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沒有人不需要母愛,
但如果媽媽給不了愛呢?
獻給在這段關係裡受挫的媽媽和孩子……
★研究童年情感忽視和母愛創傷30餘年★
★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
【本書適合】
*因母親疏忽或虐待而受創的孩子(無論年幼或成年)
*常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懷疑自我價值的人
*每一個為人母者或未來媽媽
*發揮母親功能的養父母、祖父母、父親、師長、伴侶……等等
*從事心理諮詢的專業人士
*能為此提供支援的親友、社福團體、國家決策者
媽媽,妳在哪兒?妳不愛我嗎?
……是我害的嗎?
你小時候,媽媽總是在忙別的事、感覺很冷漠,甚至是出口傷人嗎?
你是否曾在人際關係中苦苦掙扎或經常懷疑自我價值?
你渴望與某人親近或建立親密感,但又對它感到陌生、不安或恐懼?
你看見溫馨的母子互動就會鼻酸、泛淚,或是不屑、批判這樣的互動?
你和母親在一起時會出現情感麻木或出神狀態,很難專注於當下?
你說你和母親關係很好,但若要你回想與母親的美好回憶,卻找不到這樣的畫面?
你不想要和另一半生孩子,因為你認為自己不適合當父母,很害怕自己會錯待孩子?
母親是我們與世界接觸的第一座橋樑,母親的影響力無與倫比。當母親因為各種原因而沒能為我們付出關愛和支持,長期下來,我們與母親的關係就有可能出問題,這會在我們內心留下空洞,影響我們的生命發展。
如果我們的母親在情感上缺席,我們通常無法確切指出自己的生命裡到底缺少了什麼,才導致我們在人際上的困境、不正確地理解世界和自我價值低落;相較之下,被母親情感虐待的孩子雖然知道自己遭受虐待,卻會刻意忽略或否認虐待的長期有害影響。
為媽媽提供撫育孩子應關注的焦點,
讓受創的孩子探索自己並展開療癒!
心理治療師潔絲敏‧李‧科里曾幫助成千上萬名個案療癒各種母愛缺失的隱藏創傷。她懷抱著對母親與孩子的關懷,引導我們認識母親的功能,以及當母親對此無能為力時,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還有最重要的,我們如何為自己的療癒負起責任,讓母親留下的印記不再是綑綁,而是突破的力量:
*夠好的母親能傳遞給孩子的10大必需訊息是什麼?
*從10大好母親原型理解母親對孩子發展的重要性。
*母親心不在焉或傷害孩子的可能原因,以及她為何無法付出關愛。
*童年遭受情感忽視與虐待的長期影響。
*如何找到內在小孩,並藉由反思和練習填補「母愛缺口」。
*如何理解母親,我們認識的母親是自己眼中的母親,但我們得將母親視為一個完整的人……
*當你有能力時,如何決定對你與母親來說較好的關係,相敬如賓?斷絕往來?重建愛的互動?
*如何為自己(和你的孩子)開創更幸福的未來……
創傷可能不會消失,
但你不會再為那些傷痕草木皆兵,
你不能回到童年重活一次,
但你可以擁有當初你應當擁有的東西!
- 目錄
-
好評推薦
-
具名推薦
-
國際好評
-
媽媽,你在哪兒?
-
第二版前言
-
Part 1 我們需要母親
-
1 身為母親 擁有什麼特質才算好母親?
-
生命之樹
-
媽媽是我們的原料
-
誰能成為母親?
-
夠好的母親
-
好母親傳達了什麼訊息?
-
少了「好母親訊息」會怎麼樣?
-
欠缺母愛意味著什麼?
-
2 好母親原型 認識好母親的多重樣貌
-
母親是源頭
-
母親是依附之地
-
母親是第一線救難人員
-
母親是調節器
-
母親是養育者
-
母親是鏡子
-
母親是啦啦隊
-
母親是人生導師
-
母親是保護者
-
母親是基地
-
3 依附是最初的基石 母嬰關係和聯結影響孩子的未來
-
依附的形成與安全型依附
-
依附為什麼重要?
-
如何確認你是否屬於安全型依附?
-
非安全型依附四大類型
-
與依附有關的創傷
-
滿足不了孩子的依附需求是母親的錯嗎?
-
長大後才建立安全型依附來得及嗎?
-
找到你的依附對象
-
辨識你的依附類型
-
你可能不只有一種依附類型
-
與母親的關係會影響你往後的人際關係
-
改變依附模式會很難嗎?
-
4 造就你的其他基石 好母親的其餘功能
-
母親如何給你安全感?
-
快樂的家與快樂的母親
-
情感破裂後可以再修復的能力
-
母親和家給你的歸屬感
-
母親是孩子自我意識萌芽的推手
-
提供順應本性成長的適當環境
-
支持「身為孩子」的本來特質
-
足夠的肢體接觸
-
愛是媒介,也是訊息
-
Part 2 母愛如何出錯?
-
5 媽媽,妳不愛我嗎? 是我害的嗎?
-
缺乏母愛留下的缺口
-
孩子需要母親的真實陪伴
-
當母親無法正常展現母愛……
-
母親為什麼會在情感上缺席?
-
孩子如何解讀母親在情感上缺席?
-
當失能的母親是孩子的唯一依靠……
-
為什麼有的孩子會受更多苦?
-
互相對峙的親子關係
-
6 那些欠缺母愛的日子 與失能母親生活的痛苦
-
那個戴面具的女人是誰?
-
感受不到被支持的力量
-
失去生活或人生的引導
-
媽媽的心裡沒有我
-
機械媽媽―她好像沒有人類的心
-
有人照看我嗎?有人在乎我嗎?
-
媽媽不知道我需要什麼
-
媽媽拒絕我的求助
-
明明有媽媽,卻像沒有媽媽
-
找不到人生的定錨點
-
沒有母親,就沒有自我
-
7 當孩子被情感忽視或情感虐待 童年逆境的長期影響
-
什麼是情感忽視?
-
情感虐待有何不同?
-
情感忽視與虐待如何毀掉一個孩子?
-
童年情感忽視的十五大影響
-
情感虐待帶來的更多問題
-
8 母親出了什麼問題? 從理解母親怎麼了開始
-
她不知道怎麼做對孩子比較好
-
她封閉了自己的情感
-
她從未長大成熟
-
她沒有能力去付出
-
她可能有心理疾病
-
她失去控制憤怒的能力
-
身心的障礙讓她變得苛薄
-
她精神失常
-
她有情緒反覆無常的狀況
-
她無法理解他人
-
她不敢面對痛苦的現實
-
Part 3 療癒母親留下的傷
-
9 療癒的重要步驟 埋傷、掘傷到療傷
-
被掩蓋的創傷,及其裂縫
-
發掘創傷,正視童年逆境
-
這不是你的缺陷,而是你缺乏的東西
-
面對並處理你的感受
-
寫日記安放感受
-
「允許憤怒」的療癒力
-
好好悲傷,直面悲慘的真相
-
你不必強迫自己放下過去
-
10 連結好母親能量 彌補童年缺失
-
允許自己對好母親的渴望
-
與好母親原型建立連結
-
善用好母親的「好」
-
獲得母愛支持的第二次機會
-
尋求伴侶的支援
-
「隨身攜帶」好母親
-
11 呵護你的內在小孩 撫育過去受傷的自己
-
療癒內在小孩的常見方法
-
孩子是自我的母親
-
整合你的內在小孩
-
對失能的母親放手
-
成為自己最好的母親
-
為內在小孩創造安全空間
-
與內在小孩相處
-
練習好母親訊息
-
治癒沒人愛的內在小孩
-
改變你的「內在濾鏡」
-
12 你可能需要的心理治療 母職的議題和需求
-
和好母親功能的相似之處
-
以依附為導向的治療及其注意事項
-
如何看治療中的肢體接觸?
-
治療師成為代理母親―重獲母愛治療
-
從孤獨到安全型依附
-
從充滿挫折到心滿意足
-
把治療師當成「教養媽媽」
-
給治療師的建議
-
13 填補缺愛的洞口 其他療癒方式與實用策略
-
找到特定的「洞」
-
主動出擊
-
當你覺得欠缺支持時……
-
取得支持的十個有效做法
-
重新培養自信
-
找到你的力量
-
保護你珍惜的東西
-
讓自己被看見
-
尋找安身之地
-
認識情緒
-
接受自己的需求
-
培養建立親密感的能力
-
運用正面的肢體接觸
-
跳脫被剝奪感
-
留住正面感受
-
學習自我照顧
-
安排有益身心的活動
-
受傷不是你的錯,但你要為療癒負責
-
14 改寫故事 客觀審視母親的人生
-
母親的故事
-
你的故事
-
親子雙人舞
-
評估你和母親的最佳關係
-
該不該原諒母親?
-
沒有好母親的我,能成為好母親嗎?
-
不要著急,慢慢來
-
療癒有結束的時候嗎?
-
附錄 三位母親,三個訊息:引導想像練習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