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隨著對教育議題探究的時間越長、越深入,我們赫然發現因教育而受苦、受害、受傷的人們,並不限於那些被擠壓出去的人。「體制教育」這把丈量人的尺,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尺,座落在這把尺規的不同位置的人們,除了部分的幸運兒之外,各自承受著不同的痛苦。那麼多深入骨髓的痛苦,呼喚我們把這些年來與這些痛苦搏鬥所獲得的理解寫出來。衷心期盼這些故事、這些理解的現身,可以讓我們不那麼孤單,可以讓我們認識彼此。期盼在我們照見彼此的同時,得以看見那些結構我們痛苦的更大的社會性力量。
每一個人都是獨立個體,教育是個體培養健全人格的重要過程,本書《當教育會傷人》的出版目的並不是否定教育的價值,而是要帶領讀者覺察:教育制度疊加在你我身上的隱形枷鎖,以及如何面對處理枷鎖造成的困頓?
思想和行動一旦僵化,在遭逢困難、挫折時就缺乏彈性調整的能力。一個人在遇困遭挫時沒有彈性調整的能力,就只能愈來愈退縮。這是「當教育會傷人」造成的退縮狀態。當教育會傷人,我們要讓一個人漸進式的「恢復」——鬆動是第一步。鬆動能帶來挪動,挪動能產生轉身迴旋的空間;如此,人的身心都會慢慢有了能動性。在能動中重新與人連結,緩步體驗雙腳踩在土地上的真實感受,慢慢去發展自己、認同自己。
綜觀世界各國的教育觀,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法,維護教育的多元機會,才能達到適性揚才,成就每一個孩子。每個人都去發展自己、長成自己的樣子,社會就會成為一整片多元、多種的樹林。
- 目錄
-
封面
-
作者簡介
-
作者序/斑斑血跡的路上,有人奮鬥不懈
-
作者序/當教育傷了人,然後……
-
作者序/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的教育方法
-
楔子
-
第一章 教育會傷人
-
當代「菁英」的功績神話與災難
-
體制教育的功能:篩選、分配,及區隔
-
受苦的家庭
-
第二章 春風如何繼續吹?──學校教育還有什麼可能?
-
愛心與耐心?
-
春風如何繼續吹
-
找到一條回家的路
-
第三章 那些「中離」的孩子──擠壓、掉落、扭曲、變形
-
找一條前行的路
-
中離四人行:我們的「合作性冒險」
-
自學團,是另闢蹊徑?還是成為容器?
-
第四章 踩出另一條教育路徑──療癒、恢復、發展主體性
-
路,向前開展
-
與青少年和家庭同行的歲月
-
不只是療傷,是「恢復的工作」
-
青少年的心語
-
第五章 教育能帶來改變
-
教育能帶來改變
-
服務─學習的真相
-
實驗教育的實踐使命
-
感謝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