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以5G、AI、IoT與機器人,
拚升級、助轉型、顧人才、救公司!
今天看昨天的報表?那就太慢了。
藉由科技將生產線的即時資訊可視化、網路化,
掌握現況,進而預測問題、事先解決問題,
邁向智慧製造,落實數位轉型。
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是指工廠內以感測器和網路將機器設備互相連結,形成物聯網(IoT),並且導入人工智慧(AI),將即時資訊可視化。
對於製造業而言,導入智慧工廠可以提高機器和人員的生產力,創造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進而提高公司績效。
具備智慧工廠的知識,就能因應製造業的二大變化:
►工廠自動化加速人機協作,傳統製造業面臨數位轉型的挑戰。
►技術普及帶來工廠面貌的變化,像是5G、IoT、AI和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科技形成「無人工廠」,衝擊傳統製造業。
製造業導入智慧工廠的好處包括:
●人力精簡化、省力化:只需要管理機器和資訊系統的人力,省時省力。
●製程「可視化」:預測機器設備故障、降低不良率、加速生產提高產量等,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從「留下資訊」變成「留下方法」:即時資訊和數據有助於預測問題、提前解決,而不是到了明天或一個星期之後,看到報表才頭痛。
本書以圖解方式詳細解說智慧工廠、工廠管理,包括生產形態、生產管理、品質管理、庫存管理等基礎知識,以及建置資訊系統、運用工廠IoT、製造業生存法則等案例。
無論你是製造業的新進員工、大齡員工還是主管,本書詳細介紹工廠管理的基礎知識到智慧製造的最新資訊,是製造業從業人員都受用的一本書。
拚升級、助轉型、顧人才、救公司!
今天看昨天的報表?那就太慢了。
藉由科技將生產線的即時資訊可視化、網路化,
掌握現況,進而預測問題、事先解決問題,
邁向智慧製造,落實數位轉型。
智慧工廠(smart factory)是指工廠內以感測器和網路將機器設備互相連結,形成物聯網(IoT),並且導入人工智慧(AI),將即時資訊可視化。
對於製造業而言,導入智慧工廠可以提高機器和人員的生產力,創造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價值,進而提高公司績效。
具備智慧工廠的知識,就能因應製造業的二大變化:
►工廠自動化加速人機協作,傳統製造業面臨數位轉型的挑戰。
►技術普及帶來工廠面貌的變化,像是5G、IoT、AI和RPA(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等科技形成「無人工廠」,衝擊傳統製造業。
製造業導入智慧工廠的好處包括:
●人力精簡化、省力化:只需要管理機器和資訊系統的人力,省時省力。
●製程「可視化」:預測機器設備故障、降低不良率、加速生產提高產量等,進而降低生產成本。
●從「留下資訊」變成「留下方法」:即時資訊和數據有助於預測問題、提前解決,而不是到了明天或一個星期之後,看到報表才頭痛。
本書以圖解方式詳細解說智慧工廠、工廠管理,包括生產形態、生產管理、品質管理、庫存管理等基礎知識,以及建置資訊系統、運用工廠IoT、製造業生存法則等案例。
無論你是製造業的新進員工、大齡員工還是主管,本書詳細介紹工廠管理的基礎知識到智慧製造的最新資訊,是製造業從業人員都受用的一本書。
- 目錄
-
前言
-
第1章 工廠經營與生產製造的運作
-
1-1 工廠的基礎就是QCD管理
-
1-2 實現QCD改善的PDCA和管理項目
-
1-3 品質管理的運作與目的為何?
-
1-4 控制成本增加獲利的結構調整
-
1-5 生產管理是透過廣泛的統籌控制達成順暢的生產
-
1-6 生產型態的分類與特徵
-
1-7 依據生產加工方式可分為組裝式生產與流程式生產
-
1-8 依據人員配置可分為生產線式生產和單元式生產
-
1-9 依據機台的配置方式可分為流線式生產和零工式生產
-
1-10 依據物料採購的方式可分為推式生產與拉式生產
-
1-11 依據庫存的評估方法可分為存貨式生產與接單式生產
-
【專欄一】IT應用技術再進化!
-
第2章 產品資訊及資訊系統是工廠業務的基石
-
2-1 資訊系統是工廠業務的基礎
-
2-2 PLM(產品生命週期管理)就是所有業務獲利的管理
-
2-3 透過PDM(設計變更管理系統)對產品開發的所有資訊進行一元化管理
-
2-4 工廠的所有物品與人員都應該有代碼(數字或記號)
-
2-5 品項代碼可分為有意義的品號和無意義的品號
-
2-6 工廠內部用於生產的各種代碼
-
2-7 產品資訊管理系統的基礎就是物料主檔
-
2-8 支援開發設計的CAD、CAM、CAE、RP和CAT
-
2-9 BOM(物料清單) 是產品資訊管理系統的基礎情報
-
2-10 與技術鏈息息相關的BOM(物料清單)
-
2-11 前置參與可以實現快速的產品開發
-
【專欄二】Japan Exception 日本是全世界唯一的例外!!
-
第3章 最新供應鏈的完整說明
-
3-1 所謂供應鏈,就是從物料的調度到出貨
-
3-2 供應鏈發展的各個階段
-
3-3 連接工廠各種功能的供應鏈
-
3-4 從需求預測到生產規畫的生產銷售庫存計畫系統
-
3-5 從生產計畫到主生產排程的生產銷售庫存計畫系統
-
3-6 MRP(物料需求計畫)的結構與功能
-
3-7 以物料需求計畫(MRP)計算為基礎的採購指示派令和生產指示派令評估
-
3-8 MRP方式與製造編號管理的生產型態分類
-
3-9 採購管理系統的供應商訂單與交貨管理
-
3-10 非正式與正式的採購方式、看板系統、VMI存貨管理等的採購管理系統
-
3-11 負責採購交易的供應商關係管理(SRM)系統
-
3-12 庫存資訊是生產管理最核心的資訊
-
3-13 提高庫存準確度就是提高生產管理系統的精準度
-
3-14 ABC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庫存
-
3-15 生產計畫排程影響生產製造的順暢與否
-
3-16 MES(製造執行系統)的製程進度管理
-
3-17 看板方式的製造管理系統
-
3-18 搬運物流的「可視化」才能消除不必要的作業流程
-
3-19 倉儲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
-
【專欄三】工廠物流是IoT的先鋒!
-
第4章 支援生產製造的重要功能及全球最新大小事
-
4-1 安全管理是工廠最重要的功能
-
4-2 以客戶需求為基礎的品質改善活動
-
4-3 品質檢查的結構與品質的生產履歷
-
4-4 成本精算的新功能與IoT的準確度提升
-
4-5 成本管理系統的成本資訊應用
-
4-6 ERP是支援所有工廠營運的基本資訊系統
-
4-7 3R環保理念下的環境問題相關資訊管理
-
4-8 影響環境和人類的RoHS、WEEE、REACH和HACCP規範
-
4-9 建立BCP(企業持續營運計畫)將可能產生的危險降到最小
-
【專欄四】從「罪庫」到「財庫」
-
第5章 工廠IoT的運用
-
5-1 工廠運用系統的發展史與智慧工廠
-
5-2 何謂工廠IoT的應用
-
5-3 製造業系統標準化的動向①工業4.0
-
5-4 製造業系統標準化的動向②美國的IIC和日本的IVI
-
5-5 工廠內的稼動狀況可由IoT 的可視化一目了然
-
5-6 可視化資訊的應用可以立即反映工廠現狀
-
5-7 可視化資訊的應用可以推算未來的生產活動
-
5-8 案例研究:日立大甕事業所為什麼採用IoT?
-
5-9 設計效率化與生產製造整體的最適化
-
5-10 製程的調整和生產計畫的自動化可以縮短交貨時間
-
5-11 製程機械的相關訊息藉由KOMTRAX就可以遠距確認
-
【專欄五】養蜂人家的AI應用實例
-
第6章 AI、大數據和RPA的工廠應用
-
6-1 AI與傳統系統有何不同?
-
6-2 過去多次的AI浪潮起落成就了這次的AI革命
-
6-3 AI導入時的提案與工廠的應注意重點
-
6-4 大數據的有效應用與數據量增加後的課題
-
6-5 AI實現目視檢測的自動化
-
6-6 AI實現機械參數的自動設定
-
6-7 AI的應用實現了機器人動作的自主學習
-
6-8 AI針對不良原因解析的應用
-
6-9 AI的應用與設備的保養維護
-
6-10 RPA取代並提高辦公室業務的效率與自動化
-
6-11 RPA的特徵與有效的運用
-
6-12 RPA的應用事例①STAGE 1至STAGE 2
-
6-13 RPA的應用事例②STAGE 3
-
【專欄六】「智慧工廠」 的未來樣貌?
-
第7章 製造業生存法則的全球策略
-
7-1 日本製造業的課題是產品代碼編號系統
-
7-2 學習美國企業的先進案例採用全球物品代碼編號系統
-
7-3 集中式的MRP系統可以迅速反應市場需求
-
7-4 學習先進的美國製造業案例中的全球MRP系統
-
7-5 跨國企業的技術新知需要設計部門和工廠之間的密切合作
-
7-6 跨國企業的工廠運作與生產設備進度的監控
-
7-7 跨國企業庫存的可視化與各地庫存調度評估的改善
-
7-8 跨國企業的會計連結、財務和成本的一元化管理
-
本書各章作者簡介
-
主要參考文獻
-
譯名對照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