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杜保瑞 (著)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學院
-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05/04/01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570519517
北宋儒學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慶曆之際,學風四起。」(《宋元學案》、《士劉諸儒學案》)范仲淹、歐陽修、胡瑗、孫復、石介等振興了「反佛歸儒」的新學風,到了北宋元祐、熙寧之際,周敦頤的濂學、張載的關學、二程的洛學、邵康節的象數學、乃至王安石的新學、三蘇的蜀學,同時並興。而能提出完整的學說系統,蔚為兩宋學說思想的主流,當然屬於上述周、張、邵、二程子,後世所謂「北宋五子」的「道學」(後來稱為「性理學」、「理學」,近代又稱之為「新儒家」)。
周敦頤是以本體論及宇宙論的傳統知識來論說聖人境界的儒學建構型態;張載則是在本體論、宇宙論、功夫論、及境界論各個哲學基本問題上都有創造性命題建構的體系型哲學家;邵雍則是藉由易經哲學與歷史哲學進路建構儒學理論的哲學家;程顥是在聖人境界的胸懷上展現境界風範的義理型態;程頤則進入易學義理世界進行形上學與功夫論的理論創作,並展開對道德主體概念分析的特殊形上學問題。
本書作者以「北宋五子」為「北宋儒學」之「典範」,而以他們的思想為本書的基本內容,就其哲學源流予以剖析,認為其各有重點,互不妨礙;這是基於史觀上的特殊見解,也是合理的哲學詮釋。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