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林玉茹 等 (著)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文化研究 ; 社會學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20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3503828
- DOI: 10.978.986350/3828
- GPN:1010900072
如何日常.怎樣生活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社會生活(sociallife)是指人與人之間互動所形成的社會關係,以及此種關係所構築的社會規律。晚近2、30年間,「生活史研究」已成為歷史學日益受到重視的次領域。
本書共收入10篇論文,所選論文不局限於史學研究者的作品,更吸收人類學、社會學、空間地理與建築學界的成果,作為跨學科對話的基礎;編排依清代、日治而至戰後以及跨時代的變遷。各篇文章的關係亦即以「時間/空間」為基底的生活史研究,以及由時間、空間及環繞物質生活面向而勾連起來的社會文化關係。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仰賴依靠的物質條件(如食衣住行),常是社會的生活史集中探討的課題,是本書挑選文章的標準之一。除此之外,也特別著重表現在場/不在場、日常/非常、家內/家外等複雜的、長期變遷的研究成果。
- 目錄
-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
編輯凡例
-
作者簡介
-
導論:如何日常?怎樣生活?/呂紹理
-
第一章 過新年:從傳統到現代台灣節慶生活的交錯與嫁接(1890-1945)/林玉茹
-
第二章 辦桌:清代台灣的宴會與漢人社會/曾品滄
-
第三章 洋服、和服、台灣服:日治時期台灣多元的服裝文化/吳奇浩
-
第四章 日治時期台灣的旅遊活動與地理景象的建構/呂紹理
-
第五章 消失的理想住宅方案:建築的現代性轉譯/劉欣蓉
-
第六章 從「家務」到「勞動商品」:台灣家庭晚餐形態變遷的考察(1980-2013)/陳玉箴
-
第七章 空間、論述與樂趣:夜市在台灣社會的定位/余舜德
-
第八章 儀式與時間:以媽祖進香為例/張珣
-
第九章 一個海岸阿美族村落的時間、歷史與記憶:以年齡組織與異族觀為中心的探討/黃宣衛
-
第十章 新自由主義下的原住民社會與文化/黃應貴
-
延伸閱讀書目/呂紹理
-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