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王世宗 (著)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世界史 ; 文學院
- 出版社: 弘雅三民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4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1458977
東方的意義:中國文明的世界性精神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中國文明在形式上與西方文明對立,其實則與之一致,蓋文明為普世不二的進化取向,中國不可能發展文明而與異域文明背道而馳,此即中國文明具有世界性的精神。中國文明篤信真理,然於上帝體認不足而信仰不深,所以中國思想的最高層次主要為天道觀,天人合一是其根本理念與終極目標,萬物各得其所是其理想的宇宙抶序。由於超越性觀念缺之,中國文明的現實性強烈,關於人性、行道、道德諸問題討論最豐,而對知識與美感則少有本質性或原理性的思考,平和的精神為其文化風格,悲觀的態度則是流行的處世心緒,在上帝探索消沈無力而宗教信仰世俗化之下,中國文化的勢利性與殘酷性更流露不已。中國文明的精神主旨是人文主義,上進淑世是其責任感,但目的終竟不明,止於至善的要求使天人交戰的艱辛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同時呈現人性的高貴與醜陋,悲情乃成中國文明的顯著格調,於是心態逃避退縮的假道學異說盛行不墜,益增正道追求者的困頓與領悟。總之,中國文明的最高境界與希臘古典精神相仿,其間差異則顯示中國為東方代表的特徵,這表示中國在近代的落後是其發覺世界文明真諦的必要經歷,因為中國文明與西方本質無殊,其困境必反映人類求道的癥結與答案。
- 目錄
-
獻 辭
-
自 序
-
導 論 東西文明的差異及其超越
-
第一章 上帝信仰
-
一、上帝信仰的探索
-
二、神意的解釋
-
三、「天」與「命」:上帝信仰的變相
-
四、錯誤的信仰:無神觀
-
第二章 真理觀
-
一、真理的存在
-
二、真理的性質
-
三、中庸之道與自然法則
-
第三章 宇宙觀
-
一、宇宙的本質與運作之道
-
二、宇宙秩序
-
三、宇宙真相與人生實情
-
第四章 人性觀
-
一、人在宇宙中的定位與處境
-
二、人性的本質
-
三、人格與人事
-
第五章 求道問題
-
一、求道的要義
-
二、天人交戰與天人合一
-
三、求道的心術
-
第六章 行道問題
-
一、天道與人道
-
二、傳道與淑世
-
三、處世的態度
-
第七章 知識觀
-
一、知識的性質與價值
-
二、求知之方
-
三、實用精神與經驗主義
-
第八章 道德觀
-
一、道德的根源與性質
-
二、道德抉擇與善惡報應
-
三、道德綱目及其實踐
-
第九章 美感問題
-
一、美感與真理
-
二、美感與道德
-
三、美的標準及價值
-
第十章 假道學的退縮心態
-
一、中庸之道
-
二、虛無與自然
-
三、自我否定
-
第十一章 人文主義
-
一、人本精神與人類主義
-
二、天人一致之義
-
三、人道與天命
-
第十二章 歷史與文明
-
版權宣告
-
封 底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