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文學之怒:評中國的憤世小說

0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文學之怒》是一本評中國憤世小說的文集,作者羅盤以其對小說創作理論的深厚基礎,以深入淺出的筆觸,加以分析,讀者如能將本書與原著參照閱讀,所能感受領悟者必定大不相同了。  水滸傳、西遊記、鏡花緣,是我國有名的三大說部,讀者很多,可以說家喻戶曉,但真正知其精髓,悉其況味者不多,只知道水滸傳是描寫宋江等一百零八人上山落草的故事,西遊記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鏡花緣是描寫林之洋海外歷險的故事。宋江等人為何由良民而上梁山落草為寇?他們各個的背景為何?心路歷程怎樣?孫悟空侍奉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遇到那麼多的妖魔鬼怪,象徵的意義為何?英雄有淚不輕彈,孫悟空因何而流淚?道貌岸然的唐僧果然是偉大的聖僧麼?為何人人想吃唐僧肉?他影射什麼?象徵什麼?唐敖、林之洋在海外歷險,遍遊海外各國,所見所聞代表什麼?象徵什麼意義?縱然許多讀者多能津津樂道其中種種情境,但是各書的作者他們執筆為書時心境為何?寫作此書目的何在?要表現的是什麼?眾多的讀者又有多少人能道述其詳呢?文學作品是需要「解讀」的,不能「不求甚解」,否則只有休閒解悶的效果,辜負作者的苦心。  對於小說的構成,作者認為應該具有「主題」、「故事」、「人物」三大要素。主題在表現作者的思想、意識和情感;故事則是「劇本」。人物即是「演員」,演員表演故事的目的是在闡揚書中的主題;意即表現作者的思想意識和情感。所以名儒李卓吾說:「聖賢非憤不作,不憤而作,猶如無病呻吟。」準此而論,我們可以了解,施耐庵為什麼寫《水滸傳》,吳承恩為什麼寫《西遊記》,李汝珍為什麼寫《鏡花緣》了。中國的憤世小說當不只這麼多,但本書作者認為,就藝術成就言,當推此三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