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白樺 (編)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教育學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澳門文化公所&華藝數位(白樺)
- 出版地:澳門
- 出版日期:2020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8543119
- DOI: 10.978.98685431/19
澳門青年教師教育論壇:澳門回歸二十年教育的回顧和展望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回歸二十年,澳門教育界積極回應社會發展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努力尋求改革發展之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就。儘管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了巨大變革,但學校和教師的地位依舊無可撼動,教師的專業成長成為澳門教育發展的關鍵。2019年5月教育會與舉辦了“澳門青年教師教育論壇”,本澳青年教師攜手內地優秀教師,放眼鄰近地區的教育現況,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共同為澳門教育發展建言獻策。本書濃縮了是次論壇的精華,圍繞特區成立以來澳門教育的發展狀況,透過“政策法規、國情教育、課程、教學手段的變遷、教師專業發展以及中學、小學,幼稚園”等八個範疇,細數澳門教育改革之成就,分享“愛國愛澳”教育的經驗,點燃“教師未來意識”之火種,探討課程與教學的策略等,以實現澳門教育的智慧升級,推動本澳與大灣區教育融合以及澳門教育未來的發展。
- 目錄
-
序一
-
序二
-
教學人員的專業成長是澳門教育發展的關鍵
-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融合法治化初探
-
淺談澳門融合教育的產生與發展,並探討當中的問題
-
澳門對內地和灣區(基礎教育)民辦教育的經驗分享
-
對新《非高等教育發展中長期規劃》的幾點建議
-
經濟穩步向前,應更重視教育
-
澳門青少年國情教育必須性的認同度研究
-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中華家——澳門進行愛澳愛國的國情教育的優勢、困擾與建議
-
由《莊子》看良師的精神情懷
-
概念導引、根導課程、樂以恆毅
-
從餘暇活動的演變看澳門課程的發展
-
澳門教師區角活動的設計與指導之行動研究——以澳門A幼稚園為例
-
IoT物聯網創新科技作品“媽媽之友”
-
教育改革是學校發展的動力
-
教學手段變遷與澳門教育的智慧升級
-
教研活動與教師專業發展
-
淺談澳門課程改革中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性
-
教師的未來意識助力澳門的教育發展
-
行動研究,助力教師專業成長
-
淺談在初中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要性
-
報告型自主學習課堂的反思
-
回眸二十載:透過澳門教學設計獎勵計劃看中學數學教學
-
立足教學目標,提升課堂問題品質
-
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
從單篇作文到系列課程——《螞蟻世界的大戰》作文系列課程構想
-
例談李漁的文學理論對當前澳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
-
端端正正寫字堂堂正正做人——小學寫字課程的實踐與探索
-
淺談幼兒教師與家長的溝通策略——2019青年教師創新教育論壇心得分享
-
教師評核觀課有感
-
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策略初探
-
透過活動看本質——以大班體育活動“美食總動員”為例
-
觀現狀、思改進、創未來
-
後記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