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目錄
-
「回歸生命的源頭」佛緣修靈 叢書 序
-
勢利紛華近而不染 機械智巧知而不用
-
寧受一時之寂寞 毋取萬古之淒涼
-
君子心事使人知 君子才華不輕露
-
逆耳之言拂心事 即是修行之砥石
-
一日不和氣 一日無喜神
-
寵利毋居人前 德業毋落人後
-
家庭有個真佛 日用有種真道
-
真味只是淡 至人只是常
-
攻人之惡毋太嚴 教人之善毋過高
-
悠閑中吃緊 繁忙時悠閑
-
居官應有山林氣 在野須懷治國才
-
靜中觀本心 妄窮真自露
-
無過便是功 無怨便是德
-
得意之時早回頭 失意之時莫放手
-
憂勤美德戒於苦 淡泊高風戒於枯
-
路窄留給他人行 味濃讓與別人嘗
-
富貴家宜寬厚 聰明人宜斂藏
-
脫俗情便入名流 除物累即超聖境
-
放下功名道德心 即可超凡與入聖
-
事事留餘地 功業勿求滿
-
待小人難於不惡 待君子難於有禮
-
潔常自污出 明每從晦生
-
留些正氣還天地 遺個清白在乾坤
-
不可太濃艷 不宜太枯寂
-
降服客氣伸正氣 消殺妄心現真心
-
不為君相牢籠 不受造化陶鑄
-
以事後之悔悟 破臨事之痴迷
-
立身要高一步 處事須退一步
-
勢窮者觀其初心 功成者觀其末路
-
修德須忘功名 讀書定要深心
-
居卑知登高之危 守靜知好動之過
-
處世方圓自在 待人寬嚴互存
-
意見害心 聰明障道
-
律己忘功不忘過 待人忘怨不忘恩
-
行不通時退一步 行得通時讓三分
-
聲妓從良品無礙 貞婦失守晚節非
-
既要看得破 還須認得真
-
老來疾病壯時招 衰後罪孽盛時造
-
凡事有節制 五分便無悔
-
結新不如敦舊 立名不如種德
-
持身不可輕 用心不可重
-
毋偏信自任 毋揚己抑人
-
心伏群魔退聽 氣平外橫不侵
-
苦中有樂趣 樂中有苦味
-
教弟子養閨女 嚴出入謹交遊
-
嚴謹瀟灑並相重 秋殺春生兩相宜
-
欲路染指入深淵 理路退步隔千山
-
真廉無廉名 大巧無巧術
-
人人有個大慈悲 處處有種真趣味
-
掃除外物 直覓本來
-
德怨兩忘 恩仇俱混
-
公平正論不可犯 權門私竇不可染
-
天地有萬古 人生只百年
-
直躬何妨他人思 無惡何懼小人謗
-
莫以短攻短 莫以頑濟頑
-
進德修道木石念 濟世經邦雲水趣
-
名根未拔墮塵情 客氣未融為剩技
-
吉人魂夢皆和氣 凶人笑語藏殺機
-
心體要光明 念頭莫暗眛
-
無名無位樂最真 不饑不寒憂更甚
-
陰惡惡大 顯善善小
-
性情偏激不可取 善得其中方為褔
-
欲無罪於昭昭 勿得罪於冥冥
-
養喜神招褔 去殺機遠禍
-
施恩不求回報 斗粟可當萬鐘
-
君子之量含污垢 君子之操莫獨行
-
己之際遇不必齊 人之情理不必順
-
主心公常惺惺 六賊化為家人
-
心地乾淨明亮 方可讀書學古
-
保已成之業 防將來之非
-
奢者富而不足 能者勞而招怨
-
氣象要高曠 趣味要沖淡
-
講學尚躬行 立業思種德
-
風過疏竹不留聲 雁去寒潭不留影
-
富貴名譽須有根 盆花瓶花易枯萎
-
清能有容 明不傷察
-
花鳥尚知呈研媚 君子更當著奇文
-
君子窮且益堅 自是風雅氣度
-
逆來順受 居安思危
-
動中靜是真靜 苦中樂是真樂
-
寧默毋躁 寧拙毋巧
-
捨己毋處疑 施恩毋求報
-
性氣清冷受享薄 和氣熱心褔澤長
-
種德者無位公卿 貪權者有爵乞人
-
天理路上寬 人欲路上窄
-
當念積累之難 常思傾覆之易
-
一苦一樂相磨練 一疑一信相參勘
-
君子而詐善 無異於小人
-
心不可不虛 心不可不實
-
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
為人多病未足羞 一生無病中吾憂
-
此心能圓滿 世界無缺陷
-
人只一念貪私 壞了一生人品
-
操履不可少變 鋒芒不可太露
-
靜中不落空 動處有受用
-
逆境鍛鍊品節 順境銷磨鬥志
-
轉禍為福 起死回生
-
嗜欲如猛火 權勢似烈焰
-
靜中念慮澄澈 閑中氣象從容
-
精誠所至 金石可鏤
-
貞士無心求褔 險人著意避禍
-
文章極處只恰好 人品極處只本然
-
從容處家族之變 愷切規朋友之失
-
對陰險者勿推心 遇高傲者勿多口
-
小處不滲漏 暗處不欺隱
-
不可疏於慮 不必傷於察
-
千金難結一時歡 一飯竟致終生感
-
倫常本乎天性 不可任德懷恩
-
藏巧於拙 以屈為伸
-
不誇妍人不能醜 不好潔人不能污
-
盛極必衰 否極泰來
-
富貴多炎涼 骨肉莫妒忌
-
情欲關頭能轉念 邪魔即可化真君
-
功過不容少混 恩仇不可過明
-
陰暗圓缺變有則 喜怒哀樂不逾規
-
放人一條生路 以免狗急跳牆
-
覺人詐不形於言 受人悔不動於色
-
功成身退 與人無爭
-
橫逆困窮 鍛鍊豪傑
-
浮華不如純樸 澆薄不及高古
-
人身小天地 天地大父母
-
深植善根 澤被後世
-
親善人不宜預揚 去惡人不宜先發
-
拋卻自家無盡藏 沿門持缽效貧兒
-
節義自漏室來 經綸自嚴謹來
-
隨人接引 隨事警惕
-
位太盛則危 德太高則毀
-
信人者己獨誠 疑人者己先詐
-
陰惡禍深 陽善功淺
-
遇故舊意氣新 處隱微心跡顯
-
德者才之主 才者德之奴
-
君子以勤儉立德 小人以勤儉謀利
-
與人不可同功 與人不可共樂
-
莫憑意興作為 不從情識解悟
-
饑附飽揚 人情通患
-
恩宜自淡而濃 威宜自嚴而寬
-
厚德者弘其量 弘量者大其識
-
心虛則性現 意淨則心清
-
反己觸事皆藥石 尤人動念即戈矛
-
陰謀為涉世禍胎 庸德為和平基礎
-
精神萬古如新 氣節千載長存
-
好士子淡聲華 好臣子輕名位
-
機裡藏機 變外生變
-
如顧時苦在其中 違心時樂在裡面
-
做人貴真 涉世尚圓
-
缸滿切忌加一滴 木危切忌加一搦
-
水不波則自定 心不混則自清
-
聞惡不可即就 聞善不可即親
-
一念犯鬼神之禁 一言傷天地之和
-
用人不宜刻 交友不宜濫
-
急之不白寬自明 操之不從縱自化
-
和衷不啓忿爭路 謙德不開嫉妒門
-
節義文章縱奇絕 亦須道德來統率
-
居官杜邪端 鄉居敦舊好
-
為善草裡瓜 為惡庭前雪
-
事上敬謹 待下寬仁
-
我貴人奉不足喜 我賤人侮不足怒
-
身處逆境化怨尤 精神荒怠圖振奮
-
為鼠常留飯 憐蛾不點燈
-
不落筌蹄 不泥跡象
-
心體便是天體 只要隨起隨滅
-
智人愚人可共事 中才之人難下手
-
操履要嚴明 心氣要和易
-
守口應密 防意須嚴
-
不近惡事 不立善事
-
不憂患難 不畏權豪
-
登山耐側路 踏雪耐危橋
-
濃夭不及淡久 早秀不如晚成
-
逞功業炫文章 皆是外物作人
-
風恬浪靜見真境 味淡聲稀識本然
-
公生明廉生威 恕則清儉則足
-
山河大地屬微塵 血肉之軀歸泡影
-
持身不可太皎潔 待人且莫太分明
-
花居盆內乏生機 鳥入籠中減天趣
-
休與小人結仇 休向君子諂媚
-
不知有我物不貴 知身非我愁不侵
-
勢理病難醫 義理障難除
-
以失意之心 銷得意之念
-
磨練當如百煉金 施為宜似千鈞弩
-
人情變化萬端 不宜過於執著
-
寧為小人忌 甘受君子責
-
尋常家飯 安樂窩巢
-
好利之害尚淺 好名之害尤深
-
識乾坤之自在 知物我之兩忘
-
知恩不報聞善疑 居心刻薄而歹毒
-
求成之心莫太堅 養生之道貴自然
-
讒言如鳥雲蔽日 媚言似隙風侵肌
-
竹影掃階塵不動 月輪穿沼水無痕
-
山高峻處無草木 水端急處無魚蝦
-
識天地自然鳴佩 見天地最上文章
-
不宜與俗同 不宜與俗異
-
猛獸易服心難制 溪壑易填心難滿
-
莫道桑榆晚 為霞尚滿天
-
心地上無風禱 性天中有化育
-
聰明不露 才華不逞
-
利欲驅人萬火牛 達人應自適其性
-
心地寬舒福慶長 念頭迫促祿澤短
-
置身紅塵而忘世 超脫物累樂天機
-
性躁一事無成 心和百褔自集
-
盛衰無常 強弱安在
-
莫以己長形人短 勿因己富欺人貧
-
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
-
待人須寬厚 律己應嚴格
-
不行坦途走絕路 飛蛾投鴟火嗜鼠
-
幼時教養好子弟 涉世立朝成大器
-
超越語言文字 不粘佛法禪理
-
多事不如省事 多能不若無能
-
冷眼觀成敗 冷情看是非
-
詩思霸橋上 野興鏡湖邊
-
濃艷為乾坤幻境 真淳是天地真吾
-
榮華只一時 玉帛歸泡影
-
人品地位有尊卑 貪求憂慮無二致
-
得趣不在多 會景何須遠
-
人情變化懶開眼 呼牛喚馬只點頭
-
喚醒夢中夢 窺見身外身
-
不為念想束縛 即是無念功夫
-
鳥語蟲聲傳心訣 花英草色見道文
-
意所偶會成佳境 物出天然見真機
-
解讀無字書 知彈無弦琴
-
徹見自性 不必談禪
-
心無物欲神情澈 坐有琴書氣欲仙
-
真不離幻 雅不離俗
-
俗眼觀來萬物異 道眼觀來萬物同
-
樂極生悲 適可而止
-
天性未常枯槁 機神最宜觸發
-
會得個中趣 破得眼前機
-
善操身心 收放自如
-
文以拙進 道以拙成
-
自然人心 融合無間
-
應以我轉物 莫以物轉我
-
寒燈無焰弄光景 身如槁木墮頑空
-
理寂則事寂 心空則境空
-
幽人清事在自適 拘形泥跡落苦海
-
冷眼觀熱事 閑中滋味長
-
思量生前死後事 超越物外遊象先
-
富貴如浮雲 詩酒聊自娛
-
勝負與美醜 一時之幻相
-
不為法纏 不為空縛
-
天性全則欲望淡 雖是凡人亦似仙
-
心狹天地狹 心寬天地寬
-
達人撒手懸崖 俗士沉身苦海
-
損之又損 忘無可忘
-
心未定時絕塵器 心既定後混風塵
-
能知足常樂 不知足常苦
-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
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
-
世界之廣狹 皆由於心生
-
「佛緣藝緣」 佛緣修靈 叢書 台灣版補記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