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朱幼棣 (著)
- 學科分類: 史地類
- 書籍分類: 考古/人類學
- 出版社: 杭州藍獅子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 出版地:中國大陸
- 出版日期:2011
- 語文:簡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7508610375
后望书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無數山川的變遷,半個世紀的風雨。中國工業化所走過的曲折艱難的歷程,我們民族所付出的沉重代價,作者一一思考和分析。
回望已經毀滅了的天下第一關——潼關。那里,曾是一片古戰場,風雲迭蕩、蒼茫遙遠;那里,是北方大風景的結點;那里,文物古跡遍地。
回望延承歷史文脈,蘊涵古老深沉的中國城鎮。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回望中國文化的根脈︰胡同與四合院。回望著,我們發覺,雖然往事已經如煙,但在那些窮街陋巷之中,仍有許多值得珍視的熠熠發光的瑰寶。
回望曾經的敦煌,祁連雲重,遠山雪飄,曾經的“塞外江南”如今發出了怎樣的呼救;
從敦煌到羅布泊,跟隨著作者的步履,踏尋過我國西北生態鏈條中最脆弱的這一段,歷史的黃卷嘩嘩地翻得飛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當人們已習慣于沉默,眼瞳已習慣高樓與大壩的“雄姿”時,作者用他的腳步和心,踏遍了書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撫摸著眾多歷史痕跡,追懷了無數的昔人舊事。
作者在本書中從保護文化遺產加強人文關懷角度,以歷史回眸的視角,對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三門峽水庫、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遺產保護重要事件,進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處理文化遺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如何處理興修水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這兩大重要課題,極具時代意義和學術價值。
朱幼棣,曾是著名的新華社記者,現任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出生于浙江黃岩。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新華社國內工業采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1992年評為新華社高級記者,為國家軟科學評審委員會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地球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中國世紀大災變》等九部小說集和長篇報告文學。
回望已經毀滅了的天下第一關——潼關。那里,曾是一片古戰場,風雲迭蕩、蒼茫遙遠;那里,是北方大風景的結點;那里,文物古跡遍地。
回望延承歷史文脈,蘊涵古老深沉的中國城鎮。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回望中國文化的根脈︰胡同與四合院。回望著,我們發覺,雖然往事已經如煙,但在那些窮街陋巷之中,仍有許多值得珍視的熠熠發光的瑰寶。
回望曾經的敦煌,祁連雲重,遠山雪飄,曾經的“塞外江南”如今發出了怎樣的呼救;
從敦煌到羅布泊,跟隨著作者的步履,踏尋過我國西北生態鏈條中最脆弱的這一段,歷史的黃卷嘩嘩地翻得飛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當人們已習慣于沉默,眼瞳已習慣高樓與大壩的“雄姿”時,作者用他的腳步和心,踏遍了書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撫摸著眾多歷史痕跡,追懷了無數的昔人舊事。
作者在本書中從保護文化遺產加強人文關懷角度,以歷史回眸的視角,對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三門峽水庫、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遺產保護重要事件,進行了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了如何處理文化遺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如何處理興修水利與環境保護的關系,這兩大重要課題,極具時代意義和學術價值。
朱幼棣,曾是著名的新華社記者,現任國務院研究室司長。出生于浙江黃岩。畢業于山東大學中文系。歷任新華社國內工業采訪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1992年評為新華社高級記者,為國家軟科學評審委員會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首屆“地球獎”獲得者,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400余萬字,出版有《沉默的高原》《中國世紀大災變》等九部小說集和長篇報告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