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曠典闡幽錄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年),陜西回亂。西同二府首當其衝,同州府治大荔縣被災深重,殉難紳民,指不勝屈。 同治四年乙丑(一八六五年),大荔縣邑紳於馮翊書院設局採訪殉難紳民姓名事跡,遣派邑人分赴各村詳悉覆查。歷時五月,共訪得殉難紳民一萬零七百餘名。六月,邑紳稟官報準,擬於大荔縣城內舊有清真寺棄地建祠崇祀殉難紳民。然因餘款不敷,祠未及建。 同治八年己巳(一八六九年)秋,湖北監利余庚陽(葵階)署理同州知府,勸捐建祠,以祀節義。縣屬八女井殉難紳士李春三之妻呂氏,慷慨捐貲,共得千餘金,創建節義祠。續報殉難紳民一千四百餘名,共計一萬一千餘名。 同治十三年甲戌(一八七四年)夏,又補殉難紳民二百餘名,前後共計一萬兩千餘名。一並勒名於石,三面嵌於節義祠正殿內壁。 大荔採訪局紳士、藍翎候選郎中宋佑文(學齋)彙輯採訪殉難紳民姓名事跡,成書《曠典闡幽錄》,刊行於世。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隴‧同治陝甘回亂歷史拯救計劃」(簡稱「關隴計劃」)系列著作之第一冊。 *同治元年壬戌(一八六二年),陜西回亂。西同二府首當其衝,同州府治大荔縣被災深重,殉難紳民,指不勝屈。為紀念大荔縣一萬兩千五百二十四名殉難紳民,本書遂在自由撰稿人胡成歷時半載、親自鈔錄標點、校勘補釋之下而成。

國際計量

TOP
曠典闡幽錄

*若沒有可用的測量指標,代表資料尚在更新,近期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