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以叛民之眼,探尋被掩蓋的城市歷史;
帶著旅人之心,親身踏查城市的繁複脈絡,
一瞥炫目地景背後,持續發散微光的反叛靈魂。
臺北歷經各種政權的治理、各式資本力量的開發,以及各樣體制的形塑,在多重紋理下造就今日的地景風貌。在主流意象之外,首善之都是否還有空間容納邊緣的、縫隙的、虛弱的、底層的、另類的、叛逆的其他景象?人們又如何能對這座城市有不同的體驗,進而察知城市生活中的正義與不正義、慾望與創傷、焦慮與壓抑的糾葛?為此,本書做為一項實驗性計畫,試圖規劃另類的城市導覽,讓人看見一座逃逸於主流敘事之外的「叛民城市」。
在本書中,叛民有兩種指涉。首先,叛民是指投身於各種對抗體制的抗爭組織或反抗行動的人民;其次,叛民也是與主流都市地景想像格格不入,受到歧視、排除與汙名的群體或事物。本書第一部基於上述兩類叛民經驗,選定五十二個地點或事件作為導覽景點,介紹事件的脈絡與爭議,引導讀者走訪。第二部則設計了六個專欄(包括抗爭勝∕聖地、政治權利、性別議題、青少年主體、反迫遷運動,以及歷史保存),以長篇專文討論,提供讀者較為宏觀的臺北叛民脈絡。
本書還提供兩套可實地演練操作的主題行程。第一個行程是以反迫遷和保存為核心概念,規劃走訪華光社區、紹興社區、寶藏巖,以及十四、十五號公園,藉此思考都市空間紋理的移除與標本化保存之間的張力。第二個純徒步行程從博愛特區這個權力中樞出發,沿著日本殖民以降的權力之路「中山北路」,探索邊緣、另類的都市經驗,包括:二二八公園的男同志經驗、臺北車站族裔地景與印尼街,以及陳雲林訪臺引起的上揚唱片行事件及街頭游擊等。期望讀者日後可自行串連書中介紹的地點和事件,設計自己的叛民城市之旅,進而挖掘那些依然塵封的城市記憶。
本書特色
★本書作為「日常的社會運動指南」,充分體現「運動現場」(Scenes)書系的精神:以凝視穿透遮蔽、以記錄對抗遺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反抗。
★這是一本活的書、有生命氣息的書、理當帶著走的書。本書附有兩套主題行程,出版時也將推出系列導覽活動。閱讀的意義在於,身體力行、人書合一。
帶著旅人之心,親身踏查城市的繁複脈絡,
一瞥炫目地景背後,持續發散微光的反叛靈魂。
臺北歷經各種政權的治理、各式資本力量的開發,以及各樣體制的形塑,在多重紋理下造就今日的地景風貌。在主流意象之外,首善之都是否還有空間容納邊緣的、縫隙的、虛弱的、底層的、另類的、叛逆的其他景象?人們又如何能對這座城市有不同的體驗,進而察知城市生活中的正義與不正義、慾望與創傷、焦慮與壓抑的糾葛?為此,本書做為一項實驗性計畫,試圖規劃另類的城市導覽,讓人看見一座逃逸於主流敘事之外的「叛民城市」。
在本書中,叛民有兩種指涉。首先,叛民是指投身於各種對抗體制的抗爭組織或反抗行動的人民;其次,叛民也是與主流都市地景想像格格不入,受到歧視、排除與汙名的群體或事物。本書第一部基於上述兩類叛民經驗,選定五十二個地點或事件作為導覽景點,介紹事件的脈絡與爭議,引導讀者走訪。第二部則設計了六個專欄(包括抗爭勝∕聖地、政治權利、性別議題、青少年主體、反迫遷運動,以及歷史保存),以長篇專文討論,提供讀者較為宏觀的臺北叛民脈絡。
本書還提供兩套可實地演練操作的主題行程。第一個行程是以反迫遷和保存為核心概念,規劃走訪華光社區、紹興社區、寶藏巖,以及十四、十五號公園,藉此思考都市空間紋理的移除與標本化保存之間的張力。第二個純徒步行程從博愛特區這個權力中樞出發,沿著日本殖民以降的權力之路「中山北路」,探索邊緣、另類的都市經驗,包括:二二八公園的男同志經驗、臺北車站族裔地景與印尼街,以及陳雲林訪臺引起的上揚唱片行事件及街頭游擊等。期望讀者日後可自行串連書中介紹的地點和事件,設計自己的叛民城市之旅,進而挖掘那些依然塵封的城市記憶。
本書特色
★本書作為「日常的社會運動指南」,充分體現「運動現場」(Scenes)書系的精神:以凝視穿透遮蔽、以記錄對抗遺忘,並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懈反抗。
★這是一本活的書、有生命氣息的書、理當帶著走的書。本書附有兩套主題行程,出版時也將推出系列導覽活動。閱讀的意義在於,身體力行、人書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