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清末民初出現不同「譯道」上的探賾者,包括個體和群體的編譯者,如外國傳教士(如馬禮遜父子、謝衛樓、傅蘭雅)、中國譯者(如孫中山、梁啟超、王國維、奚若、張聞天、馬君武、李達)、譯者群體(如「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及不同類型的贊助人(如廣智書局、「小說林社」、金粟齋、上海東文學社、翰墨林書局、中華書局等)。
本書通過考察十二個譯者、譯者群體和贊助人的個案,把清末民初以譯者為中心的翻譯出版史視為一個整體看待,既從「蟲眼」對譯者和贊助人進行微觀的細緻考證,也從「鳥眼」的視野宏觀地提出問題意識;既重視「內部史」,又注意「外部史」的研究;著力從脈絡化的方法入手,闡發有關翻譯史研究的新開拓和新思路。
- 目錄
-
前言
-
第1章 馬氏譯家:馬禮遜父子與《外國史略》
-
第2章 別創新構:謝衛樓的《萬國通鑑》與晚清史書編纂體例從傳統到近代的轉變—兼論東史《支那通史》、《東洋史要》
-
第3章 革故鼎新:傅蘭雅編纂的譯書書目—傳統知識分類現代轉型的一環
-
第4章 施救濟人:孫中山編譯的紅十字會救傷教科書
-
第5章 區域譯群:「小說林社」江蘇翻譯群體及其構成之特點
-
第6章 小說史傳:廣智書局及其刊行的梁啟超譯著
-
第7章 贊助新學:上海金粟齋的譯書及其影響
-
第8章 翰墨詮史:張謇與清末憲政史知識的譯介與傳播
-
第9章 譯、學之間:王國維所譯法學、地理學和心理學著作
-
第10章 譯連「神燈」:奚若與《天方夜譚》
-
第11章 濟世六書:馬君武《國民生計政策》譯本述論
-
第12章 「馬學」新考:李達及其馬克思主義讀本「第一譯」
-
結語
-
引用文獻
-
後記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