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林雯莉(Wendy Lin) (著) ; 劉泳漢(Franco Liu) (攝)
- 學科分類: 應用科學類
- 書籍分類: 生活保健 ; 運動
- 出版社: 三朵夏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2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8588066
我的瑜珈‧我的旅程:365堂的瑜珈課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其實並不需要去比較,到底是誰的旅程比較好,只要走上自己的道路,就是好的。」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花費那麼多的努力,來研讀瑜珈與佛法 那就是自己深信他們的教導,是一個偉大的宇宙真理,只要我們越能了解到他們的教導,自己的智慧也會隨著增長。但最有趣的是,雖然每個人都會走向靈修的道路,卻走的方向又因人而異,這就好像你的因果業力與我的因果業力是不同的,連雙胞胎的因果業力,也不盡相同。而這個答案是因為,每個擁有不同的頭腦與智慧,更意味著自我了悟的程度也不同。
記得去年四月,並與心道法師一起出國造訪德國慕尼黑大學,去參加一場「西方醫學與東方佛法」的研討會。主題是在探討禪定是否可以幫助人類的頭腦放鬆下來,而西方的醫學博士,用他們專業的醫學背景,來證明佛法中的冥想練習,是否確實有助於大腦的放鬆。當時在會議中,雙方都提出非常有趣的見解,而我的工作是擔任一名隨行記者,採訪及摘要與會議的內容。突然之間,慕尼黑大學人類科學中心的主席,居然要求兩名大陸籍醫學系的學生,同時同步幫心道法師做口譯的工作。其實,這位主席是一位相當有智慧的學者,他想看看這兩位學生所翻譯的內容,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結果兩個人所翻譯的內容,竟然是南轅北轍。之後,這位主席跟著大家說:「人類的頭腦就是那麼地有趣,雖然是在聽同一個人說話,竟然會出現不同的解釋。」
老實地說,自己從上則經驗中,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並且每個人的智慧都取決於自我了悟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換言之,每個人之所以有不同自我了悟的程度, 都來自於對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所產生不同體悟的結果,也就是說,每個人的靈修旅程沒有誰對或是誰錯的問題,更沒有比較級的差異,而關鍵是來自於如何能夠看到自己原來最真實的一面,而不是老是想著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實我們最主要的心理因素,老是去分別兩大類的東西,像是:「喜歡」與「不喜歡」,這種分別心是取決自己好惡的程度,然後問題就會接踵而來,而世間上的每一件事,根本無法滿足自己所設定的期待值,如果我們能夠允許自己,把心再打開一點,就能全然接受週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自己肯定會快樂一點,在精神上或許可以得到更大的解脫。這也是為什麼佛法與瑜珈都在探討同樣的一件事情 「不二元論」。當我在寫這本書時,並不意味著我對八肢瑜珈的詮釋比你們來得懂,自己只不過是想分享著,如何把帕坦伽利的教導,運用在日常生活的經驗裡,包括自己在瑜珈墊上的練習,離開瑜珈墊上的練習,還如何應付與另一半的相處之道,甚至包括到如何把辦公室工作做得很好。其實我個人的經驗, 都來自於看到自己在頭腦內所出現的那些惡息,而得到的覺醒,最終也蛻變了自己的靈魂,不再重覆犯同樣的過錯。同時,依自己所了悟的程度,也運用所擅長講故事的方法,來詮釋八肢瑜珈的精髓,藉來幫助讀者朋友們,能夠很輕鬆地來了解帕坦伽利的教導,變得是一種很實務又很生活化的練習。
不管你是一位 Anusara,Iyengar,Hot,Power或者是 Ashtanga 瑜珈的練習者, 我肯定是相當尊重屬於你自己的瑜珈旅程,因為你絕對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瑜珈練習方式。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的瑜珈靈修之旅,再增添一些訊息,那就擁抱著合一的樂趣,全然地享受與當下共舞。同樣地,希望你也能夠尊重我的瑜珈旅程,讓我有更多的空間與成長。因為每個人畢竟都不是一位完美的人,只有慈悲心與大愛才能讓整個世界充滿和平,免於非暴力的亂象。
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花費那麼多的努力,來研讀瑜珈與佛法 那就是自己深信他們的教導,是一個偉大的宇宙真理,只要我們越能了解到他們的教導,自己的智慧也會隨著增長。但最有趣的是,雖然每個人都會走向靈修的道路,卻走的方向又因人而異,這就好像你的因果業力與我的因果業力是不同的,連雙胞胎的因果業力,也不盡相同。而這個答案是因為,每個擁有不同的頭腦與智慧,更意味著自我了悟的程度也不同。
記得去年四月,並與心道法師一起出國造訪德國慕尼黑大學,去參加一場「西方醫學與東方佛法」的研討會。主題是在探討禪定是否可以幫助人類的頭腦放鬆下來,而西方的醫學博士,用他們專業的醫學背景,來證明佛法中的冥想練習,是否確實有助於大腦的放鬆。當時在會議中,雙方都提出非常有趣的見解,而我的工作是擔任一名隨行記者,採訪及摘要與會議的內容。突然之間,慕尼黑大學人類科學中心的主席,居然要求兩名大陸籍醫學系的學生,同時同步幫心道法師做口譯的工作。其實,這位主席是一位相當有智慧的學者,他想看看這兩位學生所翻譯的內容,到底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結果兩個人所翻譯的內容,竟然是南轅北轍。之後,這位主席跟著大家說:「人類的頭腦就是那麼地有趣,雖然是在聽同一個人說話,竟然會出現不同的解釋。」
老實地說,自己從上則經驗中,也學到了一些東西。並且每個人的智慧都取決於自我了悟的程度而有所不同。換言之,每個人之所以有不同自我了悟的程度, 都來自於對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所產生不同體悟的結果,也就是說,每個人的靈修旅程沒有誰對或是誰錯的問題,更沒有比較級的差異,而關鍵是來自於如何能夠看到自己原來最真實的一面,而不是老是想著自己該成為什麼樣的人。
其實我們最主要的心理因素,老是去分別兩大類的東西,像是:「喜歡」與「不喜歡」,這種分別心是取決自己好惡的程度,然後問題就會接踵而來,而世間上的每一件事,根本無法滿足自己所設定的期待值,如果我們能夠允許自己,把心再打開一點,就能全然接受週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自己肯定會快樂一點,在精神上或許可以得到更大的解脫。這也是為什麼佛法與瑜珈都在探討同樣的一件事情 「不二元論」。當我在寫這本書時,並不意味著我對八肢瑜珈的詮釋比你們來得懂,自己只不過是想分享著,如何把帕坦伽利的教導,運用在日常生活的經驗裡,包括自己在瑜珈墊上的練習,離開瑜珈墊上的練習,還如何應付與另一半的相處之道,甚至包括到如何把辦公室工作做得很好。其實我個人的經驗, 都來自於看到自己在頭腦內所出現的那些惡息,而得到的覺醒,最終也蛻變了自己的靈魂,不再重覆犯同樣的過錯。同時,依自己所了悟的程度,也運用所擅長講故事的方法,來詮釋八肢瑜珈的精髓,藉來幫助讀者朋友們,能夠很輕鬆地來了解帕坦伽利的教導,變得是一種很實務又很生活化的練習。
不管你是一位 Anusara,Iyengar,Hot,Power或者是 Ashtanga 瑜珈的練習者, 我肯定是相當尊重屬於你自己的瑜珈旅程,因為你絕對是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瑜珈練習方式。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你的瑜珈靈修之旅,再增添一些訊息,那就擁抱著合一的樂趣,全然地享受與當下共舞。同樣地,希望你也能夠尊重我的瑜珈旅程,讓我有更多的空間與成長。因為每個人畢竟都不是一位完美的人,只有慈悲心與大愛才能讓整個世界充滿和平,免於非暴力的亂象。
- 目錄
-
推薦序 瑜珈就在當下
-
本書介紹
-
第一章 就讓我們一起做瑜珈吧!
-
第二章 瑜珈是商品嗎?
-
第三章 你才是自己真正的Guru 大師
-
第四章 八種解脫的方法
-
第五章 第一種方法Yama(持五戒)
-
第六章 第二種方法Niyamas(個人紀律)
-
第七章 第三種方法Asana(體位法)
-
第八章 第四種方法Pranayama(呼吸法)
-
第九章 第五種方法Pratyahara(感官收攝)
-
第一○章 第六種方法Dharna(專注)
-
第一一章 第七種方法Dhyana(禪定)
-
第一二章 第八種方法Samadhi (三摩地)
-
附件一、Ayurveda 3 doshas 檢測表
-
附件二、Ayurveda 3 doshas 心理檢測表
-
附件三、Ayurveda 3 doshas 心理本質檢測表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