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书通过对清同治、光绪两朝地方督抚群体结构和人事嬗递状况之梳理,着重分析了同光督抚的特性及其对晚清政局的影响。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和镇压捻军起义的过程中,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首的湘淮集团趁势崛起,而清廷通过“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确立了“湘淮分立”的调控路径。双方博弈的结果,最终导致湘淮集团由同治元年(1862)的全盛时期进入光绪二十六年(1900)全面衰落的态势,地方实力集团呈现出从湘淮集团向北洋集团转换(1862~1900)的政治格局。
- 目錄
- 封面
- 前折页
- 书名页
- 丛书编委会
- 文前辅文
- 前言
- 目录
- 版权页
- 第一章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和人事嬗递
- 第一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群体的结构考析
- 第二节 同光时期地方督抚的特性对政局变化的影响
- 第二章 从“扶淮抑湘”到“湘淮互制”
- 第一节 清廷实施“扶淮抑湘”策略的背景
- 第二节 清廷在湘军集团腹地和财赋之区重布权力格局
- 第三章 清廷操控下的“湘淮互制”
- 第一节 李鸿章和淮系集团权势变迁
- 第二节 清廷确立和巩固“湘淮互制”的局面
- 第三节 清廷“湘淮互制”策略在中枢权力斗争中继续演化
- 第四章 清廷的天津教案对策与曾国藩之死
- 第一节 天津教案发生后中外的认识分歧和清政府初步的处置原则
- 第二节 清廷处置津案原则的游移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 第三节 清廷为不开战端和权力斗争双重目的给曾国藩制造政治难题
- 第四节 慈禧利用清议力量同时打击奕訢、曾国藩
- 第五节 曾国藩的两难困境和陷阱式“解脱”
- 第五章 清廷重建经制军的努力
- 第一节 变或不变:同治年间围绕重建经制水师的斗争
- 第二节 长江水师制度的经制特征
- 第六章 中法战争时期的清廷与湘淮派系权力控制
- 第一节 中法战争前夕派系对清廷越事决策的影响力
- 第二节 中法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问题
- 第七章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军队控制权
- 第一节 平壤战役中清军军储与叶志超的逃跑
- 第二节 从依克唐阿军看清军的武器装备与怯战问题
- 第三节 清军将领徐邦道的“近代军事才能”和底气问题
- 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862~1900年各省区总督履历情况
- 附录二 1862~1900年各省巡抚履历情况
- 后折页
-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