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陳萱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世界史 ; 區域研究/地理 ; 文學院
-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地:台灣
- 出版日期:2013
- 語文:日文
- ISBN/識別號:9789860382556
- DOI: 10.6327/NTUPRS-9789860382556
- GPN:1010202071
明治日本における台湾像の形成:新聞メディアによる1874 年「台湾事件」の表象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一直以來台灣和日本的關係緊密,而日本又是如何看待台灣?
本書以報章媒體的記載為文本,剖析1874年的「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
進而發掘日人眼中的台灣印象。
1874年的「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對於日本政府而言,不僅是琉球的歸屬問題,還包含了殖民地的取得與經營、做為邁向近代文明國家的自我認知建立等範疇更為廣泛之問題。而一般的日本人也以此事件為契機,開始知道台灣的存在並進一步地認識台灣。本書將分析的焦點聚集在日本對台灣認識的形成上,從多種角度分析當時新聞媒體中關於台灣報導的言論。
在事件剛發生時,有關「台灣事件」的媒體報導因受限於政府箝制,未能發揮應有之功能。而後,透過翻譯國外報紙的報導,及日本最初的隨軍記者岸田吟香刊登於《東京日日新聞》上的連載,事件的詳細内容才逐漸為人所知。本書是以上述二者為主要分析文本,探討當時才正起步的日本新聞媒體中關於台灣的多樣性言論,進而了解日本人所抱持的台灣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本書以報章媒體的記載為文本,剖析1874年的「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
進而發掘日人眼中的台灣印象。
1874年的「台灣事件」(牡丹社事件)對於日本政府而言,不僅是琉球的歸屬問題,還包含了殖民地的取得與經營、做為邁向近代文明國家的自我認知建立等範疇更為廣泛之問題。而一般的日本人也以此事件為契機,開始知道台灣的存在並進一步地認識台灣。本書將分析的焦點聚集在日本對台灣認識的形成上,從多種角度分析當時新聞媒體中關於台灣報導的言論。
在事件剛發生時,有關「台灣事件」的媒體報導因受限於政府箝制,未能發揮應有之功能。而後,透過翻譯國外報紙的報導,及日本最初的隨軍記者岸田吟香刊登於《東京日日新聞》上的連載,事件的詳細内容才逐漸為人所知。本書是以上述二者為主要分析文本,探討當時才正起步的日本新聞媒體中關於台灣的多樣性言論,進而了解日本人所抱持的台灣印象是如何形成的。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日本对中国东北医疗卫生殖民统制研究
王玉芹(著) -
缅甸(Myanmar)
贺圣达,孔鹏,李堂英(著) -
羅馬帝國衰亡史(第三卷)
吉朋(Edward Gibbon)(著);席代岳(譯) -
學術自由史
林玉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