茶實作
-
三井農林岩倉茶業部長訪臺
-
開發新客戶
-
第七章 決心重振岳家
-
清償全部舊債
-
打衫耳
-
大坪造林六十萬棵樹
-
姜阿新戰後首次赴日本
-
轉戰埔里開闢阿薩姆茶園
-
茗郁出生
-
第八章 窮則思變
-
寶貴的副茶
-
在地銷售茶梗進帳
-
尋找罐裝紅茶的通路
-
首度赴日了解日本茶業實況
-
永光蔗田變成北埔初中
-
第九章 永光的難題
-
做生意或做慈善事業
-
膨風茶在倫敦茶市賣出好價錢
-
開源節流的生存之道
-
喜獲一男
-
選舉恩怨何時了
-
嗅到洋菇干新商機
-
第十章 雪上加霜
-
峨眉茶廠獨立
-
客運風雲
-
土法煉鋼賣蒜頭粉
-
烏雲蔽日
-
如火如荼生產洋菇干
-
無暇氣餒的窮途末路
-
陷入以債養債的泥淖
-
第十一章 起飛的水鳥不攪濁溪水
-
憑空蒸發的林木材積
-
患難見真情
-
三百萬元的震撼彈
-
祖產付諸東流
-
所託非人
-
各奔前程
-
何處是安身之地?
-
第十二章 嶄新的生活
-
告別山城
-
最溫馨的年夜飯
-
岳母辭世
-
一代茶人落幕
-
後記 重返洋樓/廖惠慶
-
附錄
-
版權頁
-
封底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