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殷海光全集(18):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人間有了愛,什麼約法都用不到! 萬事皆空,唯有情真!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這本書,既是純真深刻的愛情書寫,亦是兩個人相互扶持的真情紀錄。當然,由於殷海光的歷史身分及其時代背景,它更是珍貴的「私文書」一手史料。 故事從1945年的一個小地方開始。這個小地方,叫做黃桷埡。在那裡,臺灣自由主義的開山啟蒙者──殷海光,與他的夫人夏君璐初識,開始通信,進而譜出相持相守一生的戀曲。 《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共收錄了殷、夏之間的信函共二百二十二封,依時序排列,最早一封是1946年1月2日,最晚一封是1955年6月8日。本書夏君璐的〈序言〉,交待了兩人相識及十年通信的背景,這篇文章平實而動人,是讀者必須要先讀的部分。夏君璐曾在1955年時,對兩人的通信如此形容:看看我倆的信,從重慶到武昌,到鄉下,到南京,到湘潭,到廣州到臺灣,簡直可以代表中國現十幾年的變亂。 確實是如此,在那個戰亂不停、動蕩不斷的時代,殷、夏兩人能長久維持通信,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有時通信的地點沒有「門牌和街名」;有時沒錢買郵票,信封起來後再拆開;有時寄一封信竟要超過「一百萬圓」。兩人往來的信函,歷經戰亂,由大陸而臺灣;殷海光去世後,這批信函又隨夏君璐到美國,並歷經搬家15次,得以保留至今並結集成為《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收入臺大版《殷海光全集》第十八冊。這是多麼難能可貴的一件事。 二百二十二封信,約17萬字。兩人寫了這麼多封信,是什麼樣的動力使然?答案是「渴望」。夏君璐在書中寫道:「有些人在言語上一點也不行,但他在詞句上的運用卻是那麼動人,這樣仍是不妙吧?像這樣的信對於我們沒有多大的用處,但為何又是那麼渴望呢?」為何那麼渴望?答案是「情真」。殷海光在書中寫道:「萬事皆空,唯有情真!妳這次來信,我讀了又讀。我也唯有在燈下與妻對話,才感到心靈安慰。」 在那個不平靜的時代,或許每一對情人的愛情故事,都有其曲折動人之處,也可能留下了紙片隻字。但這一本《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不一樣。不一樣的地方有兩個:第一、本書出版前,殷海光與夏君璐之間的信函,公布的非常少。本書收錄的信函,絕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呈現在讀者眼前。內容上,僅由編錄者殷文麗刪節了小部分,其他都以原貌呈現。第二、殷海光後來成為著名的「自由主義者」,但研究殷先生的人總因沒有足夠資料對他在大陸時期的思想、生活面貌不甚了了,亦無法探知他「反公權力」鐵漢形象背後那柔情的一面。本書的出版,彌補長久以來這兩方面的不足。讀者可由本書中看到殷海光非少見的手繪圖;看到殷海光可寫出極感性的浪漫語句;看到殷海光因在「第一號偉人」面前毫無「示弱」,而自豪之心境;知道殷海光在共軍南下時,要「參加游擊隊」,和共產黨周旋到底。此外,殷海光早在大陸時期就已寫文章惹禍,他所寫的〈趕快收拾人心〉那篇文章,使「天下大悅」卻因「處處指摘蔣某,龍顏大怒」(此篇文章收入臺大出版中心即將出版的《政治與社會‧上》一書中)。 本書信函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大陸時期,1946年至1948年底。第二是臺灣時期,自1949年初殷海光來臺後到1953年10月兩人結婚止。第三個時期,因殷海光到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兩人乃重新通信,時間是1955年的1月至6月。三個時期的客觀環境不同,因此讀者閱讀這三個時期的信函時,會發現各有各的起伏,各有各的況味。最早期,夏君璐初識殷海光時不過17歲,當時是「彼此多看一眼都不敢」、是書信會被家長、老師檢查的年代,兩人只能偷偷地經由紙筆傳情,殷、夏兩人稱之謂「做黑市交易」,因而與後期相比,此期信函多些試探、矜持與羞澀。第二個時期,兩人雖都在臺大(殷是臺大的老師,夏是臺大的學生),因隻身在外,信函中多出了相依為命的關懷情愫。至於,第三個時期,乃是兩人婚後小別,信中頗多細膩的關注與關心,以及殷海光對異國觀察的分享,信函風格較前兩期「放得開」,我手寫我心,情感表達直接了當。 讀者在閱讀此書時,必能清楚感受到兩人性格上的不同。殷海光的信,條理分明,理性分析見長,呈現出他一貫深入思考、細緻下筆的風格。從他在信中交待夏君璐來臺灣時要如何準備的叮嚀最可看出,信中A、B……逐條詳例,一一說明,有如撰寫論文。反觀夏君璐,其信中則表現出她的率真與開朗,甚至帶有些許大而化之,讀來清新可喜。例如,她寫:「真高興看您這封五月二十五日寄的信,因為它是凌亂的,假如寫得太整齊我還以為是公文。」她直言南京時期的殷海光「有點像暴發戶」。看見殷海光寫一篇讚揚蔣主席的文章,表示「我真是不喜歡」。再如,她直接以命令口吻要殷海光去臺灣──「你就應當去」。 本書也收錄了多幅珍貴照片與信件的手稿圖,絕大多數的照片第一次公諸於世。其中,本書結尾處的那張照片,將兩人拍得頗為傳神,與信函文字風格相對應,別有意思。 率真之筆,終能寫出至真之情。不論是哪時期的信函,不論是兩位作者文字風格有何不同,然而貫穿本書且自始而終不變的是:殷、夏兩人長相斯廝守的信念與承諾。這個信念與承諾,一如殷海光與夏君璐都很喜歡的一段話: 人間最高的約法就是愛。人間沒有了愛,什麼約法都歸於無用。可不是嗎?許多的約法最多的空間,就是最不適於生存的地方。人間有了愛,什麼約法都用不到了。

國際計量

TOP
殷海光全集(18):殷海光.夏君璐書信錄

*若沒有可用的測量指標,代表資料尚在更新,近期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