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典藏.古美術2021年12月號NO.351:乾隆琺瑯瓷萬花筒─臺北故宮「風格故事—乾隆年製琺瑯彩瓷」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畫琺瑯技術自清康熙年間由西方傳教士引入清宮,歷經康熙、雍正兩代的發展,至乾隆朝,在燒製彩瓷方面的技術已十分完善。1736年乾隆即位,任命唐英為御窯廠的督陶官,乾隆二年(1737)一聲令下:「窯上若另有舊樣,仍隨新樣燒造。」不夠新潮皇帝可是看不上眼的,唐英聽命行事,極盡所能地實踐年輕皇帝對官窯的想像。誠如《匋雅》所稱:「華縟極矣,精巧之致,幾於鬼斧神工。」 在乾隆皇帝與唐英的主導下,皇家作坊與景德鎮御窯廠究竟變出什麼新花樣?霎時間,用芸香油、用膠水、用清水調色,亮黃、嫩綠、紫紅、粉紅和粉綠色的盤、碗、鍾、碟映入眼簾,夾層玲瓏交泰瓶、轉心瓶等新式器型百出。絢爛多變的萬花筒內,看那幾何對稱的花紋舖陳於地,地上百花綻放,繁花似錦。再看那碗裡,金魚優游於水藻間,趣味橫生。還有還有,文人雅士、十八羅漢、中西母子和西洋仕女等人物躍上舞臺,乾隆年製琺瑯彩瓷風格故事即將登場。

國際計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