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星雲大師 (著)
- 學科分類: 宗教類
- 書籍分類: 宗教研究
- 出版社: 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8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4574568
- DOI: 10.978.957457/4568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勝鬘經十大受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書有兩部經典的內容:《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勝鬘經十大受》。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載於《大寶積經》中,所以也可稱為《大寶積妙慧童女經》。八歲妙慧童女,面貌秀麗,行動舉止端莊溫和。一次,佛陀說法時,她從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繞三匝,頂禮三拜,並向佛陀提出十大問題,震驚全座,即:「如何才能獲得端正的身體?如何才能獲得大富大貴?如何才能免除眷屬不和?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樣端坐大寶蓮花?如何才能遊諸國土,禮敬諸佛?如何能夠沒有冤家對頭?如何講話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礙?如何才能降伏煩惱魔障?如何才能見佛聞法?」
佛陀對妙慧童女開示了獲得幸福的方法。
《勝鬘經十大受》,敘述勝鬘夫人善根深厚,初次聞法就能與佛陀相應,在佛前發了十個修行菩薩道之誓願。大師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和精采生動的故事,將其演繹為現代人可以受持、實踐之法;是女性解脫、成佛的寶典。
從中印證修行無分男女,只要有承擔的勇氣和決心,人人都能有所成就。
本書特色
《大寶積妙慧童女經》是多年以前,星雲大師為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上課所講的一部經典。大師講說這部經典,其實是有一些緣由的。一者,佛經中常說修行路上「願捨女身」,令一些女性感到困惑,以為自己在修行這條路上,比男性矮了一截;二者,過去社會男女兩性未臻平等,所以想藉由推廣這部經典來提升女性的地位。
《妙慧童女經》,可以視為:佛為「英雄出少年」的年輕人而說,為女性生起希有勇猛之心而說,為追求富足與安樂的眾生而說,更是為眾生的生權、平等和解脫而說。
書名:《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是希望大家都能由此入佛知見,從佛陀的智慧中得到富足和安樂,成為人間最幸福的人!
《勝鬘經十大受》,闡述勝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彰顯菩薩道發願之力、善美之心,為人格圓滿所必須。有願就有力量,期勉人人都來做勝鬘夫人,發勝鬘十大願。
《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載於《大寶積經》中,所以也可稱為《大寶積妙慧童女經》。八歲妙慧童女,面貌秀麗,行動舉止端莊溫和。一次,佛陀說法時,她從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繞三匝,頂禮三拜,並向佛陀提出十大問題,震驚全座,即:「如何才能獲得端正的身體?如何才能獲得大富大貴?如何才能免除眷屬不和?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樣端坐大寶蓮花?如何才能遊諸國土,禮敬諸佛?如何能夠沒有冤家對頭?如何講話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礙?如何才能降伏煩惱魔障?如何才能見佛聞法?」
佛陀對妙慧童女開示了獲得幸福的方法。
《勝鬘經十大受》,敘述勝鬘夫人善根深厚,初次聞法就能與佛陀相應,在佛前發了十個修行菩薩道之誓願。大師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和精采生動的故事,將其演繹為現代人可以受持、實踐之法;是女性解脫、成佛的寶典。
從中印證修行無分男女,只要有承擔的勇氣和決心,人人都能有所成就。
本書特色
《大寶積妙慧童女經》是多年以前,星雲大師為佛光山叢林學院的學生上課所講的一部經典。大師講說這部經典,其實是有一些緣由的。一者,佛經中常說修行路上「願捨女身」,令一些女性感到困惑,以為自己在修行這條路上,比男性矮了一截;二者,過去社會男女兩性未臻平等,所以想藉由推廣這部經典來提升女性的地位。
《妙慧童女經》,可以視為:佛為「英雄出少年」的年輕人而說,為女性生起希有勇猛之心而說,為追求富足與安樂的眾生而說,更是為眾生的生權、平等和解脫而說。
書名:《十種幸福之道──佛說妙慧童女經》,是希望大家都能由此入佛知見,從佛陀的智慧中得到富足和安樂,成為人間最幸福的人!
《勝鬘經十大受》,闡述勝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彰顯菩薩道發願之力、善美之心,為人格圓滿所必須。有願就有力量,期勉人人都來做勝鬘夫人,發勝鬘十大願。
- 目錄
-
星雲大師略傳
-
編者的話
-
美是生命深處的莊嚴
-
現世富足,出世安樂
-
且做凌空散花的天女
-
【自序】
-
人間最幸福的人
-
十種幸福之道 ── 佛說妙慧童女經
-
前言 女性的覺醒
-
向女性致敬的一部經典
-
八歲幼女 座中問佛
-
十大問題 震驚全座
-
佛陀開示 十個問題
-
種種神異 令眾歎服
-
現世富足 出世安樂
-
序章 妙慧大哉問
-
佛光普照一切
-
求法的珍貴
-
自利利他的菩薩
-
一切美好的開始在學會讚歎
-
幸福第一道──怎樣能得到端正美麗的外貌?
-
一、不起瞋恨心
-
二、安住在慈悲中
-
三、歡喜有益於人的正法
-
四、恭敬諸佛 即心即佛
-
幸福第二道──怎樣能得到富貴圓滿的人生?
-
一、及時的布施
-
二、沒有輕慢心的布施
-
三、喜悅的布施
-
四、不求回報的布施
-
幸福第三道──怎樣能使親友相處和睦、家庭美滿?
-
一、不搬弄是非
-
二、幫助別人得到正確的見解
-
三、護持正信佛法
-
四、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
幸福第四道──怎樣能超越肉身的限制,得到解脫?
-
一、散香人間,散美人間
-
二、不傷害一切生命
-
三、心中有佛,與佛相應
-
四、對成就佛果深具信心
-
幸福第五道──怎樣能開發無限潛能,自在優游?
-
一、不障惱別人行善
-
二、不阻撓別人弘揚佛法
-
三、點亮自己的心燈
-
四、常修習禪定法門
-
幸福第六道──怎樣成為受歡迎、沒有怨敵的人?
-
一、直心結交善友
-
二、不生嫉妒之心
-
三、樂於分享他人的成就
-
四、讚歎別人的善行
-
幸福第七道──怎樣才能講話使人信任、歡喜接受?
-
一、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
二、透過善友,改正缺失
-
三、聽人說法,不予批評
-
四、虛心受教,去除我執
-
幸福第八道──怎樣才能免除修行時的障礙,得到清淨?
-
一、遵守戒律,清淨自在
-
二、聽經聞法,不生毀謗
-
三、不忘初心,護念初心
-
四、善待眾生,廣結善緣
-
(一)建立自他互易的觀念
-
(二)建立怨親平等的觀念
-
幸福第九道──怎樣才能調伏煩惱,遠離心魔阻撓?
-
一、每一個眾生都有佛性
-
二、發憤精進,中道而行
-
三、常勤念佛,生起信願
-
四、一切功德,回向眾生
-
幸福第十道──怎樣能命終時一定見佛,往生佛國?
-
一、成人之美,滿人所願
-
二、行善信善,提升生命品質
-
三、支持發心行菩薩道的人
-
四、禮敬供養佛、法、僧三寶
-
結語 佛法的妙心巧慧
-
一、成就不離因果
-
二、有志不在年高
-
三、男女本性平等
-
四、願力不可思議
-
附錄 關於《大寶積妙慧童女經》
-
一、珍寶積聚串連的《大寶積妙慧童女經》
-
二、中譯者菩提流志
-
三、《妙慧童女經》原典與白話譯釋
-
勝鬘經十大受
-
一、《勝鬘經》的題旨
-
二、《勝鬘經》的譯者
-
三、《勝鬘經》的譯本
-
四、勝鬘夫人十大受
-
(一)受戒不犯
-
一、不忘承諾
-
二、不捨所願
-
三、不失道德
-
四、不違法制
-
(二)尊長不慢
-
一、不見過失
-
二、不嫌落伍
-
三、不計斥責
-
四、不疑成就
-
(三)處眾不恚
-
一、不瞋人過
-
二、不恨人非
-
三、不念人異
-
四、不害人順
-
(四)他有不妒
-
一、不妒人喜
-
二、不毀人譽
-
三、不謗人有
-
四、不忘人苦
-
(五)內外不慳
-
一、不慳所有
-
二、不吝喜捨
-
三、不苦奉獻
-
四、不計所施
-
(六)成就眾生
-
一、財物布施
-
二、授藝教導
-
三、方便協助
-
四、無畏成就
-
(七)四攝度眾
-
一、捨愛為慈
-
二、離厭為親
-
三、去私為公
-
四、忘我為人
-
(八)觀護殘障
-
一、矜孤恤寡
-
二、幫助困厄
-
三、醫療疾病
-
四、助長心智
-
(九)慈悲愛物
-
一、終不棄捨
-
二、以力折伏
-
三、以慈攝受
-
四、令行正法
-
(十)不忘正法
-
一、明四諦法
-
二、發四弘願
-
三、行四無量
-
四、證四聖果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