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明日科技 (著)
- 學科分類: 科學類
- 書籍分類: 程式語言 ; 電機資訊學院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崧博)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7/06/01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2458210
SQL Server从入门到精通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sql server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從初學者角度出發,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多彩的實例,詳細介紹了SQL Server 2012開發應該掌握的各方面技術。《SQL Server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共分為4篇20章,包括資料庫基礎、初識SQL Server 2012、SQL Server 2012服務的啟動與註冊、創建與管理資料庫、運算元據表、SQL基礎、SQL函數的使用、SQL資料查詢基礎、SQL資料高級查詢、視圖的使用、存儲過程、觸發器、游標的使用、索引與資料完整性、SQL中的事務、維護SQL Server 2012、資料庫的安全機制、Visual C++ + SQL Server實現圖書管理系統、C# + SQL Server實現企業人事管理系統、Java + SQL Server實現企業進銷存管理系統等。所有知識都結合具體實例進行介紹,涉及的程式碼給出了詳細的注釋,讀者可以輕鬆領會SQL Server 2012的精髓,快速提高開發技能。
《sql server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內容詳盡,實例豐富,非常適合作為編程初學者的學習用書,也適合作為開發人員的查閱、參考資料。
- 目錄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如何使用本书开发资源库
-
前言
-
光盘“开发资源库”目录
-
目录
-
第1篇 基础知识
-
第1章 数据库基础
-
1.1 数据库系统简介
-
1.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1.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
1.2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
1.2.1 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
-
1.2.2 三级模式之间的映射
-
1.3 数据模型
-
1.3.1 数据模型的概念
-
1.3.2 常见的数据模型
-
1.3.3 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
-
1.3.4 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1.3.5 实体与关系
-
1.4 常见关系数据库
-
1.4.1 Access数据库
-
1.4.2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
-
1.4.3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
1.4.4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
-
1.4.5 SQL Server 2012数据库
-
1.4.6 Oracle数据库
-
1.5 小结
-
1.6 实践与练习
-
第2章 初识SQL Server 2012
-
2.1 SQL Server 2012简介
-
2.2 SQL Server 2012的特点
-
2.3 SQL Server 2012的安装与卸载
-
2.3.1 SQL Server 2012安装必备
-
2.3.2 SQL Server 2012的安装
-
2.3.3 SQL Server 2012的卸载
-
2.4 使用SQL Server 2012的帮助
-
2.5 小结
-
2.6 实践与练习
-
第3章 SQL Server 2012服务的启动与注册
-
3.1 SQL Server 2012的服务
-
3.2 启动SQL Server 2012服务
-
3.2.1 后台启动服务
-
3.2.2 通过配置管理器启动
-
3.3 注册SQL Server 2012服务器
-
3.3.1 创建与删除服务器组
-
3.3.2 注册与删除服务器
-
3.4 小结
-
3.5 实践与练习
-
第4章 创建与管理数据库
-
4.1 认识数据库
-
4.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
4.1.2 数据库常用对象
-
4.1.3 数据库组成
-
4.1.4 系统数据库
-
4.2 SQL Server的命名规则
-
4.2.1 标识符
-
4.2.2 对象命名规则
-
4.2.3 实例命名规则
-
4.3 数据库的创建与管理
-
4.3.1 创建数据库
-
4.3.2 修改数据库
-
4.3.3 删除数据库
-
4.4 小结
-
4.5 实践与练习
-
第5章 操作数据表
-
5.1 数据表基础
-
5.1.1 基本数据类型
-
5.1.2 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
-
5.1.3 数据表的数据完整性
-
5.2 数据表的创建与管理
-
5.2.1 以界面方式操作数据表
-
5.2.2 使用CREATE TABLE语句创建表
-
5.2.3 使用ALTER TABLE语句修改表结构
-
5.2.4 使用DROP TABLE语句删除表
-
5.3 管理数据
-
5.3.1 使用INSERT语句添加数据
-
5.3.2 使用UPDATE语句修改数据
-
5.3.3 使用DELETE语句删除数据
-
5.4 创建、删除和修改约束
-
5.4.1 非空约束
-
5.4.2 主键约束
-
5.4.3 唯一约束
-
5.4.4 检查约束
-
5.4.5 默认约束
-
5.4.6 外键约束
-
5.5 关系的创建与维护
-
5.5.1 一对一关系
-
5.5.2 一对多关系
-
5.5.3 多对多关系
-
5.6 小结
-
5.7 实践与练习
-
第2篇 核心技术
-
第6章 SQL基础
-
6.1 T-SQL概述
-
6.1.1 T-SQL的组成
-
6.1.2 T-SQL语句结构
-
6.1.3 T-SQL语句分类
-
6.2 常量
-
6.2.1 数字常量
-
6.2.2 字符串常量
-
6.2.3 日期和时间常量
-
6.2.4 符号常量
-
6.3 变量
-
6.3.1 局部变量
-
6.3.2 全局变量
-
6.4 注释符、运算符与通配符
-
6.4.1 注释符
-
6.4.2 运算符
-
6.4.3 通配符
-
6.5 流程控制
-
6.5.1 BEGIN...END
-
6.5.2 IF
-
6.5.3 IF…ELSE
-
6.5.4 CASE
-
6.5.5 WHILE
-
6.5.6 WHILE…CONTINUE…BREAK
-
6.5.7 RETURN
-
6.5.8 GOTO
-
6.5.9 WAITFOR
-
6.6 常用命令
-
6.6.1 DBCC
-
6.6.2 CHECKPOINT
-
6.6.3 DECLARE
-
6.6.4 PRINT
-
6.6.5 RAISERROR
-
6.6.6 READTEXT
-
6.6.7 BACKUP
-
6.6.8 RESTORE
-
6.6.9 SELECT
-
6.6.10 SET
-
6.6.11 SHUTDOWN
-
6.6.12 WRITETEXT
-
6.6.13 USE
-
6.7 小结
-
6.8 实践与练习
-
第7章 SQL函数的使用
-
7.1 聚合函数
-
7.1.1 聚合函数概述
-
7.1.2 SUM(求和)函数
-
7.1.3 AVG(平均值)函数
-
7.1.4 MIN(最小值)函数
-
7.1.5 MAX(最大值)函数
-
7.1.6 COUNT(统计)函数
-
7.1.7 DISTINCT(取不重复记录)函数
-
7.1.8 查询重复记录
-
7.2 数学函数
-
7.2.1 数学函数概述
-
7.2.2 ABS(绝对值)函数
-
7.2.3 PI(圆周率)函数
-
7.2.4 POWER(乘方)函数
-
7.2.5 RAND(随机浮点数)函数
-
7.2.6 ROUND(四舍五入)函数
-
7.2.7 SQUARE(平方)函数和SQRT(平方根)函数
-
7.2.8 三角函数
-
7.3 字符串函数
-
7.3.1 字符串函数概述
-
7.3.2 ASCII(获取ASCII码)函数
-
7.3.3 CHARINDEX(返回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函数
-
7.3.4 LEFT(取左边指定个数的字符)函数
-
7.3.5 RIGHT(取右边指定个数的字符)函数
-
7.3.6 LEN(返回字符个数)函数
-
7.3.7 REPLACE(替换字符串)函数
-
7.3.8 REVERSE(返回字符表达式的反转)函数
-
7.3.9 STR函数
-
7.3.10 SUBSTRING(取字符串)函数
-
7.4 日期和时间函数
-
7.4.1 日期和时间函数概述
-
7.4.2 GETDATE(返回当前系统日期和时间)函数
-
7.4.3 DAY(返回指定日期的天)函数
-
7.4.4 MONTH(返回指定日期的月)函数
-
7.4.5 YEAR(返回指定日期的年)函数
-
7.4.6 DATEDIFF(返回日期和时间的边界数)函数
-
7.4.7 DATEADD(添加日期时间)函数
-
7.5 转换函数
-
7.5.1 转换函数概述
-
7.5.2 CAST函数
-
7.5.3 CONVERT函数
-
7.6 元数据函数
-
7.6.1 元数据函数概述
-
7.6.2 COL_LENGTH函数
-
7.6.3 COL_NAME函数
-
7.6.4 DB_NAME函数
-
7.7 小结
-
7.8 实践与练习
-
第8章 SQL数据查询基础
-
8.1 SELECT检索数据
-
8.1.1 SELECT语句的基本结构
-
8.1.2 WITH子句
-
8.1.3 SELECT…FROM子句
-
8.1.4 INTO子句
-
8.1.5 WHERE子句
-
8.1.6 GROUP BY子句
-
8.1.7 HAVING子句
-
8.1.8 ORDER BY子句
-
8.1.9 COMPUTE子句
-
8.1.10 DISTINCT关键字
-
8.1.11 TOP关键字
-
8.2 UNION合并多个查询结果
-
8.2.1 UNION与联接之间的区别
-
8.2.2 使用UNION ALL合并表
-
8.2.3 UNION中的ORDER BY子句
-
8.2.4 UNION中的自动数据类型转换
-
8.2.5 使用UNION合并不同类型的数据
-
8.2.6 使用UNION合并有不同列数的两个表
-
8.2.7 使用UNION进行多表合并
-
8.3 小结
-
8.4 实践与练习
-
第9章 SQL数据高级查询
-
9.1 子查询与嵌套查询
-
9.1.1 子查询概述
-
9.1.2 嵌套查询概述
-
9.1.3 简单的嵌套查询
-
9.1.4 带IN的嵌套查询
-
9.1.5 带NOT IN的嵌套查询
-
9.1.6 带SOME的嵌套查询
-
9.1.7 带ANY的嵌套查询
-
9.1.8 带ALL的嵌套查询
-
9.1.9 带EXISTS的嵌套查询
-
9.2 联接查询
-
9.2.1 内部联接
-
9.2.2 外部联接
-
9.2.3 交叉联接
-
9.2.4 联接多表
-
9.3 使用CASE函数进行查询
-
9.4 小结
-
9.5 实践与练习
-
第10章 视图的使用
-
10.1 视图概述
-
10.2 视图的分类与操作
-
10.2.1 以界面方式操作视图
-
10.2.2 使用CREATE VIEW语句创建视图
-
10.2.3 使用ALTER VIEW语句修改视图
-
10.2.4 使用DROP VIEW语句删除视图
-
10.2.5 使用存储过程sp_rename修改视图
-
10.3 通过视图操作数据
-
10.3.1 从视图中浏览数据
-
10.3.2 向视图中添加数据
-
10.3.3 修改视图中的数据
-
10.3.4 删除视图中的数据
-
10.4 小结
-
10.5 实践与练习
-
第3篇 高级应用
-
第11章 存储过程
-
11.1 存储过程概述
-
11.1.1 存储过程的概念
-
11.1.2 存储过程的优点
-
11.2 创建存储过程
-
11.2.1 使用向导创建存储过程
-
11.2.2 使用CREATE PROC语句创建存储过程
-
11.3 管理存储过程
-
11.3.1 执行存储过程
-
11.3.2 查看存储过程
-
11.3.3 修改存储过程
-
11.3.4 重命名存储过程
-
11.3.5 删除存储过程
-
11.4 小结
-
11.5 实践与练习
-
第12章 触发器
-
12.1 触发器概述
-
12.1.1 触发器的概念
-
12.1.2 触发器的优点
-
12.1.3 触发器的种类
-
12.2 创建触发器
-
12.2.1 创建DML触发器
-
12.2.2 创建DDL触发器
-
12.2.3 创建登录触发器
-
12.3 管理触发器
-
12.3.1 查看触发器
-
12.3.2 修改触发器
-
12.3.3 重命名触发器
-
12.3.4 禁用和启用触发器
-
12.3.5 删除触发器
-
12.4 小结
-
12.5 实践与练习
-
第13章 游标的使用
-
13.1 游标的概述
-
13.1.1 游标的实现
-
13.1.2 游标的类型
-
13.2 游标的基本操作
-
13.2.1 声明游标
-
13.2.2 打开游标
-
13.2.3 读取游标中的数据
-
13.2.4 关闭游标
-
13.2.5 释放游标
-
13.3 使用系统过程查看游标
-
13.3.1 sp_cursor_list
-
13.3.2 sp_describe_cursor
-
13.4 小结
-
13.5 实践与练习
-
第14章 索引与数据完整性
-
14.1 索引的概念
-
14.2 索引的优缺点
-
14.2.1 索引的优点
-
14.2.2 索引的缺点
-
14.3 索引的分类
-
14.3.1 聚集索引
-
14.3.2 非聚集索引
-
14.4 索引的操作
-
14.4.1 索引的创建
-
14.4.2 查看索引信息
-
14.4.3 索引的修改
-
14.4.4 索引的删除
-
14.4.5 设置索引的选项
-
14.5 索引的分析与维护
-
14.5.1 索引的分析
-
14.5.2 索引的维护
-
14.6 全文索引
-
14.6.1 使用企业管理器启用全文索引
-
14.6.2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启用全文索引
-
14.6.3 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删除全文索引
-
14.6.4 全文目录
-
14.6.5 全文目录的维护
-
14.7 数据完整性
-
14.7.1 域完整性
-
14.7.2 实体完整性
-
14.7.3 引用完整性
-
14.7.4 用户定义完整性
-
14.8 小结
-
14.9 实践与练习
-
第15章 SQL中的事务
-
15.1 事务的概念
-
15.2 显式事务与隐式事务
-
15.2.1 显式事务
-
15.2.2 隐式事务
-
15.2.3 API中控制隐式事务
-
15.2.4 事务的COMMIT和ROLLBACK
-
15.3 使用事务
-
15.3.1 开始事务
-
15.3.2 结束事务
-
15.3.3 回滚事务
-
15.3.4 事务的工作机制
-
15.3.5 自动提交事务
-
15.3.6 事务的并发问题
-
15.3.7 事务的隔离级别
-
15.4 锁
-
15.4.1 SQL Server锁机制
-
15.4.2 锁模式
-
15.4.3 锁的粒度
-
15.4.4 查看锁
-
15.4.5 死锁
-
15.5 分布式事务处理
-
15.5.1 分布式事务简介
-
15.5.2 创建分布式事务
-
15.5.3 分布式处理协调器
-
15.6 小结
-
15.7 实践与练习
-
第16章 维护SQL Server 2012
-
16.1 脱机与联机数据库
-
16.1.1 脱机数据库
-
16.1.2 联机数据库
-
16.2 分离和附加数据库
-
16.2.1 分离数据库
-
16.2.2 附加数据库
-
16.3 导入/导出数据
-
16.3.1 导入SQL Server数据表
-
16.3.2 导入其他数据源的数据
-
16.3.3 导出SQL Server数据表
-
16.4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
16.4.1 备份类型
-
16.4.2 恢复模式
-
16.4.3 备份数据库
-
16.4.4 恢复数据库
-
16.5 收缩数据库和文件
-
16.5.1 自动收缩数据库
-
16.5.2 手动收缩数据库
-
16.6 生成与执行SQL脚本
-
16.6.1 将数据库生成SQL脚本
-
16.6.2 将数据表生成SQL脚本
-
16.6.3 执行SQL脚本
-
16.7 小结
-
16.8 实践与练习
-
第17章 数据库的安全机制
-
17.1 数据库安全概述
-
17.2 数据库登录管理
-
17.2.1 选择验证模式
-
17.2.2 管理登录账号
-
17.2.3 更改登录验证方式
-
17.2.4 设置密码
-
17.3 用户及权限管理
-
17.3.1 创建与删除数据库用户
-
17.3.2 设置服务器角色权限
-
17.4 小结
-
17.5 实践与练习
-
第4篇 项目实战
-
第18章 Visual C++ + SQL Server实现图书管理系统
-
18.1 系统概述
-
18.2 系统设计
-
18.2.1 系统目标
-
18.2.2 系统功能结构
-
18.2.3 业务流程图
-
18.3 数据库设计
-
18.3.1 数据库分析
-
18.3.2 主要数据表结构
-
18.4 创建工程
-
18.5 公共类设计
-
18.5.1 自绘菜单类CMyCoolMenu
-
18.5.2 自定义编辑框类CKeyEdit
-
18.5.3 自定义列表视图类CCustomGrid
-
18.6 启动界面的设计
-
18.6.1 启动界面设计
-
18.6.2 启动界面的淡入/淡出效果
-
18.7 登录对话框设计
-
18.7.1 登录对话框的界面设计
-
18.7.2 设置按钮显示位图
-
18.7.3 设置按Enter键移动焦点
-
18.7.4 设置“登录”按钮功能
-
18.8 主窗体设计
-
18.8.1 菜单设计
-
18.8.2 工具栏设计
-
18.8.3 主窗体界面设计
-
18.9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18.9.1 “基本信息管理”模块界面设计
-
18.9.2 设置选项卡
-
18.9.3 初始化标签控件
-
18.9.4 设置按钮功能
-
18.10 “库存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
18.10.1 “库存信息管理”模块界面设计
-
18.10.2 设置选项卡
-
18.11 “查询管理”模块设计
-
18.11.1 “查询管理”模块界面设计
-
18.11.2 设置选项卡
-
18.12 小结
-
第19章 C# + SQL Server实现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
19.1 系统概述
-
19.2 系统设计
-
19.2.1 系统目标
-
19.2.2 系统功能结构
-
19.2.3 系统业务流程图
-
19.3 系统运行环境
-
19.4 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
-
19.4.1 数据库分析
-
19.4.2 主要数据表结构
-
19.4.3 数据表逻辑关系
-
19.5 创建项目
-
19.6 公共类设计
-
19.6.1 MyMeans公共类
-
19.6.2 MyModule公共类
-
19.7 登录模块设计
-
19.7.1 设计登录窗体
-
19.7.2 按Enter键时移动鼠标焦点
-
19.7.3 登录功能的实现
-
19.8 系统主窗体设计
-
19.8.1 设计菜单栏
-
19.8.2 设计工具栏
-
19.8.3 设计导航菜单
-
19.8.4 设计状态栏
-
19.9 人事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
19.9.1 设计人事档案管理窗体
-
19.9.2 添加/修改人事档案信息
-
19.9.3 删除人事档案信息
-
19.9.4 单条件查询人事档案信息
-
19.9.5 逐条查看人事档案信息
-
19.9.6 将人事档案信息导出为Word文档
-
19.9.7 将人事档案信息导出为Excel表格
-
19.10 用户设置模块设计
-
19.10.1 设计用户设置窗体
-
19.10.2 添加/修改用户信息
-
19.10.3 删除用户基本信息
-
19.10.4 设置用户操作权限
-
19.11 数据库维护模块设计
-
19.11.1 设计数据库维护窗体
-
19.11.2 备份数据库
-
19.11.3 还原数据库
-
19.12 小结
-
第20章 Java + SQL Server实现企业进销存管理系统
-
20.1 系统概述
-
20.2 系统设计
-
20.2.1 系统目标
-
20.2.2 系统功能结构
-
20.2.3 系统业务流程图
-
20.3 开发环境
-
20.4 数据库与数据表设计
-
20.4.1 数据库分析
-
20.4.2 主要数据表结构
-
20.5 创建项目
-
20.6 系统文件夹组织结构
-
20.7 公共类设计
-
20.7.1 Item公共类
-
20.7.2 数据模型公共类
-
20.7.3 Dao公共类
-
20.8 系统登录模块设计
-
20.8.1 设计登录窗体
-
20.8.2 “密码”文本框的回车事件
-
20.8.3 “登录”按钮的事件处理
-
20.9 系统主窗体设计
-
20.9.1 设计菜单栏
-
20.9.2 设计工具栏
-
20.9.3 设计状态栏
-
20.10 进货单模块设计
-
20.10.1 设计进货单窗体
-
20.10.2 添加进货商品
-
20.10.3 进货统计
-
20.10.4 商品入库
-
20.11 销售单模块设计
-
20.11.1 设计销售单窗体
-
20.11.2 添加销售商品
-
20.11.3 销售统计
-
20.11.4 商品销售
-
20.12 库存盘点模块设计
-
20.12.1 设计库存盘点窗体
-
20.12.2 读取库存商品
-
20.12.3 统计损益数量
-
20.13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模块设计
-
20.13.1 设计窗体
-
20.13.2 文件浏览
-
20.13.3 备份数据库
-
20.13.4 恢复数据库
-
20.14 小结
-
附录 光盘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