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羅秀美 (著)
- 學科分類: 語言文學類
- 書籍分類: 華文現代文學 ; 文學院
-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0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7396693
隱喻‧記憶‧創意:文學與文化研究新論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在這部以「隱喻.記憶.創意」為名的論文集裡,收錄了六篇學術論文。它們是在「古典/經典與當代對話」以及「學術與生活/生命結合」這兩大概念之下的產物。因此,六篇論文依內容性質可分為「文學的隱喻」、「文學的記憶」與「文學的創意」等三大主題。
首先,「文學的隱喻」指的是研究文學文本的隱喻性質及其所透顯的主體特性。收錄的兩篇論文,一為<隱喻的文本•沉陷的欲望—以拉岡的精神分析觀看屈原《九歌》中的自我/主體建構>,另一篇為<物戀化凝視.旁觀她者的痛苦—以「視覺文化」重讀施蟄存<石秀>對女體的凝視與暴力的觀看>。
其次,「文學的記憶」亦收錄兩篇論文,一為<銀杏的文化身分與文學記憶—以文化研究/大眾文化為視域>、<大塊假我以文章.漢字召我以情感—唐諾《文字的故事》與張大春《認得幾個字》如何記憶漢字>。
最後,「文學的創意」所收錄的兩篇論文,一是<旅行至「文學家的房子」—以西西和鍾文音的旅行文學觀看「文化觀光產業」的創意>,另一篇是<如何烹製一頓文學盛宴-「飲食文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實例>。
以上六篇論文,大致涵納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裡的幾個重要議題,不僅以跨界視野重探古典,更以多元觀點掘發文學文本的無限可能性,值得深思與探究。
首先,「文學的隱喻」指的是研究文學文本的隱喻性質及其所透顯的主體特性。收錄的兩篇論文,一為<隱喻的文本•沉陷的欲望—以拉岡的精神分析觀看屈原《九歌》中的自我/主體建構>,另一篇為<物戀化凝視.旁觀她者的痛苦—以「視覺文化」重讀施蟄存<石秀>對女體的凝視與暴力的觀看>。
其次,「文學的記憶」亦收錄兩篇論文,一為<銀杏的文化身分與文學記憶—以文化研究/大眾文化為視域>、<大塊假我以文章.漢字召我以情感—唐諾《文字的故事》與張大春《認得幾個字》如何記憶漢字>。
最後,「文學的創意」所收錄的兩篇論文,一是<旅行至「文學家的房子」—以西西和鍾文音的旅行文學觀看「文化觀光產業」的創意>,另一篇是<如何烹製一頓文學盛宴-「飲食文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實例>。
以上六篇論文,大致涵納當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裡的幾個重要議題,不僅以跨界視野重探古典,更以多元觀點掘發文學文本的無限可能性,值得深思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