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查繼宏 (編)
- 學科分類: 社會科學類
- 書籍分類: 政治學
- 出版社: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8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577352743
中國崛起需要大國心態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國家崛起最關鍵的幾道難題,背後都是不能說的祕密。
弄懂這些問題,掌握大國心態,小魚也能翻身躍龍門!
不只是文明古國,也曾是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修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造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但農業社會留下的陳舊觀念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
在通往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存在著許多艱難險阻和不確定因素,必須做好各種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準備。對現代人來說,我們應該多一些理性和務實,少一些感性和狂熱。只有這樣,一個國家的復興才會由夢想變成現實。
弄懂這些問題,掌握大國心態,小魚也能翻身躍龍門!
不只是文明古國,也曾是世界第一的科技大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修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樓,造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建世界最快的高速鐵路,但農業社會留下的陳舊觀念卻很難在短時間內徹底改變。
在通往國家崛起和民族復興的道路上,存在著許多艱難險阻和不確定因素,必須做好各種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準備。對現代人來說,我們應該多一些理性和務實,少一些感性和狂熱。只有這樣,一個國家的復興才會由夢想變成現實。
- 目錄
-
版權信息
-
序言
-
工業社會呼喚商業文明
-
第一篇天朝上國風光不再
-
中國曾引領世界 1000多年
-
曾經的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
曾經的世界第一科技大國
-
遠播中華德威的鄭和船隊
-
盛況空前的鄭和下西洋
-
“大明天子乃天下共主”
-
“縱得奇寶無數,于國家何益?”
-
“天朝無所不有,無需仰賴外人”
-
致命的海禁
-
不在朝貢之列,葡萄牙使節被拒
-
朝貢貿易的“面子”與“里子”
-
康乾盛世: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
歐洲人對“天朝”的敬畏
-
英國第一次遣使訪華
-
貧窮饑餓的康乾盛世
-
馬戛爾尼的預言
-
“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
英國平衡對華貿易的工具:鴉片
-
“落后就要挨打”
-
“師夷長技以制夷”
-
洋務運動 PK明治維新
-
變法維新:大清帝國最后的機會
-
“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
-
慈禧太后強顏變法
-
第二篇悠久的歷史沉重的負擔
-
歷史只說明“過去”,并不代表“現在”
-
消逝的古代文明
-
悠久的歷史讓中國人固步自封
-
五千年的歷史,四千年的專制
-
曠世圣君從來都是殺人如麻
-
改朝換代讓專制愈演愈烈
-
專制統治下的馭民、弱民之術
-
儒家文化對中國人思想的禁錮
-
開國皇帝從來都不是“忠臣孝子”
-
儒學經典早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
-
以德治國PK以法治國
-
復興儒學可以實現民族復興嗎
-
萬里長城既是驕傲,也是枷鎖
-
太空中能看到長城嗎
-
古代中國為何要修筑長城
-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嗎
-
第三篇文化只是工具福祉才是根本
-
宗教和文化從來都只是工具
-
羅馬教皇成為歐洲事務裁判之始
-
德意志國王與羅馬教皇的爭斗
-
伊比利亞人對基督教的熱情
-
打著上帝和佛祖的名義斂財
-
贖罪券是個什么東西
-
中國式的贖罪券:少林寺的天價香
-
歐洲歷史強國都不是虔誠的基督徒
-
“唯利是圖”的威尼斯人
-
不要金錢,要貿易網絡
-
只做生意不傳教的荷蘭人
-
與基督教決裂的英國人
-
文化必須發展,才能獲得新生
-
兩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與蘇格拉底
-
文藝復興使西方人告別了漫長的中世紀
-
啟蒙運動使歐洲人率先迎來了現代化的曙光
-
文化必須與時俱進
-
第四篇混亂的民族思維脆弱的民族情感
-
永遠理不清的民族思維
-
錚錚鐵骨、一身正氣的方孝孺
-
書生意氣,誤國誤君
-
慷慨陳詞,致“十族之禍”
-
從《十月圍城》看國人思維的混亂
-
“殺身成仁”與“茍且偷生”的糾結
-
既“羨”又“憎”的民族心理
-
北大學生要讓美國總統“難堪”
-
“反美”學生對美國趨之若鶩
-
說什么并不影響做什么
-
揮之不去的受害者心態
-
天津商人被美國警察暴打
-
2005年的“反日”游行
-
不拿金杯就拒絕領獎
-
中國人的“世界第一”情結
-
“世界第一”背后的“弱國心態”
-
中國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
-
故宮與星巴克的沖突
-
故宮代表了什么?
-
星巴克代表著什么?
-
無限上綱的“光榮傳統”
-
理性面對全球化浪潮
-
被 13億人期望壓垮的劉翔
-
在日本大阪舉行的國際田聯大獎
-
兵敗北京奧運會
-
被鮮花和掌聲“綁架”的劉翔
-
誰該對劉翔退賽負責
-
第五篇多些商業理性少些民族情緒
-
可口可樂并購匯源因何擱淺
-
捍衛民族品牌?
-
匯源果汁賣得值嗎?
-
民族情感 PK民族利益
-
達能與娃哈哈的分手之爭
-
達娃之爭,誰是誰非?
-
娃哈哈缺乏契約精神?
-
達能表演跨國公司強權?
-
關乎國家經濟安全?
-
達娃之爭折射國人心態極不成熟
-
競拍圓明園獸首,愛國還是攪局
-
拒絕付款,理由很充分?
-
攪局雖痛快,中國形象卻受損
-
以牙還牙,于事無補
-
抵制家樂福到底傷害到誰
-
抵制家樂福的意義何在?
-
別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
抵制與不抵制,都需要理性
-
世界離不開中國,中國也離不開世界
-
“國際鐵公雞排行榜”羞辱了誰
-
捐款是出于自愿,而非強制
-
萬科和王石被推上風口浪尖
-
企業的使命是賺錢,而不是做慈善
-
第六篇做大國要有大國心態
-
中國崛起需要大國心態
-
強國夢想與弱國心態
-
弱國心態的歷史根源
-
如何樹立大國心態
-
告別“官本位”的思維習慣
-
“學生們不要動,讓領導先走! ”
-
領導就是比老百姓重要?
-
舉例一:給領導讓座
-
舉例二:為領導停課
-
國民心態助長官場腐敗
-
心態一:官場腐敗,歷朝歷代都存在
-
心態二:權力崇拜,相信權利而不相信法律
-
心態三:人情社會,清官難做
-
心態四:分一杯羹,咱也不吃虧
-
心態五:自己是老百姓,卻瞧不起其他的老百姓
-
心智成熟,才能拒絕被忽悠
-
“京城第一神醫”張悟本
-
“神醫”之后還有“神醫”
-
我們為什么總是被忽悠
-
擺脫封建道統,重建社會道德
-
“當官就應該為民做主”
-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
-
中國人的“處女情結”
-
第七篇中國崛起任重而道遠
-
世界第一出口大國背后的辛酸
-
世界第一出口大國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
勞動力比較優勢的陷阱
-
中國產業工人的辛酸
-
美國人真的離不開“中國制造”嗎
-
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的意義何在
-
濟總量超過日本
-
GDP 對我們到底有什么意義
-
比 GDP更重要的是人民的福祉
-
警惕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捧殺”
-
別人認為“是”并不意味“一定是”
-
西方媒體曾不遺余力地熱捧日本
-
美國對中國從“棒殺”轉為“捧殺”
-
中國崛起之路,任重而道遠
-
無法回避的問題,必須解決的矛盾
-
制造能力強 vs創新能力弱
-
財政收入高 vs社保支出低
-
儲蓄能力強 vs購買能力弱
-
造富神話多 vs慈善捐助少
-
房產公司幸福 vs“房奴”生活悲慘
-
中國實現現代化還需要上百年時間
同類型書籍推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