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楊同柱 (編)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中國/臺灣歷史
- 出版社: 清文華泉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21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5486396
清廉.貪腐全解碼:中國古代清官貪官故事鏡鑑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
貪汙和清廉為什麼在歷史長河中並存?
▍史書記載第一貪──春秋貪官羊舌鮒
《左傳》昭公十三年中記載,途經衛國時,羊舌鮒以厲兵秣馬為名隨放縱士兵騷擾百姓,衛國只好派大夫屠伯送一些精美的魯國綢緞給他,這才停止,貪婪的嘴臉暴露無遺。
羊舌鮒以「墨」定罪在中國歷史上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貪墨」一詞由此發源,羊舌鮒由此成為了中國貪官的「鼻祖」。
▍紙醉金迷浮華墮落──西晉貪官石崇
王愷作為晉武帝司馬炎的舅父,因官職及社會地位均高於石崇,誓要將石崇比下去,兩人之間鬥富的大戲悄然拉開帷幕:
►王愷:糖水洗鍋 vs. 石崇:蠟燭當柴燒(勝!)
►王愷:四十里紫絲布步障 vs. 石崇:五十里錦步障(勝!)
►王愷:赤石脂塗牆 vs. 石崇:花椒塗牆(勝!)
晉武帝聽聞王石鬥富的故事後,賜了王愷一棵二尺來高的珊瑚樹;結果石崇看後,就將珊瑚樹敲碎說:「這根本不值一提。」隨即命令下人拿出十幾株三四尺的珊瑚!
▍一生清白勝石灰──明朝清官于謙
于謙在工作中廢寢忘食,身有痰症卻經常住在當值的地方不回家,官邸中僅有簡單的衣物用具:
►生活:食不重味,衣不重裘,薄田數畝,才供饘粥。
►人際:慎微慎獨,門第蕭然,不容私謁。
►為官:愛民如子,因葬親徒步還鄉,不煩輿傳。
明代宗見他屋舍簡陋,特意賜給他華美的府第,于謙只好把賞賜的財物寫明來由,和華府一起封存;後于謙被冤殺,府邸打開一看,只有先帝御賜的物品,其清廉程度連負責抄家的官吏都感嘆不已!
▍貪婪成性終不改──清朝貪官和珅
剛進入仕途的時候,和珅也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有志青年,查辦過一些貪汙大案;但就是在查辦了這個貪汙賄賂大案之後,和珅發現貪錢這麼容易,而且貪這麼多竟然也沒事,便開始從反貪走向了巨貪。
►和珅憑藉朝廷的「內部消息」大發其財,每次「人情」背後都有著金錢的代價!
►和珅從皇帝擴建避暑山莊、擴建圓明園、80歲的萬壽慶典工程中獲取了大量的錢財!
►和珅還在軍機處內設立了密記處,實行議銀罪制度,即皇上批評大臣,大臣自行認罪而主動交納銀兩進行贖罪!
慾不除,如蛾撲火,焚身乃止;
貪無了,若猩嗜酒,鞭血方休!
本書借鑑法制史的劃分法,分為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宋遼金元、明、清七個時期。每個時期精挑細選一廉一貪兩個故事,對所處時期貪腐與清廉特點進行提煉和總結!
- 目錄
-
版權頁
-
前言
-
一
-
二
-
三
-
四
-
先秦
-
先秦時期吏治特點
-
儒家元聖之楷模 內聖外王之先河(1)──周朝清官周公旦
-
以公樹廉 以廉生威
-
以諫勸廉 以廉為本
-
以制助廉 以廉養德
-
魚兒因墨落法網 史書記載第一貪──春秋貪官羊舌鮒
-
出身顯貴係名門 家中父兄多賢德
-
抓住機遇握兵權 大肆搜刮發橫財
-
沉寂多年再掌權 索賄衛國滿載歸
-
假公濟私捅婁子 鱷魚眼淚哄人質
-
枉法裁判貪美色 對方一怒將其殺
-
死後以墨被定罪 暴屍於市留罵名
-
讀罷貪魚落網記 借古抒懷有三問
-
先秦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晏子拒賜成美談
-
伯嚭貪賄亡吳
-
西門豹主動辭官
-
郭開地窖藏金
-
秦漢
-
秦漢時期吏治特點
-
「四知先生」亮劍腐敗 清白傳家 四世為相──東漢清官楊震
-
名門之後一心向學 自強不息立志清廉
-
關西孔子槐市遺風 鸛雀送鱔初入仕途
-
救火能臣懲奸除惡 秉公執法深得民心
-
四知先生暮夜卻金 治家有方清白傳世
-
清廉守節亮劍腐敗 直言納諫遭受誣陷
-
不堪受辱飲恨自殺 沉冤得雪名垂青史
-
歷經風霜不改忠烈 清白正義萬古流芳
-
肆無忌憚弄權威 飛揚跋扈肆意為──東漢貪官梁冀
-
華門梁氏聲振海 鳶肩(6)公子氣如虹
-
定罪積財聚萬金 解送刻毛寄新兔
-
車水馬龍勢升天 九卿六官皆望履
-
玉樹歌殘氣焰終 共圍冀第悲樓空
-
當時飛去逐彩雲 化作今日京華春(17)
-
借古思今鳴警鐘 防微杜漸挽功名
-
秦漢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楊惲輕財好義
-
王溫舒以酷行貪
-
孔奮單車離任
-
淳于長巨萬暴發
-
三國兩晉南北朝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吏治特點
-
吳隱酬水以勵精 晉代良能此為最──東晉清官吳隱之
-
出身「寒素」志存高遠 飽讀詩書「儒雅」顯世
-
賣狗嫁女廣為傳揚 清廉樂善妻自負薪
-
豪飲「貪泉」恪守清操 怒擲沉香以示廉白
-
晉代良能隱之為最 清廉品行久久為功
-
可欲之地不易初心 純粹做人家風世長
-
紙醉金迷浮華墮落 為財而亡咎由自取──西晉貪官石崇
-
初入官場才能顯 鋒芒畢露獲帝讚
-
貪得無厭把財斂 巧取豪奪世人嘆
-
王石鬥富世人驚 生活奢靡留罪證
-
依賴權臣苟殘喘 一代巨貪化青煙
-
警鐘長鳴勿踩線 勤政廉政記心間
-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懸絲尚書」山濤
-
死後升官朱異
-
「風月尚書」徐勉
-
無恥索賄庾炳之
-
隋唐
-
隋唐時期吏治特點
-
堅守正道剛正不阿 秉公執法勤政廉明──唐朝清官宋璟
-
秉承家風凜然正氣 奸佞敬畏懼怕三分
-
為官耿直秉公執法 三違聖命匡正綱紀
-
以身作則剛正不阿 一視同仁不徇私情
-
禁築大塚提倡節儉 清正廉潔抵制歪風
-
宦海浮沉終不改志 清廉勤政鑄就輝煌
-
清廉自守堪稱典範 勸廉築廉彪炳千秋
-
十六載宰相貪婪留惡名 六十噸胡椒被抄驚世人──唐朝貪官元載
-
幼年家貧勤奮博學 精通道學步入仕途
-
政治才能嶄露鋒芒 三遇恩人終握大權
-
揣摩聖意剷除心患 獲得信任穩固相位
-
四宗罪行令帝寒心 肆意妄為招致殺禍
-
時代造就貪婪宰相 抑是個人墮落使然?
-
偏信讒言胡作非為 浮榮短暫自毀前程
-
為官當權莫起貪念 清廉為民方留美名
-
隋唐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崔戎因廉夜「逃」
-
宇文述巧取豪奪
-
陸贄清貧守孝
-
王縉借佛納財
-
宋遼金元
-
宋遼金元時期吏治特點
-
鐵面冰心孝肅包公 青天威名千年傳頌──北宋清官包拯
-
少年老成不為戲狎 辭官盡孝亡宦十載
-
任知縣巧斷牛舌案 升知州不持一硯歸
-
身歷改革務實敢言 體恤民生惠及百姓
-
面叱仁宗七彈王逵 立身剛嚴婦孺皆知
-
清心直道孝肅家風 言行一致慎始善終
-
奉法者強才能國強 堅定信念砥礪前行
-
四度為相竟為六賊之首 貪財弄權終被後世唾棄──北宋貪官蔡京
-
堪稱大家之青年 何以踏上不歸路?
-
見風使舵巧鑽營 用盡心機終成相
-
身居高位露原形 窮奢極欲瘋斂財
-
禍國殃民終遭譴 獲罪遭貶斃道中
-
投機鑽營不值取 勤勉清廉才是真
-
宋遼金元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蘇東坡禮收月季
-
李守信畏罪自殺
-
司馬光典地葬妻
-
石守信貪財失節
-
明
-
明朝時期吏治特點
-
兵臨城下救國危 一生清白勝石灰──明朝清官于謙
-
出身名門世代書香 自幼聰慧少年立志
-
步入仕途幸遇伯樂 義正詞嚴初露鋒芒
-
兢兢業業為民造福 剛直不阿懲惡鋤奸
-
身陷囹圄不改其志 堅持原則兩袖清風
-
社稷蒼生轉危為安 錦繡河山去而復還
-
小人奸佞皇帝昏庸 一代忠魂萬民共輓
-
兵臨城下力救國危 一生清白更勝石灰
-
賄,權傾朝野誰奈何 悔,宦海浮沉天自收──明朝貪官劉瑾
-
清苦身世坎坷半生 投機取巧初得帝心
-
外廷文官聯名上奏 「八虎」集團化險為夷
-
權傾朝野為所欲為 群臣百官怒不敢言
-
吸金吞銀明目張膽 「千歲公公」大勢已去
-
官網交織物慾橫生 以史為鑒勸君自律
-
明朝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況鐘作詩拒禮
-
江彬藉機貪金
-
許度捕魚度日
-
張居正以貪施政
-
清
-
清朝時期吏治特點
-
為官清正造福四方百姓 性甘淡泊堪稱廉吏第一──清朝清官于成龍
-
身出富貴善喜書 半途入仕執艱任
-
半鴨知縣古來殊 為政清廉舉世無
-
要得清廉分數足 難學于公吃糠粥
-
革弊陋習嚴飭令 清官第一于青菜
-
清廉勤政忠一生 牧恩百姓富四方
-
貪婪成性終不改 死到臨頭後悔遲──清朝貪官和珅
-
早年失怙知人情 奮發圖強通文武
-
才華橫溢仕途達 權傾朝野「二皇帝」
-
反腐未成失信仰 心存僥倖起波瀾
-
倚仗權力收賄賂 上行下效斂錢財
-
萬貫家財付東流 昔日夢華付雲煙
-
讀罷貪官和珅記 借古喻今有所思
-
清朝時期貪廉小故事連結
-
李衛立牌揭貪
-
柏葰舞弊貪銀
-
王爾烈兩袖清風
-
李蓮英國難貪利
-
附錄
-
中國歷朝歷代清官代表名錄
-
一、先秦時期
-
二、秦漢時期
-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
四、隋唐時期
-
五、宋遼金元時期
-
六、明代
-
七、清代
-
中國歷朝歷代貪官代表名錄
-
一、先秦
-
二、秦漢
-
三、三國兩晉南北朝
-
四、隋唐時期
-
五、宋遼金元時期
-
六、明代
-
七、清代
-
後記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