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羅惠齡 (著)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哲學 ; 文學院
- 出版社: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9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3266822
當代《孟子》人性論的省察:以漢學家的詮釋所展開的反思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1.探究當代孟學家勞思光、牟宗三學術理解之差異,深刻觸及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
2.廓清及疏理西方漢學家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孟子》研究之爭議課題。
▍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論述脈絡,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引發之爭議。
中國儒家經典《孟子》,向來被研究得最廣泛、透澈卻又似乎未能獲致研究者共同認定的一致性成果。由於研究者的學養背景相異,援引的哲學路數不同,使得《孟子》研究呈現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及多元歧見的情況。
本書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試圖透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作者立基於《孟子》的歷史發展脈絡,並掌握經典文獻語義及架構價值。其次,藉由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先生與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對於《孟子》詮釋的差異性作比較與省思,深刻觸及了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接著,探究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何以因為迥異的思維而產生不同的學術理解。最後,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所引發的爭議。全書既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其論述脈絡,是一本孟學及儒學研究者必備專書。
2.廓清及疏理西方漢學家葛瑞漢、華靄仁、安樂哲《孟子》研究之爭議課題。
▍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論述脈絡,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引發之爭議。
中國儒家經典《孟子》,向來被研究得最廣泛、透澈卻又似乎未能獲致研究者共同認定的一致性成果。由於研究者的學養背景相異,援引的哲學路數不同,使得《孟子》研究呈現出理解上的莫衷一是及多元歧見的情況。
本書針對當代學者有關《孟子》研究的爭議性課題,試圖透過思想史的省察及文獻分析等方式予以廓清與重釋。首先,作者立基於《孟子》的歷史發展脈絡,並掌握經典文獻語義及架構價值。其次,藉由學術研究成績斐然的勞思光先生與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牟宗三先生,對於《孟子》詮釋的差異性作比較與省思,深刻觸及了儒家哲學的內在問題。接著,探究葛瑞漢、華靄仁以及安樂哲三位漢學家,何以因為迥異的思維而產生不同的學術理解。最後,疏理傳統與當代及西方詮釋孟學所引發的爭議。全書既省察當代孟學詮釋,並對比其論述脈絡,是一本孟學及儒學研究者必備專書。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蘇格拉底之死─柏拉圖作品選譯
Plato(著);呂健忠(譯) -
社会发展中的距离逻辑及关系动力
蔡东伟(著) -
遇見,最真實的自己:找回被遺忘的愛與喜
楊宗樺(著);劉宜霖(譯) -
老莊新論
陳鼓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