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解嚴前,「台灣」是個禁忌。 解嚴後,本土意識高漲,族群尋根, 「台灣」面貌,逐漸清晰。
康原書寫彰化歷史與人文, 則是透過歷史考據、耆老訪談、田野調查, 一步步建構出豐富的彰化人文地圖。
康原(1947 ~ ),本名康丁源,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人,自一九七○年代開始文學創作,以抒情散文為主;一九八○年代以後,受鄉土文學論戰的啟發,寫作方向回到土地與人民,有自覺的從事鄉土歷史及文化的追尋與回溯,步上報導文學之路。
三十年來,康原以報導文學、台語歌謠創作、人物傳記、田野調查等各種不同形式、角度,持續書寫彰化地區文學歷史、鄉土民俗。
透過這些作品,康原所形塑建構的彰化,不僅是眼前當下所見地理空間上的彰化風貌,更是歷史縱深架構的人文彰化,是庶民精神的彰顯,也是文學精神的傳承。
康原書寫彰化歷史與人文, 則是透過歷史考據、耆老訪談、田野調查, 一步步建構出豐富的彰化人文地圖。
康原(1947 ~ ),本名康丁源,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人,自一九七○年代開始文學創作,以抒情散文為主;一九八○年代以後,受鄉土文學論戰的啟發,寫作方向回到土地與人民,有自覺的從事鄉土歷史及文化的追尋與回溯,步上報導文學之路。
三十年來,康原以報導文學、台語歌謠創作、人物傳記、田野調查等各種不同形式、角度,持續書寫彰化地區文學歷史、鄉土民俗。
透過這些作品,康原所形塑建構的彰化,不僅是眼前當下所見地理空間上的彰化風貌,更是歷史縱深架構的人文彰化,是庶民精神的彰顯,也是文學精神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