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靜默並非喧鬧的相反,而是能量的本質。」
¶達賴喇嘛眼中「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時代雜誌》譽為「二十世紀五大聖人」¶
¶文學大師赫胥黎頌讚「猶如聆聽佛陀開示」¶
¶著作翻譯超過50種語言,暢銷全球數百萬冊¶
這個世界愈喧嘩,我們更需要安頓自己的身心靈
跟偉大思想家一起找回日常生活中恆久的平靜
那天早晨,這條神聖的古河一如往常在金色陽光下流淌著。
走在克里希那穆提身邊的感覺是如此奇特,
我們之間彷彿沒有距離,
安靜與美好在我一無所悉之際悄悄與世界共存。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迷失、不快樂、孤獨、痛苦的個體。
我說:「我不想跟別人比較,我想要『做回我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說:「事實上,『做你自己』正是比較的結果。沒有 『做你自己』這回事,因為你就是時間、比較、絕望與悲傷、歡愉與恐懼等過程的結果,所以要緊的並不是做你自己,而是保持觀察、但不懷抱比較心態地活著。」
◎「你的『房子』著火了?」如何重建已經麻木我們身心的無力感?
◎為什麼到了某個年歲,對於某樣事物的激昂情感卻變得蕩然無存?
◎比起我們需要什麼,應該更清楚了解到我們究竟浪費了什麼?
◎我們應該如何剝除世人貼在我們身上的標籤?
◎為何冥想能引導我們覺察生活中被扭曲的事實?
◎我們應該如何保持一個年輕且不易受傷的「心智」?
◎我們該如何阻止自己走向「衰敗」?
本書收錄了多達60篇克里希那穆提與來自世界各地求道者的邂逅,這些來會見克氏的人們向他傾訴自身煩惱,同時聆聽他的智慧之言。在一篇篇引人入勝的雋永對話中,克氏展現其敏銳的洞察與深刻的智慧,啟發讀者覺知自我、窺見生命之本質,以應對人生一切的衝突與困頓。
克里希那穆提在書中分別針對生活、學習和冥想領域,賦予讀者盛載著聖哲思想精髓且清晰明瞭的答案:
¶ 克里希那穆提談「生活」的安靜
「看是沒有任何選擇的。當你選擇自己想聽或想看的事物時,就是以某種動機、欲望、享樂而行事的一切災禍之源的開始。」
「責怪這世界與他人的舉動,不但會消耗你的能量,而且會摧毀你、使你崩壞。停止責怪他人,你將重新擁有能量;這股能量不是我的、也不屬於這個世界,而是理解的智慧。」
¶ 克里希那穆提談「學習」的安靜
「知識是一回事,學習又是另一回事;前者導致束縛,後者通往自由。受知識經驗束縛在過去的人,無法自由體驗新的事物。」
「對所有的動物來說,安全感是首要需求,人也是如此。但如果你們將自己區分為印度教徒、回教徒或是其他群體,這一點就不可能做得到。這意味著,別給你們自己貼上標籤,我們是人類、不是標籤。」
¶ 克里希那穆提談「冥想」的安靜
「冥想的心智是靜默的,而且是開悟的運動;而虔信的人,知道如何以那樣的靜默活在這個世上。生活本身成了最神聖的事,生活與靜默的心境密不可分。」
「看法總是存有偏見,而且受到個人的文化、教育、知識所影響。心智到底為什麼要承受看法──你對於這個人或那個人、或是書等看法如何──的重擔?為什麼心智不能清空?只有當它清空時,它才能清楚看見。」
克里希那穆提:「愛就在那裡——與寂靜同在。」
你是否曾經覺得這個世界就要將你消耗殆盡?其實生命中所有的渴望躁動、疲於奔命,都源自於你靜不下來的身心,以及面對人生的空虛與恐懼。
讓克里希那穆提陪伴你在千年的古老國度安靜前行。透過一段段與聖人充滿哲思的對話,仔細傾聽內心與外界的聲音,逐一釋放陳年創傷,並從無盡的制約與衝突中獲得解脫。當你真正靜默下來,無論你走到哪裡,愛都將與你同行。
【國際星級推薦】
「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達賴喇嘛
「二十世紀的五位聖人之一。」────《時代雜誌》
「我認為克里希那穆提對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是,一個人必須獨立思考,不為任何外在的宗教或靈性權威所動搖。」────愛爾蘭傳奇搖滾巨星范・莫里森(Van Morrison)
「聆聽克里希那穆提的談話,猶如聆聽佛陀的開示……如此強大有力並具備了內在真實本質的影響力。」────英國文學大師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
- 目錄
-
封面
-
書名頁
-
與克里希那穆提一起探索
-
推薦序 轉變發生了
-
第一部 對生活的探索
-
第一章 我們看不見,我們聽不到
-
第二章 如何終結中心?
-
第三章 生命之流
-
第四章 對自我的無知是衝突的根源
-
第五章 我們為何要區分內在與外在?
-
第六章 任何形式的衝突都會摧毀能量
-
第七章 我該如何教養我的孩子?
-
第八章 如何阻止世界的衰退?
-
第九章 你讓心智成了言語的奴隸
-
第十章 歡愉旋即成了痛苦
-
第十一章 比較滋生不滿
-
第十二章 是什麼產生了覺察?
-
第十三章 我孩子的腦細胞能被改變嗎?
-
第十四章 當心智困惑時,選擇才會存在
-
第十五章 任何形式的控制都是扭曲
-
第十六章 孤獨意味著自由
-
第十七章 心智能否卸下自身的重擔?
-
第十八章 我們走錯路,迷失了
-
第十九章 智識極其有限
-
第二十章 絕對確定的作法深具毀滅性
-
第二十一章 生命不能為信念所支配
-
第二十二章 創造有別於表達?
-
第二十三章 我們多麼浪費生命!
-
第二十四章 所有尋覓皆出於空虛與恐懼
-
第二十五章 我能阻止自己衰敗嗎?
-
第二十六章 你希望在什麼層次上獲得秩序?
-
第二十七章 智慧無法經由修習而來
-
第二十八章 大腦需要十足的安全感
-
第二十九章 高度警覺
-
第二部 對學習的探索
-
第三十章 教育是為了創造秩序的非凡之美
-
第三十一章 透過對話來教導,而非只傳授知識
-
第三十二章 學習合作是教育的一部分
-
第三十三章 思想滋生分歧
-
第三十四章 智識永遠無法自由
-
第三十五章 知識不利於學習
-
第三十六章 知識是停滯的
-
第三十七章 知識成為關係的障礙
-
第三十八章 源於已知的自由是最高的智慧
-
第三十九章 性成了執迷的上帝
-
第四十章 美德意指為何?
-
第四十一章 唯有未受扭曲的心智才能看見真相
-
第三部 對冥想的探索
-
第四十二章 神聖到底是什麼?
-
第四十三章 無選擇的覺知與專注
-
第四十四章 為什麼要冥想?
-
第四十五章 宗教的心智即冥想的心智
-
第四十六章 看法非真相
-
第四十七章 冥想即智慧
-
第四十八章 冥想是能量的本質
-
第四十九章 生命是美麗非凡的運動
-
第五十章 什麼是覺知?
-
第五十一章 另一個世界的奇異感
-
第五十二章 冥想是看見被扭曲的事實
-
第五十三章 我們看不見全貌
-
第五十四章 冥想是高感受度的運動
-
第五十五章 大腦能靜下來嗎?
-
第五十六章 愛不是一種抽象概念
-
第五十七章 冥想會清空心智的言語與符號
-
第五十八章 時間的終點即改變的終點
-
第五十九章 思想無法清空心智
-
第六十章 靜默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