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拜拜經濟學:有拜有保庇!?大廟小廟香火鼎盛背後的經濟性與趣味性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基本經濟學理威力強大,可以對「人的行為」作清徹解析,既有趣又迷人,
一點都不枯燥、可怕。本書作者藉著對台灣民間宗教信仰的分析,印證了
「無遠弗屆的帝國經濟學」、「生活經濟學」、「庶民經濟學」,趣味盎然也!
──吳惠林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從台灣人的拜拜行為
看廟口夯經濟!

安太歲為何不能報稅?
愈窮的人為何捐香油錢愈多?
向土地公借錢真的容易發財?
----------------------------------------
台灣人很愛拜拜,拜土地公、媽祖婆,也拜石頭公!

這種街頭巷尾逢廟就拜的行為,產生的經濟產值也很可觀,每年燒紙錢花掉一百三十億元,媽祖繞境產值超過四十億元,普度商機超過兩百億元。真的是有拜有保庇!?

其實拜拜行為的背後隱藏功利與投機,信徒關心的是宮廟靈力的大小與是否靈驗,做功德考慮的是今生來世投報率。人人燒香拜佛都另有所圖,難道宗教信仰成為賄賂鬼神的行為?人、鬼、神之間又有多少成分是上下交相賊?

暢銷書《巷子口經濟學》作者再出擊,這次臥底廟口為我們破解宗教信仰市場,如何在人、鬼、神之間自成一個供需關係,不但有價格、有成本,更有競爭條件。

第一本融合宗教與經濟學的《拜拜經濟學》,是作者的人生經驗與對信仰的觀察,以淺顯易懂的經濟學分析信仰如何成為消費行為,為何香火愈旺信徒捐的香油錢愈多,為何神明都是大地主。書中若干情境可能發生在大家身邊,這當中也許會有一些衝擊,但這些衝擊可能直指我們的傳統信仰行為。


【書籍特色】
.第一本,以經濟學視野探討台灣傳統宗教信仰
.精闢剖析,信徒與宮廟、寺院之間的商業活動
.大膽闡釋,香火鼎盛宮廟背後的信徒消費行為

國際計量

TOP
拜拜經濟學:有拜有保庇!?大廟小廟香火鼎盛背後的經濟性與趣味性

*若沒有可用的測量指標,代表資料尚在更新,近期將上線。

讀者書評

TOP
勤奮的知識獲取者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
2021/10/03 下午07:28
這本書非常有趣,將經濟學與宗教結合。用經濟學概念來認識日常中的社會行為,拜拜這件事,很多的程序都有背後的經濟因素支撐。 拜拜祈求與還願,可以轉亦為人對神明的交換:前金與後謝。 相當理性又有趣的內容。讓你從新檢視自己與眾人的日常行為與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