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目錄
-
封面
-
目錄
-
1 世代如何形成?為何值得關注?The How and Why of Generations
-
造成世代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
我們如何找出世代之間真正的差異?
-
如果我覺得自己不像千禧世代,我還算千禧世代嗎? 27
-
真的能劃分出不同世代?是誰的錯?
-
未來要走向何方?
-
2 沉默世代(1925–1945年生)Silents (Born 1925–1945)
-
平權革命
-
別怕早早成家
-
搖滾中學(Rock’n’ Roll High School)
-
沉默世代在政治上並不沉默
-
資深沉默世代的投票傾向
-
沉默世代的心理健康狀態令人驚豔
-
插曲:愛滋病大流行
-
3 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生)Boomers (Born 1946–1964)
-
現代個人主義的誕生
-
婚前性行為
-
嬰兒潮家庭
-
吸毒、喝酒、抽菸酷得多了
-
《選舉權法》之後:嬰兒潮世代的美國黑人
-
女性:兔女郎問題
-
#MeToo之前的Me Too
-
嬰兒潮世代的政治參與
-
嬰兒潮世代的憂鬱
-
富者愈富,貧者愈貧
-
插曲:911事件與新戰爭
-
4 X世代(1965–1979年生)Generation X (Born 1965–1979)
-
在網路上,沒人知道你是條狗
-
電視世代
-
父母離異的一代
-
鑰匙兒風潮的興衰
-
結婚、性愛、生小孩 ── 未必按照順序
-
我最棒!
-
富豪名流的生活方式
-
歡迎來到1990年代:頹廢風、饒舌與惡煞
-
從廚房雜工到科技新貴
-
憂鬱一族 ── 真的嗎?
-
誰也不信
-
我們能不能好好相處?
-
隨便啦
-
天天都是地球日
-
愛勝過一切
-
不准這樣講!
-
雷根世代
-
抱歉,你擋了我的路
-
插曲:金融海嘯及其餘波
-
5 千禧世代(1980–1994年生)Millennials (Born 1980–1994)
-
一夫當關
-
如果世界由我統治,一定比現在更好
-
天天上網
-
人人都該上大學
-
千禧世代阮囊羞澀?
-
為什麼千禧世代明明不窮,卻總是覺得自己窮?
-
晚婚婚宴上的酪梨土司
-
出生率驟降
-
性:性氾濫抑或性貧乏?
-
失去信仰
-
消極冷漠或衝鋒陷陣?千禧世代的政治參與
-
千禧世代的投票傾向
-
#BlackLivesMatter
-
先飛揚,後失落:千禧世代的心理健康
-
插曲:新冠肺炎疫情
-
6 Z世代(1995–2012年生)Generation Z (Born 1995–2012)
-
我的性別比你的性別更流動
-
我是LGB:性傾向和擁有同性性伴侶的趨勢
-
性衰退
-
慢慢來
-
再等等吧:結婚生子
-
不可以這樣講!
-
保持安全
-
我快死了:種族歧視與司法不公
-
Z世代的心理健康狀態令人憂心
-
Z世代的心理健康出了什麼問題?
-
習慣不健康
-
一切都在崩壞
-
外在環境對我不利
-
抗拒妥協
-
不再政治冷漠
-
左派情緒低迷
-
新冠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
-
7 兩極世代(2013–2029年生)Polars (Born 2013–2029)
-
好消息
-
隨時不離平板
-
疫情期間的兒童心理健康
-
8 未來The Future
-
工作的未來
-
家庭的未來
-
政治的未來
-
種族的未來
-
宗教的未來
-
經濟的未來
-
世代的未來
-
謝辭
-
版權頁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