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黑格爾:「凡是合理的都是現實的,凡是現實的都是合理的。」
死後最具爭議的哲學家、史上最偉大的德國人之一,
大膽創新的立論×名言連發的著作
——影響深遠、充滿革命精神的哲學大師黑格爾!
在今天,我們都將英國、法國和德國看成源遠流長,又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大國,但其實這種文化三足鼎立的觀感在20世紀之前還沒構成,因為德國的文化影響力一直都不高。
德國唯心哲學雖然常常被認為是人類最豐富的思想資源之一,不過在黑格爾的時代中,真正流行的思想體系是英國經驗主義、政治經濟學,以及法國的政治哲學與法學。
一直到他死後,黑格爾對後世的影響才逐漸擴大。
【知識的前提就是認識自己】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黑格爾的絕對觀念論的話,那就是從本質上而言,只有唯一一個絕對者存在,無論人們把它命名為「絕對精神」、「上帝」、「絕對者」、「意志」、「永恆者」等諸多不同的名稱。在這個意義下,所有的知識,都是絕對者在不同層次上的自我認知。這樣的思想不禁讓人想起古希臘德爾斐的太陽神阿波羅給予希臘人的神諭──認識你自己!
【神是如何被建構的?】
神就猶如「乙太」一樣充塞於天地之間。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泛神論者並不會排斥任何現在或可能會存在於世界上的事物。
黑格爾亦沒有僅僅推崇真理,單方面地排斥錯誤,或把真理和錯誤視為兩個毫不相干的東西,而是竭盡全力把握住它們對立統一的結構。
對黑格爾來說,與其問「神是否存在」,不如探究「神是如何被建構的」。
【黑格爾如何看待瘋狂?】
黑格爾相信,處在瘋狂狀態中的主體仍然能保有理性意識,而且這個信念本身就是治療的關鍵:治療師必須要相信病人有保持理性的能力,並且耐心地為病人建立同樣的信心——病人要信賴治療師這個具有理智的主體,也要信賴自己能夠恢復理智。
與說教或反駁病人的妄想相反,治療師應該順應病人的妄念演戲給他看,最終消解他的錯誤想法,就能康復。
本書特色:
本書介紹黑格爾的生平及其重要理論,深度解析黑格爾的哲學思想,幫助讀者理解19世紀的德國唯心哲學體系,並且更進一步地熱愛思考、熱愛哲學。
- 目錄
-
序言
-
黑格爾生平
-
第一章 黑格爾的存在論
-
黑格爾「邏輯學」
-
絕對精神
-
一、「絕對精神」的「絕對」首先體現在他的普遍性上
-
二、「絕對精神」就是絕對的真理
-
三、「絕對精神」也不完全是絕對的抽象
-
四、作為研究對象的「絕對精神」,是純粹的概念
-
五、「絕對精神」是第一性的
-
黑氏「存在論」
-
一、範疇的直接性
-
二、理念的潛在性
-
質
-
一、純粹存在
-
二、有限的存在
-
三、自為的存在
-
量
-
一、純量
-
二、定量
-
三、程度
-
度
-
一、特殊的度
-
二、實在的度
-
三、本質之變
-
第二章 黑格爾的本質論
-
本質
-
一、同一
-
二、差別
-
三、「根據」
-
(1)「絕對的根據」
-
(2)「確定的根據」
-
(3)「條件」
-
現象
-
一、現象界
-
二、「內容與形式」
-
(1)外在的形式
-
(2)內在的形式
-
三、本質的關係
-
(1)「全體與部分」的關係
-
(2)「力與力」的表現關係
-
(3)「內與外」的關係
-
現實
-
一、可能和現實
-
二、偶然和必然
-
(1)相對的必然性
-
(2)絕對的必然性
-
三、「實體和偶然性的關係」
-
(1)在實體和偶然兩者之中
-
(2)相對於偶然性的有限性
-
(3)相對於單純的偶然性
-
四、「因果關係」
-
五、相互作用
-
六、「自由和必然」
-
第三章 黑格爾的概念論
-
「主觀性」
-
一、概念
-
(1)抽象概念
-
(2)具體概念
-
二、判斷
-
(1)質的判斷
-
(2)反思的判斷
-
(3)必然的判斷
-
(4)概念的判斷
-
三、推論
-
一、「定在的推論」
-
二、「反思的推論」
-
三、「必然的推論」
-
「客觀性」
-
一、機械性
-
(1)形式的機械性
-
(2)偏向的有差別的機械性
-
(3)絕對的機械性
-
二、化學性
-
三、目的性
-
一、主觀的目的
-
二、工具或者手段
-
三、實現了的目的
-
「理念」
-
生命
-
認識
-
一、理念的理論活動
-
二、理念的實踐活動
-
絕對理念
-
一、開始
-
二、進展
-
三、目的
-
第四章 黑格爾的自然哲學
-
自然和自然哲學
-
一、自然是從邏輯理念外在化(或者異化)出來的,是邏輯理念自我否定的結果
-
二、自然是邏輯理念(或者絕對精神)的外在化或者異化
-
三、自然之所以被認為是外在的,並不是針對它僅僅是邏輯理念的外在而言
-
力學
-
一、空間與時間
-
二、運動和物質
-
三、太陽系
-
物理學
-
一、普遍的個體性
-
二、特殊的個體性
-
(1)「比重」
-
(2)「內聚性」
-
(3)「聲音」
-
(4)「熱」
-
三、總體的個體性
-
有機學
-
一、地球
-
二、植物
-
三、動物、人、自我意識、靈魂和本能
-
第五章 黑格爾的精神哲學
-
精神哲學
-
一、主觀精神
-
二、客觀精神
-
(1)抽象法
-
(2)道德
-
(3)倫理
-
三、絕對精神
-
靈魂
-
一、「自然靈魂」
-
(1)自然的質
-
(2)自然的變換
-
(3)感受
-
二、「感覺靈魂」
-
(1)直接性中的感覺靈魂
-
(2)自我感覺
-
(3)習慣
-
三、「現實的靈魂」
-
意識
-
一、意識本身
-
(1)感性意識
-
(2)知覺
-
(3)知性
-
二、自我意識
-
三、理性
-
精神本身
-
一、理論精神
-
(1)直觀
-
(2)表象
-
(3)思維
-
二、實踐精神
-
三、自由精神
-
藝術
-
一、象徵藝術
-
二、古典藝術
-
三、浪漫藝術
-
宗教
-
哲學和哲學史
-
第六章 黑格爾的法哲學
-
法哲學
-
自由
-
抽象法
-
(1)作為自由的個人有占有物的權利
-
(2)契約
-
(3)「不法」或者「犯罪」
-
道德
-
一、故意與責任
-
二、「意圖和福利」
-
三、「善和良心」
-
家庭
-
市民社會
-
一、「需要的體系」
-
二、「司法」
-
國家
-
一、國家制度
-
二、國際法
-
三、世界歷史
-
附錄
-
黑格爾在柏林大學的講辭
-
黑格爾名言錄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