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吳興東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世界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弘雅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9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1467368
土耳其史:歐亞十字路口上的國家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傳說土耳其人是突厥的後代,繼承剽悍的血統,所向披靡,征服了東羅馬帝國,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如此強盛的國力創造出充滿活力的燦爛文明,融合拜占庭和回教文化,土耳其成為東西文化的繼承者和傳遞者,文攻武略,顯赫一時。但特殊的地理位置也為她帶來多揣的境遇,在時代潮流的推動下,列強的瓜分和反專制的呼聲不斷衝擊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面臨前所未有的內憂外患,展開一連串的救國運動;在革命的陣痛中,土耳其始終堅持追求和平的信念,也找到了民主的康莊大道。
- 目錄
-
增訂三版序
-
增訂二版序
-
自 序
-
第I篇 土耳其人的先世
-
第一章 信奉回教以前的土耳其人
-
第一節 發源於中亞細亞(土耳其斯坦)
-
第二節 自認為是匈奴後裔
-
第三節 第一個以土耳其為名的國家:突厥
-
第四節 代突厥而起的回紇:新疆維吾爾人的祖先
-
第五節 信奉回教以前的土耳其文化
-
第二章 回教的興起
-
第一節 回教興起前的阿拉伯:膜拜三百六十尊神像
-
第二節 穆罕默德與回教:萬物非主,唯有真主
-
第三節 四大哈里發時期:兵臨阿姆河與西突厥為鄰
-
第四節 艾默威朝:越阿姆河攻入西突厥
-
第五節 阿拔斯朝:打敗唐朝軍隊,威逼東羅馬帝國
-
第三章 信奉回教以後的土耳其人
-
第一節 怛羅斯之役後開始大批信奉回教
-
第二節 信回教後建立了卡拉罕與哥疾寧兩個王朝
-
第三節 立國於波斯一帶的大塞爾柱帝國(1037-1157年)
-
第四節 大塞爾柱帝國分封出來的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1077-1308年)
-
第五節 小亞細亞塞爾柱帝國分裂出來的土耳其諸侯國
-
第六節 小亞細亞的土耳其文明
-
第II篇 奧斯曼帝國
-
第四章 奧斯曼帝國的建國時期(1299-1453年)
-
第一節 崛起的背景:局勢對土耳其人有利
-
第二節 建國的歷程:西進蠶食拜占庭帝國
-
第三節 建國時期的典章制度與文化
-
第五章 奧斯曼帝國的擴張時期(1453-1579年)
-
第一節 梅荷美特二世時代
-
第二節 栖林一世時代
-
第三節 蘇烈曼一世時代
-
第四節 索庫魯時代
-
第五節 擴張時期的典章制度與文化
-
第六章 奧斯曼帝國的停頓時期(1579-1683年)
-
第一節 停頓的內在和外在原因
-
第二節 〈卡斯勒施林條約〉為土波兩國帶來和平
-
第三節 與威尼斯以及波蘭的戰爭
-
第四節 圍攻維也納失利,歐人不再怕土耳其人
-
第五節 停頓時期的典章制度與文化
-
第七章 奧斯曼帝國的衰微時期(1683-1792年)
-
第一節 俄國、奧地利與法國交相侵凌
-
第二節 鬱金香時期的改革運動:未能普及各階層
-
第三節 衰微時期的文明
-
第八章 奧斯曼帝國的瓦解(1792-1918年)
-
第一節 拿破崙在土俄戰爭中舉棋不定
-
第二節 塞爾維亞與希臘相繼叛亂建國
-
第三節 埃及省長梅荷美特阿里之叛變與海峽問題
-
第四節 克里米亞戰爭暫時遏阻俄國的野心
-
第五節 1877-1878年的土俄戰爭與柏林會議
-
第六節 英、法、希、保、奧瓜分奧斯曼帝國
-
第七節 義大利侵佔土耳其在非洲的最後一片領土利比亞(1911-1912年)
-
第八節 四小國欲將土耳其驅逐出境而發動巴爾幹戰爭(Balkan Savaşı,1912-1913年)
-
第九節 土耳其和德、奧、保加利亞聯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年)
-
第九章 奧斯曼帝國末年的改革運動
-
第一節 保守派推翻栖林三世與改革派擁立馬木德二世
-
第二節 馬木德二世的改革運動
-
第三節 維新運動:心有餘而力不足
-
第四節 第一次君主立憲時期:暴君應付改革派人士
-
第五節 第二次君主立憲時期:「聯合進步黨」執政,帝國土崩瓦解
-
第六節 帝國瓦解前夕的文化活動和經濟概況
-
第III篇 土耳其共和國
-
第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的奧斯曼帝國
-
第一節 協約國根據〈蒙德羅斯停戰協定〉瓜分奧斯曼帝國
-
第二節 土耳其的民間反應
-
第三節 土耳其的軍事抵抗
-
第四節 凱末爾從伊斯坦堡到安那托利亞領導革命
-
第十一章 領導革命以前的凱末爾
-
第一節 誕生、家世與童年
-
第二節 軍校求學時期
-
第三節 服役、入黨、立憲與參戰
-
第四節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在海峽戰役擊退英法聯軍
-
第十二章 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政府
-
第一節 凱末爾號召人民團結奮鬥
-
第二節 國會與〈國民公約〉(Misak-ı Milli)
-
第三節 在安卡拉成立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政府
-
第十三章 〈色佛爾條約〉與對外關係的拓展
-
第一節 喪權辱國但幸未付諸實施的〈色佛爾條約〉
-
第二節 希臘與亞美尼亞東西夾擊土耳其
-
第三節 對外關係的拓展
-
第四節 解放戰爭的準備
-
第十四章 解放戰爭
-
第一節 第一次伊諾努戰爭
-
第二節 第二次伊諾努戰爭
-
第三節 艾斯奇射爾與庫塔希亞之戰
-
第四節 沙卡利亞戰役
-
第五節 全面反攻與最後勝利
-
第十五章 〈洛桑條約〉與土耳其共和國的建立
-
第一節 推翻帝制,簽訂〈洛桑條約〉
-
第二節 定都安卡拉,建立共和國,廢除「哈里發」
-
第十六章 共和國初期的改革運動
-
第一節 宗教、法律、教育與文化方面的改革
-
第二節 經濟、農牧、工商與交通方面的改革
-
第十七章 共和國時期的政黨政治與土耳其現況
-
第一節 政黨政治:邁向民主的康莊大道
-
第二節 土耳其現況:穩定政局拼經濟
-
第十八章 共和國時期的對外關係
-
第一節 〈洛桑條約〉以後的外交政策
-
第二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以及大戰時期的外交政策
-
第三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的外交政策
-
第四節 近年外交活動點滴
-
第五節 致力於恢復伊斯蘭文化
-
附 錄
-
大事年表
-
土耳其字母簡介
-
參考書目
-
版權宣告
-
封 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