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名畫的構造:從焦點、路徑、平衡、色彩到構圖─偉大的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 22堂結合「敏感度」與「邏輯訓練」的視覺識讀課

0 人評分過此書

    名畫的構造:從焦點、路徑、平衡、色彩到構圖─偉大的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 22堂結合「敏感度」與「邏輯訓練」的視覺識讀課

  • 作者: 秋田麻早子 (著) ; 蔡昭儀 (譯)
  • 學科分類: 藝術類
  • 書籍分類: 美術
  • 出版社: 大牌出版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23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6267305669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偉大的作品是怎麼畫出來的?
◤ 22堂結合「敏感度」與「邏輯訓練」的視覺識讀課 ◢

為什麼藝術要這樣鑑賞?那樣思考?
從隱藏在畫中的「線條」開始,
西洋美術權威Step by Step帶你透視名畫的構造!

▋B6速寫男(速寫創作者)
▋Krenz Cushart(線上美術教育講師)
▋王建傑(水彩畫家)
▋蔡依橙(素養教育工作坊 核心講師)

藝術家、創意人、親子美學素養教育者───共感推薦 ★★★★★

繪畫表現靠的是造形,而不是言語。
我們從繪畫接收到的,
是「資訊」與「感覺」混合在一起的狀態,難以一語道盡……

這本書將顛覆這個想法,
告訴你:只要洞悉作品背後的邏輯思考,
你也可以解讀──那些藏在圖像中的布局、意念與秩序!
而且不只是繪畫,你還可以將這套方法論,
運用在數位時代中,各式各樣的圖像創作與識讀上。

◤原來如此!我也可以看得懂
本書的第一個目標,是提出盡可能客觀解讀繪畫的方法。希望能藉此讓大家不僅是讀取訊息或是憑直覺,而是有邏輯地理解「名畫優於其他作品的理由」──這其實是將「視覺資訊」轉變成「語言資訊」的翻譯作業。

Class 1 這幅畫的主角在哪裡?──牽動眼動的焦點
Class 2 為何名畫總能吸引人的目光?──尋找圖像中的路徑
Class 3 「這幅畫感覺很協調」是什麼意思?──平衡的要素
Class 4 為什麼是這個顏色?──顏料與顏色的祕密
Class 5 名畫背後的構造──完美的構圖與比例
Class 6 所以說,名畫就是名畫啊──無可動搖的統一感

本書將打造一個平台,讓大家分享自己從繪畫中獲得的感受。過去大家對自己覺得很美的事物,往往羞於言傳,不敢與人分享討論。當你說不出來、得不到理解的時候,不妨試著把從本書學會的方法,當作是「傳達自己感受」的框架。

◤圖像識讀──新世代必備的破框思維
「喜歡哪一幅畫、怎麼看、怎麼感受,都是隨個人喜好」,這一點並沒有改變。但是,如果能清楚知道自己被這幅畫的什麼特徵所吸引、從哪裡感受到什麼,那就是把握自己價值觀──這也是美學意識的開端。你可以自我分析,也可以進一步了解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