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陳芳英 (著)
- 學科分類: 語言文學類
- 書籍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 ; 中文文學評論 ; 文學院
-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1983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EBK1020000193
- DOI: 10.6327/NTUPRS-EBK1020000193
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目連救母的傳說,是家喻戶曉的故事,透過宗教儀式、文學、藝術等形態,在民間到處流布,推行遍及全國,並遠播韓國、日本。自盂蘭盆經流傳以來,歷經了一千七百年的時間,一面與我國傳統的倫理思想、民間信仰相結合,一面又藉著變文、變相、寶卷、佛曲、鼓詞、雜劇、各種地方戲等文學形式,逐漸由簡單的基型,演進為曲折複雜的面貌。中國由於注重倫理孝道,佛教出來時,出家捨親被視作大不孝,因而阻礙了佛教的傳播,為了調和儒釋,佛教開始強調孝道,融合儒釋思想創立新經,盂蘭盆經也因此應運而生。唐代講唱文學興起,目連至孝的故事十分盛行,於今所存的目連變文達十六篇之多。北宋開始有了目連雜劇的搬演,是戲劇史上的重要資料。進入元明清之後,曲目更多,上至宮廷,下至民間,均極鼎盛。而且自南北朝開始,盂蘭盆會就是中元節的固定法事,不僅寺院視為聖典,民間也營盆齋供,除了誦經、搬演目連戲以外,還有放河燈、放焰口等民間風俗,虔敬追思。因此無論就哪一方面論,流傳年代的久遠、流布地域的廣大、牽涉文學形式的眾多,目連故事都是居於無可比擬的地位。本文試就其故事演進,探索其文學特質與藝術價值,論文計分五章,第一章敘述目連故事,如何由盂蘭盆經發展為變文、戲文及勸善金科。第二章探討儒釋二教如何取得協調 ,對孝的詮釋有何異同。第三章敘述有關目連救母故事的講唱文學,以變文及其嫡派寶卷為主。第四章敘述有關目連救母的戲劇。第五章總結全文,並略述自南北朝以來的中元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