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洪自誠 (著) ; 王進祥 (編)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工作‧職場
- 出版社: 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1985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578997426
菜根譚後集析注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目錄
-
許序
-
自序
-
一、言者多不顧行 談者未必真知:
-
二、無為無作 優游清逸:
-
三、春色為人間之粧飾 秋氣見天地之真吾
-
四、世間之廣狹 皆由於自造
-
五、樂貴自然真趣 景物不在多遠
-
六、心靜而木體現 水清而月影明
-
七、天地萬物 皆是實相
-
八、現形不如觀心 神用勝過迹用
-
九、心無物欲乾坤靜 坐有琴書便是仙
-
一○、歡樂極兮哀情多 興味濃後感索然
-
一一、知機其神乎 會趣明道矣
-
一二、萬象皆空幻 達人須達觀
-
一三、泡沫人生 何爭名利
-
一四、極端空極 過猶不及
-
一五、得好休時便好休 如不休時終無休
-
一六、冷靜觀世事 忙中去偷閒
-
一七、不親富貴 不溺酒食
-
一八、恬淡適己 身心自在
-
一九、廣狹長短 由於心念
-
二○、栽花種竹 心境無我
-
二一、知足則仙凡路異 善用則生殺自殊:
-
二二、守正安分 遠禍之道
-
二三、與閒雲為友 以風月為家
-
二四、存道心 消幻業
-
二五、退步寬平 清淡悠久
-
二六、修養定靜工夫 臨變方不動亂
-
二七、隱者無榮辱 道義無炎凉
-
二八、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凉
-
二九、居安思危處進思退
-
三○、貪得者雖富亦貧 知足者雖貧亦富:
-
三一、隱者高明 省事平安
-
三二、超越喧寂 悠然自適
-
三三、得道無牽繫 靜燥兩無關
-
三四、濃處味短淡 中趣長
-
三五、理出於易 道不在遠
-
三六、動靜合宜 出入無礙
-
三七、執著是苦海 解脫是仙鄉
-
三八、躁極則昏 靜極則明
-
三九、臥雲弄日 絕俗超塵
-
四○、鄙俗不及風雅 淡伯反勝濃厚
-
四一、出世在涉世 了心在盡心
-
四二、身放閒處 心在靜中
-
四三、雲中世界 靜裹乾坤
-
四四、不希榮達 不畏權勢
-
四五、聖境之下 調心養神任
-
四六、春之繁華 不若秋之清爽
-
四七、得詩家真趣 悟禪教玄機
-
四八、像由心生 像隨心滅
-
四九、來去自如 融通自在
-
五○、憂喜取捨之情 皆是形氣用事
-
五一、夢幻空華 真如之月
-
五二、欲心生邪念 虛心生正念
-
五三、富者多憂 貴者多險
-
五四、讀易松間 談經竹下
-
五五、人為乏生趣 天機在自然
-
五六、煩惱由我起 嗜好自心生
-
五七、以失意之思 制得意之念
-
五八、世態變化無極 萬事必須達觀
-
五九、鬧中取靜 冷處熱心
-
六○、世間原無絕對 安樂只是尋常
-
六一、接近自然風光 物我歸於一如
-
六二、生死成敗 一任自然
-
六三、處世流水落花 身心皆得自在
-
六四、勘破乾坤妙趣 識見天地文章
-
六五、猛獸易服 人心難制
-
六六、心地能平穩安靜 觸處皆青山綠水
-
六七、生活自適其性 貴人不若平民
-
六八、處世忘世 超物樂天
-
六九、人生本無常 盛衰何可待
-
七○、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
-
七一、苦海茫茫 回頭是岸
-
七二、求心內之佛 卻心外之法
-
七三、以冷情當事 如湯之消雪
-
七四、徹見真性 自達聖境
-
七五、心月開朗 水月無礙
-
七六、野趣豐處 詩興自湧
-
七七、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
-
七八、森羅萬象 夢幻泡影
-
七九、在世出世 真空不空
-
八○、欲望雖有尊卑 貪爭並無二致
-
八一、毀譽褒貶 任世情
-
八二、不為念想囚繫 凡事皆要隨綠
-
八二、自然得真機 造作減趣味
-
八四、徹見自性 不忍談禪
-
八五、心境恬淡 絕慮息憂
-
八六、真不離幻 雅不離俗
-
八七、凡俗差別觀 道心一體觀
-
八八、布茅蔬淡 頤養天和
-
八九、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
九0 、斷絕思慮 光風霹月
-
九一、機神觸事 應物而發
-
九二、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
九三、自然人心 融和體
-
九四、不弄技巧 以拙為進
-
九五、以我轉物 逍遙自在
-
九六、形影皆去 心境皆去
-
九七、任其自然 萬事安樂
-
九八、思及生死 萬念灰冷
-
九九、卓智之人 洞燭機先
-
一○○、雌雄研醜 一時假相
-
一○一、風月木石之真趣 惟靜與閒者得之:
-
一○二、天全欲淡 雖凡亦仙
-
一○三、本真即佛 何待觀心
-
一○四、勿待興盡 適可而止
-
一○五、修行宜絕跡於塵寰 悟道當涉足於世俗
-
一○六、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
-
一○七、山居清灑 入都俗氣
-
一○八、人我合之時 則雲留而鳥伴
-
一○九、禍福苦樂 一念之差
-
一一○、若要工夫深 鐵尺磨成針
-
一一一、機息心清月到風來
-
一一二、落葉蘊育萌芽 生機藏於肅殺
-
一一三、雨後山色鮮 靜夜鐘聲清
-
一一四、雪夜讀書神清 登山眺望心曠
-
一一五、萬鍾一髮 存乎一心
-
一一六、要以我轉物 勿以物役我
-
一一七、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
一一八、不可徒勞身心 當樂風月之趣
-
一一九、何處無妙境 何處無淨土
-
一二○、順逆一觀欣 欣戚兩忘
-
一二一、風迹月影 過而不留
-
一二二、世間皆樂 苦自心生
-
一二三、月盈則虧 履漏則戒
-
一二四、體任自然 不染世法
-
一二五、觀物須有自得 勿徒留連光景
-
一二六、陷於不義 生不若死
-
一二九、利害乃世之常 不若無事爲福
-
一二八、把握要點 卷舒自在
-
一二七、非分之收獲 陷溺之根源
-
一三○、茫茫世間 矛盾之窟
-
一三一、身在局中 心在局外
-
一三二、誠繁增靜 安樂之基
-
一三三、滿腔和氣 隨地春風
-
一三四、超越口耳之嗜欲 得見人生之真趣
-
一三五、萬事皆緣 隨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