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數位魅影:歷史的典藏與記憶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本書共分三大部分,八大章。數位性涉及美學範式與檔案倫理等課題,交錯為數位檔案表面的魅影運動,貫穿臺灣當代文化數位化的實驗,也成為本書聚焦探索的主題。本書關懷臺灣當代數位文化生產,針對八種不同文化物件進行理論論述與案例分析,其中橫跨文學、電影與當代藝術等不同領域。作者嫻熟引述德希達、德勒茲、傅柯、巴特等多人的理論,透過檔案與媒介思考,對於《臺灣文學大典》、《日曜日式散步者》、《南進台灣》、《賽德克.巴萊》、《大佛普拉斯》、吳天章錄像作品與《異人茶跡》提出細膩的分析與嚴密的批評,展示數位檔案的生產體制與文化邏輯。藉由八件數位檔案物件的個案研究,本書對於臺灣當代文化部署的數位體制提出極雄辯的證言,也為未來可能研究提示了開創性的範例。

國際計量

TOP
數位魅影:歷史的典藏與記憶

*若沒有可用的測量指標,代表資料尚在更新,近期將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