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書籍
長鏡頭下的張愛玲:影像、書信、出版

2 人評分過此書

可使用:0

線上閱讀中:0

下載閱讀中:0

借閱天數:0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 內容簡介
  • 目錄
作者以同時為小說家又為評論家的視角,洞察創作與人生的織理;以影像、哲學、精神分析、創作美學等不同角度與分析脈絡,依據全新出土之書信與著作,重啟張愛玲研究。更以曾為媒體編輯身分與作家張愛玲往返寫信的親身體驗,從張愛玲的小說、劇本、筆記、書信、未完成與散佚稿件……勾勒出一幅比張任何一部作品都更驚人的層層疊疊建構:或者,一切都是小說家的虛構,便虛構地完成了小說家的人生。   繼《孤島張愛玲》後,   小說家學者蘇偉貞又一次對張愛玲的析論與細說   全書以影像、書信、出版三大面向綜論張愛玲的創作意象與內涵   是極具新意與創意的「看張」論述   本書以張愛玲與電影的淵源開始進行析論,曾經參與編劇的〈傾城之戀〉〈太太萬歲〉乃至〈不了情〉,張愛玲究竟欲傳遞何種訊息,以及這些影像作品與其創作,乃至真實生活中的關係,作者皆有深入的論述。   在〈生成-書信:張愛玲的創作-演出〉中,作者有意證明如果釐清張愛玲書信中重要事件之經緯,就能找到張愛玲小說-書信-人生相關的詰問與答案。作者另附記了他任職報社編輯時,與張愛玲的書信往返十數封,寫就〈張愛玲的書信演出──自誇與自鄙〉,其中細膩的析論,可為張愛玲本人性格提供註解。   在〈連環套:張愛玲的出版美學〉,作者援引了二○○九年出版的「自白體」長篇小說《小團圓》作為評說的主體,往復呼應張愛玲與胡蘭成間的情事,乃至其創作與人生,堪為讀者留下一格「張-看」「看-張」的窗。   〈重回前方,台灣行〉收錄張愛玲訪台唯一新聞報導,〈鴉片床與診療椅的心理治療檔案〉從精神分析學角度切入〈金鎖記〉的人物心理及人生悲劇,深刻反射張愛玲孤絕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