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轉山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感謝12萬讀者讓《轉山》成為經典★★★詹宏志:我內心很想把謝旺霖的《轉山》放在台灣原創的本土旅行書寫一個里程碑的位置…你就是讓自己去相信了,天地山海自有祂奧義的安排。流浪是為了看看這個世界,能不能用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想來當初不過是一時介入的決心,翻身剎那便已成行。堅持的你是不會失落的嗎?你其實是個脆弱的人,這一路上總害怕陌生寂寞,害怕迷路或遭人劫掠,害怕高山險阻林間野獸,甚至失速墜崖,各種危險困難的想法從未在你的腦海悉數撤離過,可這一切似乎都不足以超過讓你無法往前推進的懼怕……轉山──對著靈性的大山反覆繞走的儀式西藏人相信,遭遇苦難的人藉此將能得到罪愆的洗脫與身心的淨化。轉山者,必須捨卻己身私慾,僅為他人祈福而行。17年前,2004年,謝旺霖獲得「雲門流浪者計畫」的贊助,開啟了一趟以單車為主的西藏之旅,2008年,他將這段旅程寫成《轉山》,出版後在華語世界得到極大的迴響,除了受到文壇獎項的肯定,也成為文學暢銷書。2008年1月出版,當年度即銷售突破80,000冊,2013年突破100,000冊……,被媒體喻為:「台灣文學的奇蹟。」17年後,流浪不曾稍停,從轉山到走河,西藏到印度,流浪者的轉山之路,一路追尋的彷彿就是《轉山》書中、作者筆下那個心裡的「你」。時間追趕時間,自我超越自我,這本書的重新出版,像是一種關於時間與自我的提醒,提醒我們仍在轉山路上。即便龐大的山與孤獨,如同恆常佇立無可迴避的日常,但17年後,唯有踏實地讀過、寫過、走過、生活過、感受過,時間會帶你創造不同的感動與全新的自己。謝旺霖堅持走在自己的文學之路上,也累積了許多成就,2020年《轉山》更榮獲由《文訊》主辦的「21世紀上升星座:1970後台灣作家作品評選」,在上萬本的作品中,被選為20年來影響台灣文學最重要的20本散文之一。在這次的《轉山》經典版中,文字與圖片編排著各自不同的敘事軸線,創造出兩種閱讀體驗:文字貼近作者的質樸與內心轉折,圖片裡建構獨特的「轉山」旅程,由內而外,由他人到自我,呈現不同而多變的轉山風景。◎轉山金句⟡我在相信與懷疑之間擺盪:最後結果可能失敗,但至少我應該在失敗面前看見自己究竟是如何就範的。⟡所有的路途,竟都只是行過,而無所謂完成的,那未來將一直在未來,似乎有一種未完整的情緒上在等待填滿。⟡邊境已在心裡成為一道疤痕。方向從面向它的時候,時間重新倒數計時。你還不明白自己究竟在對抗些甚麼。下一刻是一種發生,開始,結束。你與你自己,從此一分為二。⟡也許對西藏人來說,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而是預示新生命的開始。你去思索輪迴,而輪迴留下了你,留下的人,是為了一份完整的體會。⟡但知每一步出走,都是回歸原生的土壤。◎全新收錄1. 作家詹宏志新版推薦2. 作者謝旺霖新版後記3. 全新圖文編排◎他們滿懷感動,讀完了《轉山》……楊牧詩人那苦難的心血犧牲或許正是我們嚮往的,朝向文學書寫,朝向詩的完成,勢必取捨的進路,在廣大深邃的性靈之煉獄裡燎火焚燒,鍛鍊文體。林懷民雲門舞集創辦人許久沒聽到這樣誠懇、內省的聲音了,《轉山》是這幾年來最撼動我的本土書寫。蔣勳作家或許旺霖的書會是一個運動的開始,台灣的青年讀完《轉山》,帶著書,都紛紛出走,走向他們各自孤獨的旅程。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暨智榮基金會董事長藉由旺霖深刻的筆觸,體驗屬於年輕人才有的流浪勇氣,旺霖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典範。郝譽翔作家這是一本難能可貴的佳作!即使與國外名家的旅行文學擺在一起,也毫不遜色!陳義芝台灣師範大學兼任教授、詩人一千本書裡挑不出一本的好書,我推薦,不讀《轉山》,不能體會生命的幽邃與壯闊!劉克襄作家全文閱畢,我這付逐漸老去的骨頭,似乎也暫時甦醒過來,隨著這樣年輕狂飆的生命,悄悄地死去活來。駱以軍作家這個人靈魂中藏著冒險遠行、類如候鳥腦葉中松果體那樣的神秘音叉。吳明益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作家他以身體為主要工具,向土地「索討」一次次心靈旅程,試探、尋徑、前進。張曼娟作家英雄並非來自神話,謝旺霖使我相信,英雄,乃自每個人的心中崛起。梁文道作家《轉山》就是那一本可以召喚整代人的書。彭蕙仙資深媒體人那種文字的質地、那種對自己存在感如此在乎的程度,那種對人生「就是拚了」的力氣,在台灣本土創作中,實在難得一見。吳曉樂作家《轉山》這本書把迷失啊、冒險啊、流浪啊……這些字,從貶義的字庫輕輕贖了過來,堂堂正正地填充我們匱乏的心。◎本書特色★寫給每一個世代的勇氣之書,踏上未知的旅程,尋找最真實的自己★台灣旅行文學的經典暢銷書,歷久不衰的好讀作品★《文訊》評選2000~2020年台灣文學最耀眼的20本散文之一★圖文重新編排,創造兩種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