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周欣婷 (著)
- 學科分類: 哲學類
- 書籍分類: 哲學 ; 文學院
- 出版社: 索引數位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7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9427234
- DOI: 10.978.98694272/34
朱熹《易》學研究:「尊經」與「崇理」的交融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本論文以「朱熹《易》學與理學的交涉」為探究視
角,著重去考察朱熹《易》學中「尊經」與「崇理」的
表現,探究朱熹欲回歸經典本義的尊經態度,與他以窮
理為旨趣、義理建構為核心關懷的崇理思維,如何在其
《易》學中產生交融,試圖由此具體而微地見出朱熹理
學與經學間的關聯,並更深入地了解朱熹《易》學的特
色及其在《易》學史上的定位。
論文中一方面對朱熹的義理《易》學與理學的「本體
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交涉進行全面的探
究,主要包括取義說與其理本論思維的關聯,以及朱熹透
過對《易》之太極與陰陽的論述,在理氣的離合、動靜、
強弱、孰為主宰等問題上所展現的主張,從中也更深入去
評定朱熹《易》學所形塑的本體論思想之精神特色;另一
方面,文中亦探究了「朱熹的象數《易》學與理本論思維
的交涉」,分析朱熹基於理本論思想的立場,在採用取象
說的方法上,與一般象數《易》學派的學者有何不同?而
他兼採取象說的做法是否亦回過頭來對其理學思想的精神
產生變化。
此外,筆者並由朱熹的《易》圖之學去探究相關的
「儒道交涉問題」,觀察一向重視儒、道思想之辨的朱
熹,在面對所看重的《易》圖被質疑為道教之學時,於
其中所呈現出的錯綜曲折的思路轉折。最後,文中也探
究了「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考察他在讓《易》
學如此廣泛而深入地參與理學的建構當中,所運用的詮
釋方法與訂定的詮釋規範。"
角,著重去考察朱熹《易》學中「尊經」與「崇理」的
表現,探究朱熹欲回歸經典本義的尊經態度,與他以窮
理為旨趣、義理建構為核心關懷的崇理思維,如何在其
《易》學中產生交融,試圖由此具體而微地見出朱熹理
學與經學間的關聯,並更深入地了解朱熹《易》學的特
色及其在《易》學史上的定位。
論文中一方面對朱熹的義理《易》學與理學的「本體
論」、「心性論」、與「工夫論」的交涉進行全面的探
究,主要包括取義說與其理本論思維的關聯,以及朱熹透
過對《易》之太極與陰陽的論述,在理氣的離合、動靜、
強弱、孰為主宰等問題上所展現的主張,從中也更深入去
評定朱熹《易》學所形塑的本體論思想之精神特色;另一
方面,文中亦探究了「朱熹的象數《易》學與理本論思維
的交涉」,分析朱熹基於理本論思想的立場,在採用取象
說的方法上,與一般象數《易》學派的學者有何不同?而
他兼採取象說的做法是否亦回過頭來對其理學思想的精神
產生變化。
此外,筆者並由朱熹的《易》圖之學去探究相關的
「儒道交涉問題」,觀察一向重視儒、道思想之辨的朱
熹,在面對所看重的《易》圖被質疑為道教之學時,於
其中所呈現出的錯綜曲折的思路轉折。最後,文中也探
究了「朱熹《易》學的經典詮釋」,考察他在讓《易》
學如此廣泛而深入地參與理學的建構當中,所運用的詮
釋方法與訂定的詮釋規範。"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