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從威權走向民主,1995年故總統李登輝訪問美國,美中台三邊情勢產生微妙變化,台灣開始走出與前面五十年截然不同的道路▏
從1945年台灣光復後至1995年,這50年間台灣與中國、美國、日本的政治與經濟關係為何?
從清朝領土、日本殖民地到台灣主權未定論,各國的態度又是什麼?
從蔣中正、蔣經國到李登輝,解嚴後的台灣,逐漸從保守壓抑走向自由開放,台灣前五十年經歷了哪些政治變化?
☆★☆★☆★☆★☆★☆★本書亮點☆★☆★☆★☆★☆★☆★
冷戰與台灣
冷戰格局下,美國在政治上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極力阻止其進入聯合國,並恢復對台灣國民黨當局的經援和軍援。在經濟上透過「巴黎統籌會」等機構對中共實施比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更加嚴厲的封鎖,並一直持續1960年代末。在軍事上透過與台灣及日韓澳等國簽訂雙邊或多邊條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策略與安全上的威懾」。美國甚至把台灣視為其西太平洋上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新殖民主義
戰後美日台關係中所呈現出的美國對日台(包括對韓國等東亞國家)的社會改造、以及美日聯手對台灣的經濟控制,儼如新殖民主義在戰後台灣的「實踐版」,是一種很特殊的、表面為平等形式而實則不平等的「三邊關係」。戰後初期英、法、荷等國企圖在東南亞恢復舊的殖民統治版圖,但戰後經濟實力居絕對優勢的美國予以強力阻止。美國欲在東亞地區實施新殖民主義,即對其勢力範圍國家與地區實施與殖民地統治相似的一系列殖民政策,但並不擁有實質意義上的殖民地……
美援
美國對台援助是其「外交政策工具箱中一個重要且有效的工具」。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援助對台灣當局不斷施加壓力或影響,從而把台灣納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滿足其在東亞地區進行冷戰的需求。為此,美國在重新恢復對台灣的經濟、軍事援助之同時,也向台灣當局發出令其「改革」的信號,要求其「堅持更合美國之意的政府改組」。美國不僅積極對台經援,更期待台灣今後成為「其他亞洲國家的典範」……
- 目錄
-
序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思路與意義、研究目標與方法、研究框架與基本內容
-
一、研究思路與意義
-
二、研究目標與方法
-
第二節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近代史上的美日臺關係
-
一、臺灣的地緣政治環境
-
二、近代日本對臺灣的領土圖謀
-
三、近代美國對臺灣的策略圖謀
-
第二章 戰後初期臺灣與美日關係形成的歷史背景
-
第一節 雅爾達體系 ——冷戰格局與新殖民主義
-
一、美蘇兩極格局與美國全球策略的形成
-
二、戰後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
-
第二節 冷戰格局下美國對臺灣的策略考慮
-
一、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美國對臺政策
-
二、韓戰——美國調整臺海政策的重要契機
-
第三節 「美援」主導下日臺社會改造與美日臺關係的發初
-
一、從懲治到扶植——美國對日占領政策的大幅調整
-
二、美國對臺灣的經濟援助
-
三、美援促使日、臺從屬於美國關係的發軔
-
四、推動日、臺的土改是美國戰後東亞策的重要一環
-
第三章 戰後美日臺關係的 基本形成
-
第一節 韓戰—美國東亞策略的重大調整
-
一、韓戰——美國促使日本重整軍備的契機
-
二、韓戰與「舊金山對日和約」——美日安保體制的形成
-
第二節 美日臺關係的形成與確立
-
一、「日臺和約」——戰後日臺關係的起點
-
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戰後美臺關係的起點
-
三、美日臺關係框架的基本確立
-
第三節 臺海危機期間的美臺關係
-
一、第一次臺海危機期間(1954年)的美臺關係
-
二、第二次臺海危機期間(1958年)的美臺關係
-
第四節 戰後初期日本政府的對臺政策
-
一、吉田茂內閣的對臺政策(1946年-1954年)
-
二、鳩山一郎內閣的對臺政策(1954年-1956年)
-
三、岸信介內閣的對臺政策(1957年-1960年)
-
四、池田勇人內閣的對臺政策(1960年-1964年)
-
第四章 戰後初期美日臺經濟關係(1940年代後期-1960年代中期)
-
第一節 美日獨占東亞經濟與日本的經濟外交
-
一、美日合作獨占東亞經濟
-
二、日本積極施行經濟外交
-
第二節 美國主導下日臺貿易的恢復與發展
-
一、戰後初期發軔的日臺貿易(1945年-1950年)
-
二、「日臺貿易協定」時期(1950年-1953年)
-
三、「日臺貿易辦法」時期(1953年-1961年)
-
第三節 戰後初期美日對臺貿易、投資
-
一、戰後初期美、日對臺貿易
-
二、戰後初期美、日對臺投資
-
第五章 美日臺關係的跌宕發展(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
-
第一節 趨變的世界格局與美日臺關係的折衝
-
一、「尼克森主義」與美日經濟爭端的激化
-
二、1960年代海峽兩岸對峙與美臺關係的演變
-
第二節 日本政府對臺政策 (1960年代期-1970年代初期)
-
一、佐藤榮作內閣時期的對臺政策(196年-1972年)
-
二、田中角榮內閣時期(1972-1974年)的對臺政策
-
三、三木武夫內閣(1974年-1976年)的對臺政策
-
第三節 日本對中貿易政策——同時獨占兩岸市場、謀求最大策略利益
-
第六章 跌宕曲折的美日臺關係(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中期)
-
第一節 1972年後日本與臺灣關係的嬗變
-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與日臺「斷交」
-
二、日臺「斷交」對雙邊經濟關係的影響
-
三、美日臺關係下日臺經濟關係的持續提升
-
第二節 中美建交——《臺灣關係法》與美臺「準聯盟」關係的形成
-
第三節 日本對臺政策 (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
-
第七章 冷戰格局解體與美日臺關係的演變(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
第一節 中美圍繞對臺軍售的較量與博奕
-
一、《八一七公報》——美國對臺軍售與美臺關係
-
二、布希(1989-1993年)、柯林頓(1993-1996年)時期的對臺政策
-
第二節 冷戰後期美日臺關係的演變
-
一、日本政府的對臺政策(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
-
二、冷戰後期美日臺關係的博奔與折衝
-
第三節 美日同盟重新定義、全球軍事策略調整與美日臺關係的演變
-
第四節 安全困境下的美日臺關係走向
-
結語
-
參考書目
-
一、日文版
-
二、中文(中國)版
-
三、中文(臺灣)版
-
四、翻譯版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