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文化部長 李永得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梁永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呂鈺秀
好評推薦
跨界於古典樂、電影配樂、兒童音樂、流行音樂、
爵士樂、現代音樂、打擊樂、國樂。
學生時期從自卑內向、到文武雙全,
IQ測驗分數高到創下重測紀錄;
為熱愛的音樂買唱片、買譜,
更自學日文以汲取更多音樂養分;
大學時期積極出國與音樂人士交流、
爭取國際大師青睞、參與國際音樂賽事,
為臺灣光復後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第一人。
作曲、小提琴雙刀流,晚年更跨領域繪畫開畫展。
一件件壯舉、一樁樁事蹟都在書寫著音樂紀綠,
温隆信的一生實是音樂俠客行!
文化部長 李永得:
活躍於臺灣音樂界一甲子的作曲家温隆信老師,有著豐富精采且激勵人心的人生。這本書不僅描寫了温老師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也記錄了他與當代許多重要音樂家的互動,使我們得以一窺1960、1970 年代,臺灣音樂界的前輩們如何胼手胝足、開創新局的情景,也側寫出臺灣音樂歷史的發展脈絡。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梁永斐:
從其傳記一書中得知,他從1975年開始一直到1985年之間,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世界,讀書、遊學、遠距活動以及旅遊、工作⋯⋯。1980年代之後,投注了更多的精神在學前兒童教育上,以及為教育年輕學子奉獻心力。在他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的祕書長期間,不斷為藝文界開創新的氣象,協助政府擘畫音樂文化制度,也為大學規畫新的課程和系統。1992年將自己的事業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結合在一起,陸續將國內優秀的音樂家、藝術家推介到國際舞臺……他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是一位熱愛音樂、藝術、文學、戲劇的音樂家,擁有多元的智慧、才能及多國語言能力,能在融通之後以新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五、六十年來,他堅持尋夢踏實、行遍天下的理想,為自己、社會、國家、族群及世界努力創新,其開創大局的能力,令人讚賞有加。他的音樂作品和美術創作,在質和量上都令人驚嘆,是臺灣藝術界最值得敬佩的人物之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呂鈺秀
温老師的傳記內容,正可說是他那些由音符組成的,一首又一首的音樂所架構起來的篇章。而孫芝君的生花妙筆,正為這些作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就生命史的角度而言,温老師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的成長過程緊扣臺灣現代音樂的歷史發展,觸及的面向既深且廣,又兼具強烈的個人理想追求,層層疊疊,生生不息。
音樂家 温隆信
客籍作曲家,1944 年3月7日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藝專,曾為臺灣省交響樂團(今臺灣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作品屢獲國內外大獎。1975年以《現象Ⅱ》與《作品1974》雙雙入選荷蘭高地阿慕斯國際現代音樂作曲大賽,《現象Ⅱ》榮獲第二獎,為臺灣光復後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第一人。
温隆信的創作種類繁多,擅長捕捉音色的千姿百態,巧妙的將在地傳統與外來跨界融合在作品之中,同時致力兒童音樂教育與電子音樂教學。
曾經笑稱:「再完成一首《第十》就贏馬勒!」的温隆信已經完成十大交響曲,其中包括以故鄉為主題的《臺灣客家369樂章》、《六堆交響協奏曲》與《台北交響曲》,代表作品還有音樂劇《汐.月》等。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梁永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呂鈺秀
好評推薦
跨界於古典樂、電影配樂、兒童音樂、流行音樂、
爵士樂、現代音樂、打擊樂、國樂。
學生時期從自卑內向、到文武雙全,
IQ測驗分數高到創下重測紀錄;
為熱愛的音樂買唱片、買譜,
更自學日文以汲取更多音樂養分;
大學時期積極出國與音樂人士交流、
爭取國際大師青睞、參與國際音樂賽事,
為臺灣光復後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第一人。
作曲、小提琴雙刀流,晚年更跨領域繪畫開畫展。
一件件壯舉、一樁樁事蹟都在書寫著音樂紀綠,
温隆信的一生實是音樂俠客行!
文化部長 李永得:
活躍於臺灣音樂界一甲子的作曲家温隆信老師,有著豐富精采且激勵人心的人生。這本書不僅描寫了温老師如何一步步成就自己,也記錄了他與當代許多重要音樂家的互動,使我們得以一窺1960、1970 年代,臺灣音樂界的前輩們如何胼手胝足、開創新局的情景,也側寫出臺灣音樂歷史的發展脈絡。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梁永斐:
從其傳記一書中得知,他從1975年開始一直到1985年之間,足跡踏遍了大半個世界,讀書、遊學、遠距活動以及旅遊、工作⋯⋯。1980年代之後,投注了更多的精神在學前兒童教育上,以及為教育年輕學子奉獻心力。在他擔任亞洲作曲家聯盟中華民國總會的祕書長期間,不斷為藝文界開創新的氣象,協助政府擘畫音樂文化制度,也為大學規畫新的課程和系統。1992年將自己的事業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結合在一起,陸續將國內優秀的音樂家、藝術家推介到國際舞臺……他從年輕時代開始,就是一位熱愛音樂、藝術、文學、戲劇的音樂家,擁有多元的智慧、才能及多國語言能力,能在融通之後以新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五、六十年來,他堅持尋夢踏實、行遍天下的理想,為自己、社會、國家、族群及世界努力創新,其開創大局的能力,令人讚賞有加。他的音樂作品和美術創作,在質和量上都令人驚嘆,是臺灣藝術界最值得敬佩的人物之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呂鈺秀
温老師的傳記內容,正可說是他那些由音符組成的,一首又一首的音樂所架構起來的篇章。而孫芝君的生花妙筆,正為這些作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就生命史的角度而言,温老師的一生波瀾壯闊,他的成長過程緊扣臺灣現代音樂的歷史發展,觸及的面向既深且廣,又兼具強烈的個人理想追求,層層疊疊,生生不息。
音樂家 温隆信
客籍作曲家,1944 年3月7日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藝專,曾為臺灣省交響樂團(今臺灣交響樂團)第一小提琴,作品屢獲國內外大獎。1975年以《現象Ⅱ》與《作品1974》雙雙入選荷蘭高地阿慕斯國際現代音樂作曲大賽,《現象Ⅱ》榮獲第二獎,為臺灣光復後國際音樂大賽獲獎第一人。
温隆信的創作種類繁多,擅長捕捉音色的千姿百態,巧妙的將在地傳統與外來跨界融合在作品之中,同時致力兒童音樂教育與電子音樂教學。
曾經笑稱:「再完成一首《第十》就贏馬勒!」的温隆信已經完成十大交響曲,其中包括以故鄉為主題的《臺灣客家369樂章》、《六堆交響協奏曲》與《台北交響曲》,代表作品還有音樂劇《汐.月》等。
- 目錄
-
推薦序 臺灣音樂史上的重要精采篇章
-
推薦文 璀璨人生不留白
-
推薦文 如果以音樂書寫傳記
-
第一章 童年往事
-
01 印象.屏東
-
02 新臺北人
-
03 少年野武士
-
第二章 愛樂少年
-
01 音樂的召喚
-
02 小提琴二三事
-
03 青春舞曲
-
第三章 磨劍之路
-
01 奧温斯基與雙刀流
-
02 日文之用大矣哉
-
03 三位作曲老師
-
04 温氏自習法
-
05 小提琴修業記事
-
06 葛律密歐與歐伊斯特拉赫如是說
-
07 蕭滋老師的指揮學
-
第四章 風雲起
-
01 萬丈波濤
-
02 危機與轉機
-
03 不能說的祕密
-
第五章 逆風展翅
-
01 入野先生的祕方
-
02 海外求仙記
-
03 曲壇新秀
-
04 《現象二》風雲
-
第六章 入世的音樂家
-
01 商場如戰場
-
02 創作的苦澀與慰藉
-
03 在調性與非調之間
-
04 奉獻的歲月
-
第七章 萬里之行
-
01 亨克的好主意
-
02 新瓶新酒舊情懷
-
03 與大師的交誼
-
04 紐約,紐約
-
05 顏色的世界
-
第八章 南加四季
-
01 柝之響之歌
-
02 六首弦樂四重奏的故事
-
謝詞
-
參考文獻
-
特別收錄1 温隆信:我的音樂回想
-
行天下
-
再出發
-
退而不休
-
感謝的心
-
特別收錄2 温隆信:我見我思六十年來臺灣的音樂發展
-
從合唱團談起
-
我的交響樂團經歷
-
談臺灣國樂團的發展
-
談樂團與經營 以朱宗慶打擊樂團為例
-
流行音樂與我
-
附錄
-
【附錄一】温隆信年表與音樂紀事
-
【附錄二】温隆信音樂作品表
-
【附錄三】温隆信文字與音樂出版品
-
【附錄四】温隆信獲獎紀錄
-
【附錄五】温隆信畫展紀錄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