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胃腸鏡權威醫師教你讀懂健康警訊,
進行有效篩檢、及時治療,斷開與癌症的連結!
‧年輕不再是本錢!-罹癌年齡層下降,拒當癌症候選人
‧如何發現身體發出的警報!-消化道癌症的篩檢最佳時機
‧拉開與癌症之間的距離…-這些癌前病變必須斬草除根
‧沒症狀不代表安然無恙!-內視鏡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本書特色】
/個案解析/最貼近臨床的診治保健說明
/全彩圖解/最直接、最具體的醫學衛教常識
/權威陣容/最專業的北中南東醫師群合著
/顛覆坊間/最全面詮釋消化管早期癌症的企畫
【那些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Q1.癌症可以不是絕症,早期治療有機會痊癒?
癌症未隨淋巴管、血管擴散前,
很有機會透過局部切除將其完全清除、徹底根治的。
Q2.胃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胃腸竟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期較短,
而且通常可以保存器官與其功能。
Q3.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
以「預防醫學」為考量,建議將篩檢年齡降低,
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生活習慣不佳、肥胖的人。
Q4.為什麼腸胃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消化道病灶幾乎都是從黏膜開始發展,
禁食最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殘渣或糞便擋住內視鏡視野。
Q5.做胃腸鏡檢查前,可以吃慢性病的藥嗎?
由於檢查當下可能會碰到需要切片或切除的狀況,
停用抗凝血藥物可避免醫療處置後不易止血的風險。
Q6.無痛胃鏡腸鏡的過程,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無痛胃腸鏡通常是以靜脈麻醉的方式,
使受檢者在睡眠狀態下做檢查,自然不會體會到過程中的不適。
【警覺與發現/我們與癌的距離不遠】
‧每年有近3成人口死於癌症,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晚期存活率差很大
‧不是沒有症狀就安然無恙,找出那些不該被忽略的警報
【診斷與治療/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比起有什麼症狀,醫師有時更關心你有什麼危險因子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你的胃腸鏡報告
‧遠離消化道癌症的超前部署,除掉任何可疑的癌前病變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因應不同病灶的不同手術
【預防與保健/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避免癌從口入的NG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大惡習
‧高危險群更要知道該篩檢時機,有效預防隱藏版的癌症風險
【專業推薦】
邱仲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潘憲 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
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
羅鴻源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
(依姓氏筆畫數排序)
進行有效篩檢、及時治療,斷開與癌症的連結!
‧年輕不再是本錢!-罹癌年齡層下降,拒當癌症候選人
‧如何發現身體發出的警報!-消化道癌症的篩檢最佳時機
‧拉開與癌症之間的距離…-這些癌前病變必須斬草除根
‧沒症狀不代表安然無恙!-內視鏡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本書特色】
/個案解析/最貼近臨床的診治保健說明
/全彩圖解/最直接、最具體的醫學衛教常識
/權威陣容/最專業的北中南東醫師群合著
/顛覆坊間/最全面詮釋消化管早期癌症的企畫
【那些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你不能不知道的事!】
Q1.癌症可以不是絕症,早期治療有機會痊癒?
癌症未隨淋巴管、血管擴散前,
很有機會透過局部切除將其完全清除、徹底根治的。
Q2.胃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胃腸竟手術屬於微創手術,術後恢復期較短,
而且通常可以保存器官與其功能。
Q3.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
以「預防醫學」為考量,建議將篩檢年齡降低,
特別是有癌症家族史、生活習慣不佳、肥胖的人。
Q4.為什麼腸胃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消化道病灶幾乎都是從黏膜開始發展,
禁食最主要目的是避免食物殘渣或糞便擋住內視鏡視野。
Q5.做胃腸鏡檢查前,可以吃慢性病的藥嗎?
由於檢查當下可能會碰到需要切片或切除的狀況,
停用抗凝血藥物可避免醫療處置後不易止血的風險。
Q6.無痛胃鏡腸鏡的過程,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無痛胃腸鏡通常是以靜脈麻醉的方式,
使受檢者在睡眠狀態下做檢查,自然不會體會到過程中的不適。
【警覺與發現/我們與癌的距離不遠】
‧每年有近3成人口死於癌症,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晚期存活率差很大
‧不是沒有症狀就安然無恙,找出那些不該被忽略的警報
【診斷與治療/揪出胃腸裡的壞東西】
‧比起有什麼症狀,醫師有時更關心你有什麼危險因子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你的胃腸鏡報告
‧遠離消化道癌症的超前部署,除掉任何可疑的癌前病變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因應不同病灶的不同手術
【預防與保健/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避免癌從口入的NG飲食
‧世界衛生組織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大惡習
‧高危險群更要知道該篩檢時機,有效預防隱藏版的癌症風險
【專業推薦】
邱仲峰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
潘憲 內視鏡醫學會前理事長
鄭乃源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院長
羅鴻源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
(依姓氏筆畫數排序)
- 目錄
-
總策畫序/早期治療的前提往往在於能早期發現──簡錫淵
-
特別顧問序/幫助讀者超前部署預防最壞的情況發生──連吉時
-
PART A寫在前面/關於消化道早期癌,不能不知道的事!
-
Q.1什麼是消化器官?人體消化道很重要嗎?
-
Q.2為什麼只寫食道、胃、腸的癌症,其他消化器官不會得癌症嗎?
-
Q.3不是都說癌症就是絕症,早期治療真的可以痊癒嗎?
-
Q.4胃鏡、腸鏡不僅能「看」,還可以進行手術?
-
Q.5誰需要做胃腸鏡檢查?什麼時候需要做呢?
-
Q.6胃腸鏡手術與腹腔鏡手術的差別?
-
Q.7為什麼胃腸鏡檢查前受檢者都要餓肚子?
-
Q.8內視鏡檢查前要禁食,那慢性病的藥可以吃嗎?
-
Q.9無痛的胃鏡、腸鏡,真的不會有感覺嗎?
-
PART B發現早期癌
-
1/我們與癌的距離其實不遠
-
1-1 數十年來蟬聯十大死因冠軍〖原來癌症離我們這麼近!〗
-
每年有近3 成的人是死於癌症
-
消化道癌存活率,早期晚期差很大
-
我的癌症是第幾期?
-
我還可以活多久?
-
1-2「 癌」在迫降,人生是暫停還是停止?〖早期消化道癌症可以根除〗
-
消化道器官的重要功能
-
癌症分期是為了進行最適合的治療
-
重點1 確認原發部位
-
重點2 確認侵犯深度
-
1-3 抓出致癌的危險因子〖我是消化道癌症候選人嗎?〗
-
【食道癌】與「吃」關係最密切的癌症
-
亞非或東歐男性vs.英美澳或北歐男性
-
菸、酒和檳榔vs.肥胖和胃食道逆流
-
熱飲和含亞硝酸鹽的醃漬食物
-
【胃癌】症狀常與一般胃病混淆的癌症
-
菸癮:將近70 種致癌物質
-
不當飲食:紅肉、亞硝胺和黃麴毒素
-
幽門桿菌:世衛明定的第一級致癌物
-
【大腸癌】發生率蟬聯榜首多年的癌症
-
糞便潛血篩檢,及早根除致癌瘜肉
-
從飲食生活開始,遠離致癌物質
-
遺傳不能改變,但可以提早做準備
-
2/消化道癌篩檢利器:內視鏡的運用
-
2-1 哪些人需要做消化道癌症篩檢?〖那些不該被忽略的健康警報〗
-
這些現象可能是健康拉警報
-
上消化道症狀(食道、胃、十二指腸)
-
下消化道症狀(大腸、直腸)
-
不是沒有直接症狀就安然無恙
-
食道癌:喝酒易臉紅罹病率增14倍
-
胃癌:9成是幽門桿菌感染導致
-
大腸癌:9成由大腸瘜肉癌變而產生
-
2-2 照胃鏡、照腸鏡不是全是醫生的事!〖醫病合作才有高品質篩檢〗
-
什麼是消化道內視鏡?
-
上消化道內視鏡(胃鏡)
-
下消化道內視鏡(大腸鏡)
-
麻醉內視鏡(無痛內視鏡、舒眠內視鏡)
-
看得更清楚的術前準備
-
胃鏡禁食
-
腸鏡清腸
-
2-3 胃腸裡的壞東西要怎麼看?〖醫生的透視眼──消化道內視鏡〗
-
胃鏡要觀察哪些地方?
-
食道
-
胃
-
十二指腸
-
大腸鏡要觀察哪些地方?
-
從最深處向外檢查
-
照大腸鏡需要多久時間?
-
發現可疑病灶時的處理方式
-
不同距離攝影,全貌細節都看到
-
放大內視鏡,病灶再小也抓得到
-
食道與胃做切片,腸道瘜肉直接切
-
病理診斷與後續追蹤
-
檢查結束必須知道的事
-
麻藥未退的症狀與注意事項
-
可能的併發症、副作用或風險
-
2-4 萬一無法進行內視鏡檢查的話〖其他偵測早期癌的輔助工具〗
-
【腫瘤標記】更適合用在癌症療效的評估
-
【糞便潛血】陽性就要進一步做內視鏡
-
【膠囊內視鏡】可以觀察到小腸的新技術
-
【影像學檢查】無法接受大腸鏡檢查的選擇
-
PART C診斷與治療
-
【診斷早期食道癌】1/危險因子比症狀更重要
-
1-1 國內食道癌9成以上屬於這一種!〖食道鱗狀上皮細胞癌〗
-
【魯格爾氏液】異常黏膜的照妖鏡
-
染色原理
-
罹癌風險評估
-
副作用及使用範圍
-
【窄頻影像】淺層黏膜的透視鏡
-
【放大內視鏡】徹底觀察表面血管變化
-
1-2 食道癌患者常見的第2種原發癌〖咽喉鱗狀上皮細胞癌〗
-
與食道癌息息相關的咽喉癌
-
診斷
-
篩檢
-
目前的臨床診斷困境
-
1-3 長期胃食道逆流更要注意!〖食道腺癌〗
-
胃食道逆流竟然會產生癌前病變?
-
有巴瑞特氏食道離癌症就不遠了?
-
胃食道逆流患者都要做切片檢查?
-
巴瑞特氏食道的篩檢與確診
-
窄頻影像及放大內視鏡
-
醋酸染色原理
-
【治療早期食道癌】2/保留食道的3種內視鏡手術
-
2-1 腫瘤深度只侵犯到黏膜層的話〖根除病灶還能保留食道功能〗
-
內視鏡手術vs. 外科手術
-
誰需要進行內視鏡手術?
-
適應症1:病灶的型態
-
適應症2:病灶的大小
-
適應症3:預期病灶的侵犯深度
-
其他術前評估
-
2-2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食道早癌的3種內視鏡術式〗
-
黏膜切除術(病灶在黏膜層且2公分內)
-
改良的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
如何進行內視鏡黏膜切除術?
-
黏膜下剝離術(病灶超過2公分或預期深度達黏膜下層)
-
如何進行黏膜下剝離術?
-
黏膜下剝離術的手術時間?
-
術後調養與併發症預防
-
射頻腫瘤消融術(鱗狀細胞高度分化不良、巴瑞特氏食道)
-
巴瑞特氏食道都需要治療嗎?
-
如何進行射頻腫瘤消融術?
-
其他術前術後的常見疑問
-
內視鏡手術會不會切不乾淨?
-
檢體會如何做病理分期的判定?
-
做完手術後需要持續追蹤嗎?
-
【診斷早期胃癌】3/隱藏病灶觀察3步驟
-
3-1 我是「胃癌」的候選人嗎?〖不可不慎的9種胃癌危險因子〗
-
潛伏在胃裡的可怕敵人:幽門桿菌
-
胃酸都殺不死的致病細菌
-
胃幽門螺旋桿菌的主要傳染途徑
-
我有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嗎?
-
我沒有不舒服,也要殺菌嗎?
-
4種相關疾病或胃切除病史
-
曾經接受胃切除手術
-
慢性萎縮性胃炎
-
缺乏維生素B12的惡性貧血
-
大於2公分的胃腺性瘜肉
-
4種飲食不良習慣或相關身分
-
遺傳:一等親內有胃癌家族史
-
老化:50歲後的罹胃癌率暴增
-
食物:與吃關係最密切的癌症
-
壞嗜好:菸酒不離口,癌症靠近中
-
3-2 聽說很多人一確診就是晚期?!〖診斷胃癌的檢查項目〗
-
為什麼胃癌越早期發現越好?
-
用來診斷胃癌的方式
-
1胃鏡檢查
-
2糞便試驗
-
3-3 最重要也最準確的篩檢工具〖讀懂早期胃癌的胃鏡報告〗
-
什麼是「早期胃癌」?
-
早期胃癌的類型
-
早期胃癌的診斷
-
如何提高早期胃癌診斷率?
-
早期病灶容易與良性疾病混淆
-
強化影像讓癌細胞看得更清楚
-
【治療早期胃癌】4/標注切凝的黏膜下剝離術
-
4-1 評估手術方式的2個關鍵〖早期胃癌微創手術就能治療?〗
-
內視鏡診斷與病理化驗相輔相成
-
胃癌是這樣來的!
-
為什麼切片可能會失準?
-
進行內視鏡手術的2個考量
-
淋巴轉移風險
-
完全切除成功率
-
4-2 最小的破壞,最大的治療效果!〖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
術前的準備工作
-
住院與修復期間的評估
-
停用抗凝血劑與抗血小板藥物
-
麻醉評估
-
如何進行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
手術過程必經的4個步驟
-
2個可能發生的術中併發症
-
術後的照護與調養
-
常見的術後併發症
-
病理結果與後續追蹤
-
【診斷早期大腸癌】5/揪出惡瘜的2道關卡
-
5-1 每年發生率都勇奪第一名的癌症〖我是大腸癌高風險族群嗎?〗
-
大腸癌最愛找上這4種人!
-
性別與年齡
-
家族性遺傳
-
發炎性腸道疾病
-
飲食與生活習慣
-
罹患大腸癌會有什麼症狀?
-
右側大腸癌
-
左側大腸癌
-
直腸癌
-
5-2 平均每47分鐘就有一人罹病〖揪出早期大腸癌的2種途徑〗
-
【安全方便的第1道關卡】糞便潛血篩檢
-
免疫法
-
化學法
-
【眼見為憑的第2道關卡】內視鏡檢查
-
清腸有沒有徹底,看馬桶就知道!
-
抓出50% 大腸癌的功臣:乙狀結腸鏡
-
其他關於大腸鏡,你應該知道的事!
-
5-3 超過90%大腸癌都是瘜肉演變而來〖我的瘜肉會變成癌症嗎?〗
-
從瘜肉的種類評估癌變的機會
-
什麼是腫瘤性黏膜瘜肉?
-
什麼是非腫瘤性黏膜瘜肉?
-
搭配NICE分類法,不再姑瘜養奸
-
【治療早期大腸癌】6/根除惡瘜的4種內視鏡手術
-
6-1 遠離大腸癌的超前部署〖瘜肉早切除,大腸癌無機可乘〗
-
為什麼看到瘜肉就要格殺勿論?
-
腫瘤型瘜肉癌化機率高
-
瘜肉會越切長越多嗎?
-
內視鏡切除瘜肉的發展史
-
把局部復發風險降低
-
達到完整檢體切除,後續評估更全面
-
6-2 想要揮別瘜肉,不用開腸剖腹〖切除瘜肉的4種內視鏡手術〗
-
不必開腸剖腹,內視鏡就能做手術
-
內視鏡看出瘜肉癌化程度!
-
侵犯深度vs.遠端轉移風險
-
手術方式與瘜肉SIZE息息相關
-
單次切除瘜肉的數量有限制?
-
瘜肉切除後會有傷口嗎?
-
內視鏡切除瘜肉的4種方式
-
切片夾夾除小瘜肉(biopsy)
-
套圈切除大瘜肉(polypectomy)
-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
-
瘜肉切除後的追蹤與保健
-
【診斷黏膜下腫瘤】7/透視黏膜層的內視鏡超音波
-
7-1 埋藏在深層細胞的病灶〖什麼是黏膜下腫瘤?〗
-
黏膜下腫瘤會有什麼症狀?
-
黏膜下腫瘤可能不是真的腫瘤
-
7-2 抓出使壞中的惡性病灶〖黏膜下腫瘤的診斷工具〗
-
【內視鏡超音波】謝絕生理干擾影響判讀
-
各具優勢的內視鏡超音波探頭
-
進行內視鏡超音波需要麻醉嗎?
-
排除「假腫瘤」的初步鑑定
-
病理檢查的終極確診
-
適合大腫瘤的非侵入性檢查
-
電腦斷層:手術治療前不可省略的檢查
-
核磁共振:對軟組織的解析度更高
-
【治療黏膜下腫瘤】8/有效終結15%癌化可能性
-
8-1 先進的內視鏡技術,一眼就看出端倪?〖85%低風險病灶不再白挨刀〗
-
用內視鏡就能初步推估治療方向
-
最需斬草除根的2 種黏膜下腫瘤
-
什麼是神經內分泌瘤?
-
什麼是胃腸道基質瘤?
-
8-2 我的黏膜下腫瘤該選哪種手術呢?〖低侵襲性的4種內視鏡手術〗
-
【黏膜下切除術】適合1至2公分的腫瘤
-
基本款黏膜下切除術(ESMR)
-
透明環輔助的黏膜下切除術(ESMR-C)
-
結紮環輔助的黏膜下切除術(ESMR-L)
-
【黏膜下剝離術】突破腫瘤大小的限制
-
【隧道式腫瘤切除術】維持消化道完整的切除法
-
【全層切除術】適用於深層肌肉層的腫瘤
-
方式1:搭配電燒切刀
-
方式2:搭配特殊吻合夾(OTSC)
-
PART D預防與保健
-
1/吃對東西養成癌症討厭的體質
-
1-1 世界衛生組織(WHO)明定的致癌物〖絕對要戒斷的3 大惡習〗
-
【抽菸】一天一包菸,快一點當神仙
-
菸裡的殺手級成分:尼古丁與焦油
-
以為只會得肺癌:消化道癌症可能因菸癮而來
-
別逼人與你同歸於盡:二手菸與三手菸
-
有害物比尼古丁更毒:電子菸
-
【喝酒】別讓醉後的心聲,變成最後的心聲
-
才不管喝多喝少喝什麼,只要是酒癌症都喜歡
-
酒裡的殺手級成分:乙醇
-
【嚼檳榔】短暫亢奮提神,永久健康代價
-
檳榔裡的殺手級成分:檳榔鹼
-
不加紅灰白灰,檳榔一樣會致癌
-
1-2 你是在吃東西,還是在吃地雷?〖癌從口入的NG飲食〗
-
【食道癌out!】避免熱食熱飲與醃漬物
-
熱飲灼傷黏膜,食道癌風險增8倍
-
醃製品產生亞硝酸胺,提高癌變風險
-
逆流性食道炎病史,這些最好不要吃
-
【胃癌out!】飲食衛生要留意、高鹽食物碰不得
-
高鹽食物提高細胞病變風險
-
不乾不淨,小心吃進幽門桿菌
-
【大腸癌out!】高油低纖最危險,紅肉適量就安全
-
高油脂消化過程,會產生致癌物質
-
低纖食物阻礙排空,有害物質塞滿腸道
-
紅肉不是不能吃,而是不能吃過量
-
請你跟我這樣吃,吃進你的防癌力
-
每天適量堅果,延年益壽又防癌
-
喝茶防癌,綠茶真的這麼神嗎?
-
高纖助排便,把壞東西都帶走
-
鈣質攝取要足夠,避免膽酸被吸收
-
2/進行有效篩檢抓出隱藏版壞東西
-
2-1 口腔癌病史優先、胃食道逆流小心〖食道癌的危險因子〗
-
這些族群要小心食道癌
-
罹癌A、B、C愛好者
-
食道曾受嚴重腐蝕者
-
長期胃食道逆流又不當一回事者
-
食道癌篩檢時機懶人包
-
2-2 不要以為忌口就沒有風險喔!〖胃癌的危險因子〗
-
這些族群要小心胃癌
-
胃癌家族史或曾有胃切除手術
-
環境因素
-
腺瘤型瘜肉
-
胃癌篩檢時機懶人包
-
2-3 先天因素無法選擇,後天因素可以努力〖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
這些族群要小心大腸直腸癌
-
先天性的危險因素
-
後天型的影響因素
-
體質與慢性發炎性疾病
-
腺瘤型瘜肉
-
大腸直腸癌篩檢時機懶人包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
-
《外臺秘要》精選
(唐)王燾(著);余瀛鰲、林菁、田思勝(編) -
我的健康飲.我的美麗元氣
張紓難,於悅(著) -
滋陰補陽不生病
孔繁祥(著) -
腸命百歲3:快樂菌讓你不憂鬱
蔡英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