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王军伟 (著)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社會學 ; 社會科學院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21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301316085
缝合: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本管理与实践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理论精深,行家专业讲解; 案例丰富,直接拿来就用。
- 目錄
-
封面
-
版权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理解大数据时代下的资本
-
1.1 资本的概念
-
1.1.1 资本的众多定义
-
1.1.2 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
1.2 资本的构成要素
-
1.2.1 实体资本是资本的承载体
-
1.2.2 虚拟资本是资本的滋润汁
-
1.2.3 稳健收益是资本的升发器
-
1.2.4 风险与不确定性是资本的保温瓶
-
1.2.5 信用及其纠缠的流动性是资本的肃杀棒
-
1.2.6 资本的构成要素
-
1.3 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1.3.1 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1.3.2 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1.4 资本自成稳定系统
-
1.4.1 资本的稳定系统是驾驭资本的基础
-
1.4.2 大数据赋能资本各要素
-
第2章 实体资本——资本之土
-
2.1 实体资本的概念
-
2.1.1 马克思理论中的实体资本
-
2.1.2 商品经营资本
-
2.1.3 大数据时代凸显货币经营资本的价值
-
2.2 实体资本的构成要素
-
2.2.1 货币交易支付类资本
-
2.2.2 生产资本—大数据定制化生产
-
2.2.3 商品资本—智能库存
-
2.2.4 商品经营资本—实时广告与现代物流
-
2.2.5 货币经营资本
-
2.3 实体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2.3.1 实体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2.3.2 实体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2.3.3 实体资本自成稳定系统
-
2.4 现金流价值及管理
-
2.4.1 现金流的重要性
-
2.4.2 现金流管理
-
2.4.3 现金流所带来的选择机会
-
2.4.4 现金流价值的定价理论分析与实证结果
-
2.5 大数据时代下实体资本的现金流获取
-
2.5.1 生产资本的现金流—代加工厂模式
-
2.5.2 商品资本的现金流—租车模式
-
2.5.3 商品经营资本产生现金流——互联网广告业
-
2.5.4 货币经营资本产生现金流—第三方支付业
-
2.5.5 货币交易支付资本产生现金流—比特币
-
2.6 实体资本的问题和挑战
-
2.6.1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
2.6.2 第三方支付的问题
-
2.6.3 比特币的问题
-
第3章 信用——资本之金
-
3.1 信用的概念
-
3.1.1 信用是人的特性
-
3.1.2 信用体系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中枢
-
3.1.3 信用形成于交换之中
-
3.2 信用的构成要素
-
3.2.1 守约交换
-
3.2.2 跨时空
-
3.2.3 信息
-
3.2.4 信任
-
3.2.5 流动性
-
3.3 信用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3.1 信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3.3.2 信用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3.3.3 信用自成稳定系统
-
3.4 传统征信
-
3.4.1 美国征信的发展和产业链
-
3.4.2 我国传统征信的发展和产业链
-
3.5 大数据征信
-
3.5.1 大数据征信的数据特征
-
3.5.2 大数据时代下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报告的价值
-
3.5.3 大数据时代下的其他数据价值
-
3.5.4 大数据时代下的征信关键在于理解数据
-
3.5.5 征信产业中的数据治理
-
3.5.6 征信产业中的风控决策分析
-
3.5.7 征信产业中的评级
-
3.6 信用产业中的问题及挑战
-
3.6.1 评级机构需要戴“紧箍咒”
-
3.6.2 个人隐私数据如何保护
-
第4章 虚拟资本——资本之水
-
4.1 虚拟资本的概念
-
4.1.1 虚拟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4.1.2 现代金融业是虚拟资本繁荣发展的表现
-
4.1.3 按权利对虚拟资本进行划分
-
4.2 虚拟资本的构成要素
-
4.2.1 储值物权类资本
-
4.2.2 债权类资本
-
4.2.3 受益权类资本
-
4.2.4 权益类资本
-
4.2.5 选择权类资本
-
4.3 虚拟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4.3.1 虚拟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4.3.2 虚拟资本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4.3.3 虚拟资本自成稳定系统
-
4.4 数据化驱动虚拟资本的个性化产品设计
-
4.4.1 债权类资本的个性化产品设计
-
4.4.2 数据思维驱动权益类资本的产品设计
-
4.4.3 受益权类资本的个性化产品设计
-
4.4.4 数据化驱动选择权类资本的产品设计
-
4.4.5 储值物权类资本的个性化产品设计
-
4.5 虚拟资本的问题及挑战
-
4.5.1 金融产品创新问题
-
4.5.2 不同金融功能相互渗透的问题
-
第5章 稳健收益——资本之木
-
5.1 稳健收益的构成要素
-
5.1.1 支收之比
-
5.1.2 收益率
-
5.1.3 价格
-
5.1.4 杠杆率
-
5.1.5 稳健性
-
5.2 稳健收益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5.2.1 稳健收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
5.2.2 稳健收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
5.2.3 稳健收益自成稳定系统
-
5.3 大数据时代下的居民收入与定价
-
5.3.1 工资性收入靠大数据时代下的工匠精神及其差异化薪酬
-
5.3.2 融资性收入靠契约精神及其个性化信贷定价
-
5.3.3 财产性收入靠大数据下“攻守”策略理财定价
-
5.3.4 经营性收入靠大数据所护佑的企业家精神及数据化产品定价
-
5.3.5 转移性收入靠大数据技术所凸显的利他精神及福利定价
-
5.4 稳健收益的问题与挑战
-
5.4.1 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
5.4.2 生产率下降的问题
-
第6章 风险与不确定性——资本之火
-
6.1 风险的构成要素
-
6.1.1 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核心
-
6.1.2 可测性是风险的管理基础
-
6.1.3 损失性是风险与不确定性的结果
-
6.1.4 普遍的客观存在性是认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前提
-
6.1.5 异质性是产生风险与不确定性的来源
-
6.2 风险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6.2.1 风险与不确定性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
-
6.2.2 风险与不确定性中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
6.2.3 风险与不确定性自成稳定系统
-
6.3 大数据时代下的全面风险管理
-
6.3.1 信用风险与大数据精准量化及管理
-
6.3.2 操作风险与精准量化及管理
-
6.3.3 市场风险与精准量化及管理
-
6.3.4 流动性风险及管理
-
6.3.5 集中度风险及管理
-
6.3.6 合规风险及管理
-
6.3.7 组合风险与精准量化及管理
-
6.3.8 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与量化及管理
-
6.3.9 数据、模型与业务可持续风险及管理
-
6.3.10 压力测试—未来预期与敏感度分析
-
6.3.11 各种风险损失和收益之间的平衡
-
6.4 风险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6.4.1 系统性风险谁来埋单?
-
6.4.2 大而不能倒
-
6.4.3 不容忽视的组合风险
-
参考文献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