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武劍 、 郭建麗 (編)
- 學科分類: 應用科學類
- 書籍分類: 生活保健
- 出版社: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23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6263577107
看懂體檢報告,自己的健康自己掌握:多久要做一次體檢才好?怎樣的數值才叫超標?最詳盡最全面的醫療小常識,醫生來現身說法!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常常聽醫生說要定期去健康檢查,到底多久要去一次?
檢查報告上的數值看不懂,怎樣是正常值、怎樣要開始控制?
搞懂關於臨床醫學、全身檢查、醫療疾病的所有大小知識,
再也不會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霧煞煞!
▎超級齊全!體健報告的使用說明書
本書涵蓋了健康檢查的全面須知、注意事項以及檢驗醫學的相關知識。首先介紹了健康體檢前須知和體檢過程注意事項,隨後深入探討常規健康體檢項目和其他健康體檢檢驗項目。此外,尿液和糞便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以及血液學、生化檢驗、免疫檢測和出凝血功能等方面的知識也將詳細介紹。
▎健康檢查
- 目錄
-
前言
-
健康體檢須知
-
一、體檢前須知
-
(一)飲食如何準備
-
(二)起居方面如何準備
-
(三)著裝方面如何準備
-
(四)女性如何準備
-
(五)慢性病患者用藥問題
-
(六)特殊族群如何準備
-
二、體檢過程注意事項
-
三、體檢後注意事項
-
1.體檢完畢交回指引單
-
2.當日做完體檢項目,且不漏項
-
3.一週後應儘快領取體檢報告。
-
4.認真閱讀體檢報告
-
5.有疑問及時諮詢
-
第一章 檢驗醫學
-
第一節 健康體檢檢驗項目簡介
-
一、常規健康體檢檢驗項目
-
(一)尿常規
-
(二)糞便檢查
-
1.糞便常規(以下簡稱便常規)
-
2.糞便潛血
-
(三)血液檢查
-
1.血常規(全血)
-
2.臨床生化檢查(血清)
-
3.臨床免疫學檢查(血清)
-
二、其他健康體檢檢驗項目
-
(一)糞便檢查內容
-
(二)尿液檢查內容
-
(三)婦科子宮頸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篩檢(65歲以下女性檢查)
-
1.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查
-
2.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TCT)檢查
-
(四)血液檢查
-
1.臨床生化檢查(血清)
-
2.臨床免疫學檢查(血清)
-
3.出凝血功能及血栓性疾病檢查
-
4.紅血球沉降率(ESR)檢查
-
第二節 尿液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尿常規
-
(一)尿乾化學檢驗
-
1.尿葡萄糖(U-GLU)
-
2.尿酮體(KET)
-
3.尿蛋白質(U-PRO)
-
4.尿膽紅素(U-BIL)
-
5.尿膽原(URO)
-
6.尿紅血球(潛血)(BLD)
-
7.尿白血球(LEU)
-
8.尿亞硝酸鹽(NIT)
-
9.尿酸鹼度(pH)
-
10.尿濁度(U-TURE)
-
11.尿比重(U-S. G)
-
12.尿顏色(U-COLOR)
-
(二)尿沉渣鏡檢(SED)
-
1.紅血球(LS-RBC)
-
2.紅血球相關參數
-
3.白血球(LS-WBC)
-
4.上皮細胞(LS-EC)
-
5.小圓上皮細胞(U-SRC)
-
6.細菌(U-BACT)
-
7.類酵母(U-YLC)
-
8.管型(U-CAST)
-
9.黏液絲(MUCUS)
-
10.結晶(X'TAL)
-
11.電導率(COND)
-
二、尿微量白蛋白
-
第三節 糞便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一般常規體檢項目
-
1.糞便常規
-
2.便潛血
-
3.糞便幽門螺旋桿菌抗原(Hp-SA)
-
二、特殊從業人員體檢項目
-
1.糞寄生蟲鏡檢(阿米巴原蟲感染檢測)
-
2.糞便普通細菌培養鑑定及藥敏(痢疾、傷寒病病原菌篩檢)
-
3.糞便霍亂弧菌培養及鑑定
-
第四節 臨床血液樣本採集及檢測影響因素
-
第五節 血液學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血常規檢查
-
1.紅血球(RBC)和血紅素(Hb)
-
2.紅血球比積(HCT)
-
3.平均紅血球體積(MCV)
-
4.平均紅血球血紅素含量(MCH)
-
5.平均紅血球血紅素濃度(MCHC)
-
6.紅血球體積分布寬度(RDW-CV)
-
7.白血球(WBC)
-
8.嗜中性白血球百分數(NEUT%)、嗜中性白血球絕對值(NEUT)
-
9.淋巴球百分比(LYM%)、淋巴球絕對值(LYM)
-
10.單核細胞百分比(MONO%)、單核細胞絕對值(MONO)
-
11.嗜酸性粒細胞百分比(EO%)、嗜酸性粒細胞絕對值(EO)
-
12.嗜鹼性粒細胞百分比(BASO%)、嗜鹼性粒細胞絕對值(BASO)
-
13.血小板數(PLT)
-
14.血小板平均體積(MPV)
-
15.血小板壓積(PCT)
-
16.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PDW)
-
17.大血小板比率(P-LCR)
-
二、紅血球沉降率
-
第六節 生化檢驗項目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肝功能檢查
-
(一)酶學檢查
-
1.麩丙轉胺酶(ALT)
-
2.天門冬胺酸胺基轉移酶(AST)
-
3.鹼性磷酸酶(ALP)
-
4.γ-穀氨醯轉肽酶(γ-GT)
-
5.膽鹼脂酶(ChE)
-
(二)膽紅素和膽汁酸代謝檢查
-
1.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TBIL、DBIL)
-
2.膽汁酸(TBA)
-
(三)蛋白質代謝檢查
-
1.總蛋白(TP)
-
2.白蛋白(ALB)
-
3.血清白蛋白與球蛋白比值(A/G)
-
4.血清前白蛋白(PA)
-
二、腎功能檢查
-
1.血清肌酐(CREA)
-
2.血清尿素(UREA)
-
3.血清尿酸(UA)
-
4.血清胱抑素C(Cys-C)
-
5.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
-
三、糖尿病檢查
-
1.葡萄糖(GLU)測定
-
2.糖化血紅素(GHb)測定
-
3.胰島素(INS)
-
4.C-肽(C-P)
-
5.葡萄糖耐受試驗
-
四、脂代謝及心腦血管疾病危險因素檢測
-
1.膽固醇(TC)
-
2.甘油三酯(TG)
-
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
4.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
-
5.同半胱胺酸(Hcy)
-
6.肌酸激酶(CK)
-
7.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
8.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hs-CRP)
-
9.脂蛋白(a)(Lp-a)
-
10.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
-
11.乳酸脫氫酶(LDH)
-
12.肌鈣蛋白I(TNI)
-
13.肌紅蛋白(Mb)
-
14.肌酸激酶-MB同工酶質量法(CK-MBmass)
-
15.N端-B型利鈉利尿胜肽前體(NT-ProBNP)
-
五、離子和電解質檢查
-
(一)血清離子檢查
-
1.血清總鈣(Ca)
-
2.血清無機磷測定(P-)
-
(二)血清電解質檢查
-
1.血清鉀測定(K+)
-
2.血清鈉測定(Na+)
-
3.血清氯化物測定(Cl)
-
第七節 免疫檢測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甲狀腺功能檢查
-
1.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
-
2.游離甲狀腺素測定(FT4)
-
3.促甲狀腺激素測定(TSH)
-
4.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測定(TGAb)
-
5.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
-
二、腫瘤代表物檢查
-
1.甲胎蛋白測定(AFP)
-
2.癌胚抗原測定(CEA)
-
3.糖類抗原125測定(CA-125)
-
4.糖類抗原19-9測定(CA19-9)
-
5.總前列腺特異抗原測定(t-PSA)
-
6.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測定(f-PSA)
-
7.游離前列腺特異抗原/總前列腺特異抗原比值(f-PSA/t-PSA)
-
8.糖類抗原153測定(CA-153)
-
9.糖類抗原72-4(CA72-4)
-
10.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
-
11.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
-
12.胃泌素釋放肽前體(ProGRP)
-
13.鱗狀上皮細胞癌抗原(SCC)
-
14.血清鐵蛋白測定(Fet)
-
三、感染性疾病檢查
-
(一)幽門螺旋桿菌抗體(HP)
-
(二)B肝感染檢測
-
1.B肝表面抗原檢測(HBsAg)
-
2.B肝表面抗體檢測(HBsAb)
-
3.B肝E抗原檢測(HBeAg)
-
4.B肝E抗體檢測(HBeAb)
-
5.B肝核心抗體檢測(HBcAb)
-
(三)A型肝炎病毒抗體IgM(HAV-IgM)
-
(四)C型肝炎抗體(抗-HCV)
-
(五)E型肝炎病毒抗體IgM(HEV-IgM)
-
(六)愛滋病聯合試驗(HIVcombin)
-
(七)梅毒抗體檢測(抗-TP)
-
四、風溼免疫性疾病及相關檢查
-
1.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
-
2.類風溼因子(RF)
-
3.C反應蛋白(CRP)
-
4.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CCP抗體)
-
5.補體C1q(C1q)
-
五、性腺激素相關檢查
-
1.濾泡刺激素(FSH)
-
2.黃體成長激素(LH)
-
3.雌二醇(Estradiol)
-
4.睪酮
-
5.泌乳素(Prolactin)
-
6.孕酮(Progesterone)
-
7.乙型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
-
六、巨幼細胞性貧血及神經系統檢查
-
1.維他命B12
-
2.葉酸(Folate)
-
七、骨代謝代表物檢查
-
1.骨鈣素(N-MID-OT)
-
2.維生素D(25-OH-VD)
-
3.副甲狀腺素(PTH)
-
第八節 出、凝血功能及血栓性疾病檢查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血漿凝血酶原
-
1.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s)
-
2.凝血酶原活動度(PA)
-
3.國際標準化凝血酶原時間比值(INR)
-
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
-
三、凝血酶時間
-
四、血漿纖維蛋白原
-
五、血漿D-二聚體
-
第九節 子宮頸癌前病變及子宮頸癌篩檢的臨床意義解讀
-
一、婦科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
-
1.採樣的操作步驟
-
二、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檢測
-
第二章 放射影像
-
第一節 DR攝影
-
一、前期準備
-
二、主要疾病介紹
-
(一)支氣管阻塞性病變
-
(二)肺實變
-
(三)結節狀陰影
-
(四)腫塊陰影
-
(五)空洞與空腔陰影
-
(六)網狀、細線狀及條索狀陰影(纖維化)
-
(七)鈣化陰影
-
(八)肺積水
-
(九)氣胸及水氣胸
-
(十)肋膜增厚、黏連、鈣化
-
三、X線檢查影響因素
-
四、診斷報告結論的解讀
-
第二節 胸部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篩檢
-
一、掃描前準備
-
二、如何了解和管理「結節」
-
(一)了解結節
-
(二)基線篩檢結節的管理
-
(三)年度篩檢結節的管理
-
三、專家健康指導建議
-
(一)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呼吸道病變者
-
(二)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診斷為肺癌或高度疑似肺癌者
-
(三)低劑量螺旋電腦斷層診斷為肺癌或高度懷疑為肺癌的肺部單發、多發結節或肺部腫塊無法手術者
-
(四)篩檢與戒菸結合
-
(五)知情同意與共同決策
-
第三節 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腹部電腦斷層
-
一、前期準備及操作步驟
-
(一)腹部注射顯影劑CT前期準備及操作步驟
-
(二)腹部注射顯影劑MRI前期準備及操作步驟
-
二、主要疾病介紹
-
(一)脂肪肝
-
(二)肝囊腫
-
(三)肝血管瘤
-
(四)肝癌
-
(五)膽囊炎
-
(六)膽石症
-
(七)胰腺癌(圖2-3-8)
-
(八)腎結石(圖2-3-9)
-
(九)腎囊腫
-
(十)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
(十一)腎細胞癌(腎臟癌)
-
(十二)腎上腺腺瘤
-
(十三)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
(十四)前列腺癌
-
第四節 頭顱CT、MRI檢查
-
一、前期準備/操作步驟
-
二、主要疾病介紹
-
(一)老年性腦改變
-
(二)腦萎縮
-
(三)腦梗塞
-
(四)腦出血
-
(五)脫髓鞘變性
-
(六)腦小血管病
-
(七)動脈瘤
-
(八)多發性硬化
-
(九)腦膜瘤
-
(十)腦膠質瘤
-
第五節 超音波骨質密度檢查
-
一、前期準備/操作步驟
-
二、主要檢查結果介紹
-
三、醫院骨質密度檢查報告中的英文縮寫的意義
-
第六節 雙能X線骨質密度檢查
-
一、前期準備/操作步驟
-
二、主要檢查結果介紹
-
(一)骨質疏鬆
-
(二)成人身體組成評估
-
(三)兒童骨齡分析
-
(四)兒童身體組成評估
-
三、醫院骨質密度檢查報告中的英文縮寫的意義
-
第三章 超音波檢查
-
1.前期準備
-
2.操作步驟
-
第一節 肝膽脾胰胰腎及相關組織器官的超音波
-
一、肝臟超音波
-
(一)肝臟實質瀰漫性病變
-
1.脂肪肝
-
2.肝硬化
-
3.淤血肝
-
4.
-
(二)肝臟囊性病變
-
1.肝囊腫
-
2.多囊肝病
-
(三)肝臟實質占位性病變
-
1.肝血管瘤
-
2.肝臟局部結節性增生增生
-
3.原發性肝癌
-
4.肝轉移癌
-
(四)肝內鈣化灶
-
二、膽道系統超音波
-
(一)膽囊疾病
-
1.膽囊壁增厚
-
2.膽囊結石
-
3.慢性膽囊炎
-
4.急性膽囊炎
-
5.膽囊息肉樣病變
-
6.膽囊壁膽固醇沉積症
-
7.膽囊腺肌增生症
-
8.膽囊癌
-
(二)膽管疾病
-
1.膽管結石
-
2.肝外膽管擴張
-
3.膽管癌
-
三、脾臟超音波
-
(一)脾腫大
-
(二)脾囊性病變
-
(三)脾實質病變
-
1.脾臟血管瘤
-
2.淋巴性脾臟瘤
-
3.脾臟轉移性腫瘤
-
(四)副脾
-
四、胰腺超音波
-
(一)胰腺增大
-
(二)胰腺非均質改變
-
(三)胰腺囊性病變
-
1.胰腺真性囊腫
-
2.胰腺假性囊腫
-
3.胰臟囊狀腫瘤和囊腺癌
-
(四)胰腺實質病變
-
1.胰腺癌
-
2.胰腺實質假乳突狀瘤
-
(五)胰腺囊實質病變
-
五、腎臟超音波
-
(一)腎臟囊性病變
-
1.腎囊腫
-
2.多囊腎
-
(二)腎臟實質病變
-
1.腎臟癌
-
2.腎盂癌
-
3.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腎臟血管肌肉脂肪瘤)
-
(三)腎結石
-
(四)腎積水
-
(五)腎先天性發育異常
-
(六)腎病症候群
-
六、腹部超音波相關組織器官疾病
-
(一)輸尿管
-
1.輸尿管結石
-
2.輸尿管腫瘤
-
3.輸尿管狹窄
-
(二)腎上腺腫瘤
-
(三)肺積水
-
(四)腹腔積水
-
(五)腹主動脈瘤
-
第二節 乳腺超音波
-
一、正常乳腺
-
二、乳腺增生症
-
三、乳腺纖維腺瘤
-
四、乳腺導管內乳突狀瘤
-
五、乳癌
-
第三節 甲狀腺超音波
-
一、正常甲狀腺
-
二、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
-
三、甲狀腺機能低下
-
四、橋本氏甲狀腺炎
-
五、亞急性甲狀腺炎
-
六、甲狀腺膠質囊腫
-
七、結節性甲狀腺腫
-
八、甲狀腺腺瘤
-
九、甲狀腺癌
-
第四節 前列腺超音波
-
一、正常前列腺
-
二、前列腺增生症
-
三、前列腺囊腫
-
四、前列腺結石(或鈣化)
-
五、前列腺癌
-
六、射精管囊腫
-
第五節 頸腦動脈超音波
-
一、頸動脈超音波
-
(一)正常頸動脈
-
(二)頸動脈粥狀硬化疾性病變
-
1.頸動脈內中膜增厚
-
2.頸動脈斑塊形成
-
3.頸動脈狹窄和阻塞
-
(三)頸動脈高安氏動脈炎性改變
-
(四)頸部動脈走行迂曲
-
(五)椎部動脈狹窄和阻塞
-
(六)椎動脈生理變異
-
1.椎動脈發育不對稱
-
2.椎動脈走行變異
-
(七)鎖骨下動脈狹窄和阻塞
-
二、腦動脈超音波
-
(一)正常腦動脈超音波報告解讀
-
(二)顱內動脈狹窄和阻塞性病變
-
(三)高阻型腦血流頻譜改變
-
(四)頸部動脈顱外段病變
-
(五)鎖骨下竊血(隱匿型、部分型、完全型)
-
第六節 超音波心跳圖
-
一、超音波心跳圖檢查項目
-
(一)成人超音波心跳圖測值
-
1.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二維及M型
-
2.胸骨旁大動脈短軸切面
-
3.心尖四腔心切面
-
(二)觀察瓣膜形態、結構,血流資訊,頻譜分析,左心功能測量
-
1.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瓣葉結構
-
2.二尖瓣、三尖瓣、主動脈瓣、肺動脈瓣彩色都卜勒血流顯示
-
3.都卜勒頻譜分析
-
4.心功能測量
-
(三)正常超音波心跳圖報告解讀
-
二、心臟常見瓣膜病
-
(一)二尖瓣狹窄
-
(二)二尖瓣閉鎖不全
-
(三)主動脈瓣狹窄
-
(四)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
(五)三尖瓣閉鎖不全
-
(六)肺動脈瓣狹窄
-
(七)肺動脈瓣閉鎖不全
-
三、心臟人工瓣膜
-
四、心肌病變
-
五、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疾性心臟病
-
六、心包膜積水
-
七、心臟腫瘤
-
八、高血壓性心臟病
-
九、肺動脈高壓和肺源性心臟病
-
十、成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
-
(一)動脈導管閉鎖不全
-
(二)心房中膈缺損
-
(三)心室中膈缺損
-
第四章 心電圖檢查
-
第一節 竇性心律及心律不整
-
一、竇性心搏過速
-
二、竇性心搏過緩
-
三、竇性心律不整
-
(一)竇性閉止
-
(二)二度房室傳導阻滯
-
第二節 室上性心律不整
-
一、心房早期收縮
-
二、房室交界處期外收縮
-
三、交界處逃脫性節律
-
四、非陣發性交界處心搏過速
-
第三節 室上性心搏過速
-
一、心房撲動
-
二、心房顫動
-
三、竇性心搏過速
-
四、陣發性室上性心搏過速
-
第四節 心室心律不整及心搏過速
-
一、心室期外收縮
-
二、非陣發性心室心搏過速
-
三、陣發性心室心搏過速(簡稱室速)
-
第五節 房室阻滯及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
-
一、短P-R症候群
-
二、第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
三、第二度莫氏I型房室傳導阻滯
-
四、第二度莫氏Ⅱ型房室傳導阻滯
-
五、第三度房室傳導阻滯
-
六、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
-
第六節 心室內傳導阻滯
-
一、左前分支傳導阻滯
-
二、左後分支傳導阻滯
-
三、完全性左束支傳導阻滯
-
四、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
五、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
第七節 電軸與電壓
-
一、心電圖心軸左移
-
二、心電圖心軸右移
-
三、左心室肥大
-
四、順時針心軸轉位
-
五、心軸逆時針偏轉
-
六、肢體導程低電位
-
第八節 心室肥厚
-
一、左心室肥厚
-
二、右心室肥厚
-
第九節 ST段、T波、Q波
-
一、異常Q波
-
二、S-T T波型異常
-
三、QT間期延長綜合症/Q-Tc值增大
-
四、早期再極化
-
五、心肌梗塞
-
第十節 起搏心律
-
第五章 內科專科檢查
-
第一節 高血壓
-
第二節 糖尿病及糖代謝異常
-
1.就診時機
-
2.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指導
-
第三節 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疾性心臟病
-
一、實驗室檢查
-
二、心電圖檢查
-
三、超音波檢查
-
四、冠狀動脈CTA、冠狀動脈造影
-
1.冠心病中最常見的一大類型就是心絞痛
-
2.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最為凶險的一類
-
1.藥物治療
-
2.手術治療
-
3.生活方式治療
-
第四節 中風
-
第五節 高尿酸血症和痛風
-
1.體檢發現尿酸異常的就診時機
-
2.高尿酸血症的健康指導
-
3.藥物治療
-
4.低嘌呤飲食
-
第六節 甲狀腺機能低下和甲狀腺功能亢進
-
1.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的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
-
2.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的常見原因和臨床表現
-
1.就診時機
-
2.生活方式指導
-
3.藥物治療
-
4.定期檢查
-
第七節 血脂異常
-
第八節 慢性腎臟疾病
-
第九節 肺部聽診異常
-
1.慢性支氣管炎
-
2.慢性阻塞性肺氣腫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4.支氣管哮喘
-
第十節 成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
1.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
2.Hp檢測方法
-
第十一節 便潛血試驗及其臨床意義
-
1.便潛血
-
2.便潛血試驗(fa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
-
3.檢測方法
-
第十二節 消化道內視鏡檢查及胃腸道惡性腫瘤篩檢
-
1.胃鏡
-
2.結腸鏡
-
3.無痛胃腸鏡
-
4.膠囊內視鏡
-
第六章 外科專科檢查
-
第一節 皮膚病
-
【常見皮膚疾病介紹】
-
一、特應性皮膚炎
-
二、慢性手部溼疹
-
三、淤積性皮膚炎
-
四、脂漏性皮膚炎
-
五、足癬
-
六、手癬
-
七、甲癬
-
八、股癬
-
九、銀屑病
-
十、白癜風
-
十一、瘢痕疙瘩
-
十二、毛囊炎
-
十三、痤瘡
-
十四、魚鱗病
-
十五、脂漏性角化病
-
第二節 淺表淋巴結檢查
-
【主要疾病介紹】
-
一、非特異性淋巴結炎
-
二、淋巴結結核
-
三、惡性淋巴瘤及轉移癌
-
第三節 甲狀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
【常見疾病介紹】
-
一、單純性甲狀腺腫
-
二、慢性淋巴球性甲狀腺炎
-
三、甲狀腺腺瘤
-
四、甲狀腺癌
-
第四節 乳腺體格檢查及常見疾病介紹
-
【乳房常見疾病介紹】
-
一、多乳頭、多乳房畸形
-
二、乳腺囊性增生病
-
三、乳房腫瘤
-
1.乳房纖維腺瘤
-
2.乳管內乳突狀瘤
-
3.乳癌
-
1.乳癌的病因尚不清楚
-
2.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及時到乳腺外科就診
-
第五節 體表腫瘤
-
【常見體表腫塊臨床表現】
-
一、皮脂腺囊腫
-
二、脂肪瘤
-
三、腱鞘囊腫
-
第六節 四肢關節檢查
-
第七節 脊柱的檢查
-
第八節 骨質密度檢查
-
1.基礎方式
-
2.藥物治療
-
第九節 下肢表淺靜脈檢查
-
第十節 肛門檢查
-
【主要疾病介紹】
-
一、肛裂
-
1.保守治療
-
2.手術治療
-
二、痔瘡
-
三、直腸息肉
-
四、肛瘻
-
第十一節 前列腺檢查
-
【主要疾病介紹】
-
一、良性前列腺增生
-
二、前列腺癌
-
第七章 婦科檢查
-
第一節 項目介紹
-
第二節 主要疾病介紹
-
一、陰道炎
-
(一)念珠菌性陰道炎
-
(二)滴蟲性陰道炎
-
(三)細菌性陰道病
-
二、宮頸炎
-
(一)急性宮頸炎
-
(二)慢性宮頸炎
-
三、子宮頸癌篩檢
-
(一)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CT)(根據TBS分期)
-
1.未見上皮內病變及惡性病變
-
2.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
-
(二)HPV檢測
-
四、慢性盆腔炎
-
五、子宮肌瘤
-
六、子宮內膜異位症和子宮腺肌症
-
七、子宮內膜息肉
-
八、子宮內膜增厚
-
九、多囊卵巢症候群
-
十、卵巢囊腫
-
(一)濾泡囊腫
-
(二)黃體囊腫
-
(三)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
-
十一、卵巢腫瘤
-
十二、盆腔器官脫垂
-
第八章 耳鼻咽喉科檢查
-
第一節 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檢查方法
-
一、鼻部檢查
-
二、咽喉部檢查
-
三、耳部檢查
-
四、多導睡眠監測
-
第二節 耳鼻咽喉科的主要疾病介紹
-
一、鼻部疾病
-
(一)過敏性鼻炎
-
(二)急性鼻竇炎
-
(三)慢性鼻竇炎
-
(四)鼻前庭炎
-
(五)鼻中隔偏曲
-
(六)鼻息肉
-
(七)鼻出血
-
(八)鼻腔腫塊
-
(九)嗅覺障礙
-
二、咽喉部疾病
-
(一)慢性咽炎
-
(二)慢性扁桃體炎
-
(三)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
-
(四)咽部腫塊
-
三、耳部疾病
-
(一)耵聍栓塞
-
(二)外耳道炎
-
(三)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
(四)分泌性中耳炎
-
(五)老年性聾
-
(六)突發性聾
-
(七)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
(八)梅尼埃病
-
第九章 眼科檢查
-
1.視力檢查
-
2.裂隙燈檢查
-
3.檢眼鏡檢查
-
4.非接觸眼壓計檢查
-
5.眼底照相檢查
-
6.光學相關斷層掃描(OCT)檢查
-
7.視野計檢查
-
8.色覺檢查
-
第一節 眼瞼疾病
-
一、瞼腺炎
-
二、瞼緣炎
-
三、病毒性瞼皮膚炎
-
四、瞼內翻
-
五、瞼外翻
-
六、睫毛倒插
-
第二節 淚器疾病
-
一、淚道阻塞
-
二、慢性淚囊炎
-
第三節 結膜疾病
-
一、乾眼
-
二、急性細菌性結膜炎
-
三、急性出血性結膜炎
-
四、過敏性結膜炎
-
五、結膜下出血
-
第四節 角膜及虹膜疾病
-
一、細菌性角膜炎
-
1.匍行性角膜潰瘍
-
2.銅綠假單胞菌性角膜潰瘍
-
二、病毒性角膜炎
-
1.單純疱疹性角膜炎
-
2.帶狀疱疹性角膜炎
-
三、角膜內皮膚炎
-
四、虹膜睫狀體炎
-
第五節 白內障
-
一、先天性白內障
-
二、老年性白內障
-
三、外傷性白內障
-
四、代謝性白內障
-
五、後發性白內障
-
第六節 青光眼
-
一、原發性閉角型青光眼
-
二、原發性開角型青光眼
-
三、青光眼睫狀體炎症候群
-
四、高眼壓症
-
第七節 視網膜及視神經疾病
-
一、中心視網膜靜脈阻塞
-
二、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
-
三、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
-
四、黃斑部視網膜前膜
-
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
六、動脈硬化和高血壓視網膜病變
-
七、視神經炎
-
第十章 口腔專科疾病介紹
-
第一節 齲齒
-
第二節 楔形缺損
-
第三節 殘根、殘冠
-
第四節 牙齒排列不齊
-
第五節 阻生智齒
-
第六節 牙齒缺失
-
第七節 牙周疾病
-
第八節 口腔黏膜疾病
-
附錄A 如何閱讀總檢報告
-
一、體檢報告的組成
-
二、總檢報告的具體內容
-
(一)疾病診斷及陽性指標提示
-
(二)指導建議
-
(三)存在的危險因素
-
三、怎樣讀懂總檢報告
-
四、異常指標的不確定性
-
(一)發現重大異常──建議進一步檢查
-
(二)首次發現異常──必須「再次複查」
-
(三)複查後仍異常──必須「定期隨訪觀察」
-
附錄B 《健康體檢重要異常結果管理專家共識(試行版)》要點
-
一、一般檢查
-
二、物理檢查
-
1.內科
-
2.眼科
-
3.耳鼻喉科
-
4.口腔科
-
5.外科
-
6.婦科
-
三、輔助檢查
-
1.心電圖檢查
-
2.X線檢查
-
3.超音波檢查
-
四、實驗室檢查危急值報告
-
(一)常規檢查
-
1.血常規
-
2.尿液常規
-
3.糞便常規(潛血)
-
(二)生化檢查:
-
1.肝功能
-
2.腎功能
-
3.血糖
-
(三)細胞學檢查(薄層液基細胞檢測)
-
(四)腫瘤代表物
-
附錄C 常用食物嘌呤含量表(mg/100g)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