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CAD/CAM/CAE技术联盟 (著)
- 學科分類: 科學類
- 書籍分類: 3D/CAD/CAM ; 電機資訊學院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崧博)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7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2449072
Altium Designer 16电路设计与仿真从入门到精通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altium designer 16電路設計與仿真從入門到精通》以Altium Designer 16為平臺,介紹了電路設計的方法和技巧。《altium designer 16電路設計與仿真從入門到精通》共20章,具體內容包括altium designer 16概述、原理圖設計基礎、原理圖的繪製、原理圖的後續處理、層次化原理圖的設計、原理圖中的高級操作、PCB設計基礎知識、PCB的佈局設計、PCB電路板的佈線、電路板的後期製作、創建元件庫及元件封裝、電路仿真系統、信號完整性分析、可編程邏輯器件設計、開關穩壓電路圖設計實例、耳機放大器電路設計實例、無線防盜報警器電路圖設計實例、通信電路圖設計實例、電魚機電路設計實例、漢字顯示幕電路設計實例等內容。《altium designer 16電路設計與仿真從入門到精通》內容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各章節既相對獨立又前後關聯,並根據作者多年的經驗,在重要知識點處給出總結和相關提示,幫助讀者快速地掌握所學知識。
- 目錄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彩插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Altium Designer 16概述
-
1.1 Altium Designer 16的主要特点
-
1.2 Altium Designer 16的运行环境
-
1.3 Altium Designer 16的启动
-
1.4 Altium Designer 16的主窗口
-
1.4.1 菜单栏
-
1.4.2 工具栏
-
1.4.3 工作窗口
-
1.4.4 工作区面板
-
1.5 Altium Designer 16的文件管理系统
-
1.5.1 项目文件
-
1.5.2 自由文件
-
1.5.3 存盘文件
-
1.6 Altium Designer 16的开发环境
-
1.6.1 Altium Designer 16原理图开发环境
-
1.6.2 Altium Designer 16印制板电路开发环境
-
1.6.3 Altium Designer 16仿真编辑环境
-
1.6.4 Altium Designer 16 VHDL编辑环境
-
1.7 常用编辑器的启动
-
1.7.1 创建新的项目文件
-
1.7.2 原理图编辑器的启动
-
1.7.3 PCB编辑器的启动
-
1.7.4 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
-
第2章 原理图设计基础
-
2.1 原理图的组成
-
2.2 原理图编辑器的界面简介
-
2.2.1 主菜单栏
-
2.2.2 主工具栏
-
2.2.3 工作窗口和工作面板
-
2.3 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流程
-
2.4 原理图图纸设置
-
2.5 原理图工作环境设置
-
2.5.1 设置原理图的常规环境参数
-
2.5.2 设置图形编辑的环境参数
-
2.5.3 设置鼠标滚轮属性
-
2.5.4 设置编译器的环境参数
-
2.5.5 原理图的自动聚焦设置
-
2.5.6 元件自动缩放设置
-
2.5.7 原理图的网格设置
-
2.5.8 原理图的连线切割设置
-
2.5.9 电路板单位的设置
-
2.5.10 电路板图元的设置
-
2.5.11 设置Orcad的环境参数
-
2.6 加载元件库
-
2.6.1 元器件库的分类
-
2.6.2 打开“库”面板
-
2.6.3 加载和卸载元件库
-
2.7 放置元件
-
2.7.1 元件的搜索
-
2.7.2 元件的放置
-
2.7.3 元件位置的调整
-
2.7.4 元件的排列与对齐
-
2.7.5 元件的属性设置
-
2.8 元器件的删除
-
第3章 原理图的绘制
-
3.1 原理图连接工具
-
3.2 元件的电气连接
-
3.2.1 用导线连接元件
-
3.2.2 总线的绘制
-
3.2.3 绘制总线分支线
-
3.2.4 放置电气节点
-
3.2.5 放置电源和接地符号
-
3.2.6 放置网络标签
-
3.2.7 放置输入/输出端口
-
3.2.8 放置忽略ERC测试点
-
3.2.9 放置PCB布线指示
-
3.2.10 放置离图连接
-
3.2.11 线束连接器
-
3.2.12 线束入口
-
3.2.13 信号线束
-
3.3 使用图形工具绘图
-
3.3.1 实用工具
-
3.3.2 绘制直线
-
3.3.3 绘制多边形
-
3.3.4 绘制椭圆弧
-
3.3.5 绘制矩形
-
3.3.6 绘制圆角矩形
-
3.3.7 绘制椭圆
-
3.3.8 绘制扇形
-
3.3.9 添加文本字符串
-
3.3.10 添加文本框
-
3.3.11 添加贝塞儿曲线
-
3.3.12 添加图形
-
3.4 操作实例—超声波雾化器电路
-
第4章 原理图的后续处理
-
4.1 原理图中的常用操作
-
4.1.1 工作窗口的缩放
-
4.1.2 刷新原理图
-
4.1.3 工具栏和工作面板的打开/关闭
-
4.1.4 状态信息显示栏的打开/关闭
-
4.1.5 对象的复制/剪切和粘贴
-
4.1.6 查找与替换操作
-
4.2 打印与报表输出
-
4.2.1 打印输出
-
4.2.2 网络表
-
4.2.3 基于整个项目的网络表
-
4.2.4 基于单个原理图文件的网络表
-
4.2.5 生成元件报表
-
4.3 操作实例—电饭煲饭熟报知器电路
-
第5章 层次化原理图的设计
-
5.1 层次电路原理图的基本概念
-
5.2 层次原理图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
5.3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
-
5.3.1 自上而下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
5.3.2 自下而上的层次原理图设计
-
5.4 层次原理图之间的切换
-
5.4.1 由顶层原理图中的方块电路图切换到相应的子原理图
-
5.4.2 由子原理图切换到顶层原理图
-
5.5 层次设计表
-
5.6 操作实例—音频均衡器电路
-
第6章 原理图中的高级操作
-
6.1 工具的利用
-
6.1.1 自动分配元件标号
-
6.1.2 返回更新原理图元件标号
-
6.1.3 导入引脚数据
-
6.2 元件编号管理
-
6.3 元件的过滤
-
6.4 在原理图中添加PCB设计规则
-
6.4.1 在对象属性中添加设计规则
-
6.4.2 在原理图中放置PCB布局标志
-
6.5 使用List和Navigator面板进行快速浏览
-
6.6 原理图的查错及编译
-
6.6.1 原理图的自动检测设置
-
6.6.2 原理图的编译
-
6.6.3 原理图的修正
-
6.7 操作实例—音频均衡器电路高级操作
-
第7章 PCB设计基础知识
-
7.1 PCB编辑器的功能特点
-
7.2 PCB界面简介
-
7.2.1 菜单栏
-
7.2.2 主工具栏
-
7.3 新建PCB文件
-
7.3.1 利用PCB板向导创建PCB文件
-
7.3.2 利用菜单命令创建PCB文件
-
7.3.3 利用模板创建PCB文件
-
7.4 PCB面板的应用
-
7.5 PCB的设计流程
-
7.6 电路板物理结构及环境参数设置
-
7.6.1 电路板物理边框的设置
-
7.6.2 电路板图纸的设置
-
7.6.3 电路板的层面设置
-
7.6.4 工作层面与颜色设置
-
7.6.5 PCB布线框的设置
-
7.6.6 “参数选择”的设置
-
7.7 在PCB文件中导入原理图网络表信息
-
7.7.1 装载元件封装库
-
7.7.2 设置同步比较规则
-
7.7.3 导入网络报表
-
7.7.4 原理图与PCB图的同步更新
-
第8章 PCB的布局设计
-
8.1 元件的自动布局
-
8.1.1 自动布局约束参数
-
8.1.2 元件的矩形区域排列
-
8.1.3 排列板子外的元件
-
8.1.4 推挤式自动布局
-
8.1.5 导入自动布局文件进行布局
-
8.2 元件的手动布局
-
8.2.1 元件的对齐操作
-
8.2.2 元件说明文字的调整
-
8.2.3 元件间距的调整
-
8.2.4 元件手动布局的具体步骤
-
8.3 3D效果图
-
8.4 网络密度分析
-
8.5 操作实例
-
8.5.1 超声波雾化器电路PCB设计
-
8.5.2 电饭煲饭熟报知器电路PCB设计
-
第9章 PCB电路板的布线
-
9.1 电路板的自动布线
-
9.1.1 设置PCB自动布线的规则
-
9.1.2 设置PCB自动布线的策略
-
9.1.3 电路板自动布线的操作过程
-
9.2 电路板的手动布线
-
9.2.1 拆除布线
-
9.2.2 手动布线
-
9.3 添加安装孔
-
9.4 覆铜和补泪滴
-
9.4.1 执行覆铜命令
-
9.4.2 设置覆铜属性
-
9.4.3 放置覆铜
-
9.4.4 补泪滴
-
9.5 操作实例—超声波雾化器电路印制电路板的布线
-
第10章 电路板的后期制作
-
10.1 电路板的测量
-
10.1.1 测量电路板上两点间的距离
-
10.1.2 测量电路板上对象间的距离
-
10.1.3 测量电路板上导线的长度
-
10.2 DRC检查
-
10.2.1 在线DRC和批处理DRC
-
10.2.2 对未布线的PCB文件执行批处理DRC
-
10.2.3 对已布线完毕的PCB文件执行批处理DRC
-
10.3 电路板的报表输出
-
10.3.1 PCB图的网络表文件
-
10.3.2 PCB板信息报表
-
10.3.3 元器件报表
-
10.3.4 简单元器件报表
-
10.3.5 网络表状态报表
-
10.4 电路板的打印输出
-
10.4.1 打印PCB文件
-
10.4.2 打印报表文件
-
10.4.3 生成Gerber文件
-
10.5 操作实例
-
10.5.1 电路板信息及网络状态报表
-
10.5.2 电路板元件清单
-
10.5.3 PCB图纸打印输出
-
10.5.4 生产加工文件输出
-
第11章 创建元件库及元件封装
-
11.1 创建原理图元件库
-
11.1.1 元件库面板
-
11.1.2 工具栏
-
11.1.3 设置库编辑器工作区参数
-
11.1.4 绘制库元件
-
11.1.5 绘制含有子部件的库元件
-
11.2 创建PCB元件库及封装
-
11.2.1 封装概述
-
11.2.2 常用封装介绍
-
11.2.3 新建封装的界面介绍
-
11.2.4 PCB库编辑器环境设置
-
11.2.5 用PCB向导创建PCB元件规则封装
-
11.2.6 用PCB元件向导创建3D元件封装
-
11.2.7 手工创建PCB元件不规则封装
-
11.3 元件封装检错和元件封装库报表
-
11.4 操作实例
-
11.4.1 绘制音乐集成芯片
-
11.4.2 元器件报表
-
11.4.3 元器件库报表
-
11.4.4 元器件规则检查报表
-
第12章 电路仿真系统
-
12.1 电路仿真的基本概念
-
12.2 放置电源及仿真激励源
-
12.3 仿真分析的参数设置
-
12.3.1 通用参数的设置
-
12.3.2 仿真方式的具体参数设置
-
12.3.3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工作点分析)
-
12.3.4 Transient Analysis(瞬态特性分析)
-
12.3.5 DC Sweep Analysis(直流传输特性分析)
-
12.3.6 AC Small Signal Analysis(交流小信号分析)
-
12.3.7 Noise Analysis(噪声分析)
-
12.3.8 Pole-Zero Analysis(零-极点分析)
-
12.3.9 Transfer Function Analysis(传递函数分析)
-
12.3.10 Temperature Sweep(温度扫描)
-
12.3.11 Parameter Sweep(参数扫描)
-
12.3.12 Monte Carlo Analysis(蒙特卡罗分析)
-
12.3.13 Advanced Options(高级选项)
-
12.4 特殊仿真元器件的参数设置
-
12.4.1 节点电压初值
-
12.4.2 节点电压
-
12.4.3 仿真数学函数
-
12.4.4 使用仿真数学函数输出
-
12.5 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
12.6 操作实例
-
12.6.1 保险丝电路仿真
-
12.6.2 集电极耦合多谐振荡器电路仿真
-
12.6.3 基本电力供应电路分析
-
第13章 信号完整性分析
-
13.1 信号完整性分析概述
-
13.1.1 信号完整性分析的概念
-
13.1.2 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
-
13.2 信号完整性分析规则设置
-
13.3 设定元件的信号完整性模型
-
13.3.1 在信号完整性分析之前设定元件的SI模型
-
13.3.2 在信号完整性分析过程中设定元件的SI模型
-
13.4 信号完整性分析器设置
-
13.5 操作实例
-
第14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
-
14.1 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设计工具
-
14.2 PLD设计概述
-
14.3 VHDL应用设计实例
-
14.3.1 VHDL中的描述语句
-
14.3.2 创建FPGA项目
-
14.3.3 创建VHDL设计文件
-
14.3.4 创建顶层电路原理图
-
14.3.5 建立VHDL库文件
-
14.3.6 创建层次电路原理图
-
14.3.7 建立VHDL测试文件
-
14.3.8 FPGA项目设置和编译
-
第15章 开关稳压电路图设计实例
-
15.1 电路板设计流程
-
15.1.1 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
15.1.2 电路原理图设计的一般步骤
-
15.1.3 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般步骤
-
15.2 开关稳压电路图设计
-
15.2.1 设计准备
-
15.2.2 原理图输入
-
15.2.3 元件属性清单
-
15.2.4 编译工程及查错
-
第16章 耳机放大器电路设计实例
-
16.1 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
16.2 耳机放大器电路设计
-
16.2.1 创建原理图
-
16.2.2 创建可变电阻
-
16.2.3 搜索元件NE5532
-
16.2.4 绘制原理图
-
16.3 元件清单
-
16.3.1 元件总报表
-
16.3.2 元件分类报表
-
16.3.3 简易元件报表
-
16.3.4 项目网络表
-
16.4 设计电路板
-
16.4.1 印制电路板设置
-
16.4.2 布线设置
-
第17章 无线防盗报警器电路图设计实例
-
17.1 电路工作原理说明
-
17.2 创建工程文件
-
17.3 制作元件
-
17.3.1 制作AT89C2051元件
-
17.3.2 制作PT2272元件
-
17.3.3 制作SM3C元件
-
17.4 绘制原理图
-
17.4.1 无线接收电路模块设计
-
17.4.2 数据解码电路模块设计
-
17.4.3 数据处理电路模块设计
-
17.4.4 报警电路模块设计
-
17.4.5 输出显示模块设计
-
17.4.6 断电报警模块设计
-
17.4.7 电源电路模块设计
-
17.5 设计PCB板
-
17.5.1 创建PCB文件
-
17.5.2 编辑元件封装
-
17.5.3 印制电路板设置
-
17.5.4 布线设置
-
17.5.5 敷铜设置
-
第18章 通信电路图设计实例
-
18.1 实例简介
-
18.2 新建工程
-
18.3 装入元器件
-
18.4 原理图输入
-
18.4.1 元件布局
-
18.4.2 元件手工布线
-
18.5 PCB设计
-
18.5.1 准备工作
-
18.5.2 资料转移
-
18.5.3 零件布置
-
18.5.4 网络分类
-
18.5.5 布线
-
18.6 生成报表文件
-
18.6.1 电路板信息及网络状态报表
-
18.6.2 电路板元件清单报表
-
18.6.3 PCB图纸打印输出
-
第19章 电鱼机电路设计实例
-
19.1 从Schematic到PCB的设计流程
-
19.1.1 新建工程
-
19.1.2 装入元器件
-
19.1.3 输入原理图
-
19.1.4 设置项目选项
-
19.2 元件清单
-
19.2.1 元件总报表
-
19.2.2 元件分类报表
-
19.2.3 简易元件报表
-
19.2.4 项目网络表
-
19.3 设计电路板
-
19.3.1 印制电路板设置
-
19.3.2 3D效果图
-
19.3.3 布线设置
-
19.3.4 覆铜设置
-
19.3.5 滴泪设置
-
第20章 汉字显示屏电路设计实例
-
20.1 实例设计说明
-
20.2 创建项目文件
-
20.3 原理图输入
-
20.3.1 绘制层次结构原理图的顶层电路图
-
20.3.2 绘制层次结构原理图子图
-
20.3.3 自下而上的层次结构原理图设计方法
-
20.4 层次原理图间的切换
-
20.4.1 从顶层原理图切换到原理图符号对应的子图
-
20.4.2 从子原理图切换到顶层原理图
-
20.5 元件清单
-
20.5.1 元件材料报表
-
20.5.2 元件分类材料报表
-
20.5.3 元件网络报表
-
20.5.4 元器件简单元件清单报表
-
20.6 设计电路板
-
20.6.1 印制电路板设计初步操作
-
20.6.2 布线设置
-
20.7 项目层次结构组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