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尤昭良 (著)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哲學 ; 傳播暨藝術學院
- 出版社: 暖暖書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台灣
- 出版日期:2013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8921573
創造與變現: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西方現代繪畫的柏格森式詮釋,既原始又創新的觀點,探尋世紀初的驚奇與感動。
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
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
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曾經,柏格森是位大起大落、幾乎被遺忘的哲人,有關他與現代藝術的關聯之說法,自二十世紀初以來,雖然片片斷斷,但卻長長久久地流傳於西方藝術與文化界。
本書延續作者先前《塞尚與柏格森》的研究,首度以柏格森思潮的角度,綜合詮釋繼塞尚而起的現代繪畫三大流派:野獸主義、立體主義,以及未來主義之代表性成員,還有相關旁支:野獸主義支派韻律主義、立體主義支派奧菲主義,以及重要藝術家杜象等六個主題。
希望得以較合宜地檢視:現代繪畫發展裡原有的柏格森思潮之文化背景,而其重要概念與觀點如:綿延、韻律、運動、過程、動力性、同時性、生成、現成、直覺、實在……等,在藝術家之間發展與激盪的樣貌。
本書特色:
◆本書以塞尚晚年為先導、以隨後各流派為接續,一個富有變化的柏格森式「時間革命」之各種具體藝術表現,有別於目前常見之形式或畫派分析的研究,增益現代繪畫之內涵。在此意義下,本書具有議題的創新性、論題的延續性,並可為藝術與哲學、藝術與文化背景之密切關係提供更多具體的新例證。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跨文化視域下的儒家倫常(上)
黃俊傑,潘朝陽,楊祖漢等…(著);潘朝陽(編) -
论经验知识中的给予
郑辉军(著) -
清心菩提行:禪的智慧與自在灑脫
徐華(著) -
人性的優點:成功學大師卡內基的思想精華
梁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