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你需要什麼,他就是什麼
超越「我是那」——一代宗師最後的開示
二十世紀,在印度土地上出現了兩位百年難遇的智慧導師:一位是拉瑪那尊者(SriRamanaMaharshi),另一位是本書作者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他們有許多共同點:毫不藏私,都將靈修和傳統中最為珍貴、究竟的智慧傳授世人;追隨者眾,歐美當代著名的靈修導師大多直接或間接受其教誨影響甚深。可是這兩位大師外在的表現卻截然不同:拉瑪那尊者一生住在聖山腳下,如聖山般靜默、慈悲,是聖者的最佳行持表範。而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則大隱於市,在孟買鬧市以經營雜貨店為生,菸癮大,說話快,總是怒氣沖沖,讓人不禁懷疑:這樣的人怎麼可以和拉瑪那相提並論?
然而,當你接觸到尼薩迦達塔的問答錄,一切懷疑都會煙消雲散。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的上師為悉達羅摩濕瓦•馬哈拉吉,其所教授頓悟法門是「飛鳥之道」,直指「我就是那」。尼薩迦達塔繼承了其師的恢宏氣勢,要人拋棄所有讀到和聽到的,若有人試圖用宗教名相、思維概念來對答,都會受到呵斥。他的話語從自性本源中流出,讓人聞之如醍醐灌頂。
一九七〇年代,莫里斯•佛里曼將其早期的談話錄《我是那》介紹至西方世界,使他聞名全球,追隨者旋即孟買的陋巷中只求見他一面。佛里曼形容這位偉大的導師「熱心、溫柔、機智幽默、毫無畏懼、真實無比;他激勵所有來到他身邊的人,給予引導和支持。」其他人則形容他如同一隻猛虎。你需要什麼,他就是什麼:善良、溫柔、耐心、唐突、粗暴、不耐煩,完全因材施教。
本書《能知之力與究竟實相》收錄的則是八〇年代他辭世前的開示紀錄。當時他患了喉癌,每說一句話都讓身體飽受疼痛,但從未發出一絲呻吟或抱怨。他晚年的開示更加一針見血,超越了早年「我是那」,指出那無個體的覺知雖然是遍在的,但也有時效,終究會消散。
尼薩迦達塔指派美國弟子簡•鄧恩來整理自己的教言,並且預言這些最終的教言將具有難以想像的價值,將會斬斷人心中最後的那絲執著。這是他給我們的最珍貴的教誨,也是他教言的頂峰,智慧的頂點。簡•鄧恩在他過世後,編輯完成了尼薩迦達塔的臨終教言三部曲,本書為其中一部。
- 目錄
-
封面
-
作者簡介
-
譯序
-
致謝
-
導論
-
自我感的束縛
-
遍在
-
涅槃
-
你是問題也是答案
-
靈性知識
-
時間的泥淖
-
存在的目的
-
本錢
-
名相
-
只是見證
-
當「存在」忘卻自己
-
概念世界
-
如其本然
-
上師
-
個體並不存在
-
不來不去
-
好奇心
-
慘敗
-
照片
-
加持
-
色殼子
-
「我在」
-
「我愛」
-
真知的種子
-
無生無死
-
解脫
-
體驗
-
念頭
-
未曾分離
-
本色
-
究竟之境
-
靈修這回事
-
頓悟
-
幻相
-
你就是幸福
-
蠍子
-
如果沒有身體
-
震動
-
穩定
-
作為者消失
-
堅信真我
-
存在之意願
-
稀世之寶
-
藉由顯現來言說
-
鑽戒
-
不靠概念而活
-
責任
-
身體是工具
-
道聽塗說
-
另類
-
宗教概念
-
原罪
-
味道
-
靜靜的
-
我是誰
-
吞下整個宇宙
-
信心
-
退回寂靜之中
-
寫日記
-
出生
-
神與神的相會
-
概念的奴隸
-
我很特別
-
安住其中
-
存在感
-
一天二十四小時
-
乾涸的海洋
-
專業修行人
-
造就上師
-
三個層次
-
宇宙大戲
-
虛空
-
盡頭
-
唱拜讚歌
-
自動發生
-
殘缺的能知
-
烏有
-
大事記
-
譯後記
-
附錄一 悉達羅摩濕瓦一派辭彙對應表
-
附錄二 尼薩迦達塔辭彙對應表
-
附錄三 梵英術語對照表
-
版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