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徐揚生 (著)
- 學科分類: 語言文學類
- 書籍分類: 華文現代文學
- 出版社: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地:香港
- 出版日期:2018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88466764
先生的禮物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教育的本質是甚麼?我的理解是,教育就是讓受教育者重拾自信。
人的一生很長,但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長期目標常常定得太低,所以走不了太遠;但對短期的目標常常定得太高,所以時常失望。
“無”的力量不在於征服別人,而在於克制自己。只有當你有了“無”的境界,你才會謙卑,才會敬畏,才會虛懷,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人生就像走一條山路,做父母的,把孩子送到山腳下,送上一把不大不小的雨傘就足夠了。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陪著孩子走完山路。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徐揚生教授的個人散文集。徐教授不僅在人工智能領域卓有建樹,對教育事業也始終懷抱熱忱,而且在文學與藝術方面頗有心得。徐教授熱愛寫作,多年來筆耕不輟。本書集結徐教授四十篇散文,題材涉及他對教育、社會和人生的感悟,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洋溢著一位學人、師長對人生、生活、科學、藝術與教育的思考與熱愛,讀之如聽“先生”親切的叮嚀:不忘初心,服務他人,奉獻社會。
人的一生很長,但每個人對自己人生的長期目標常常定得太低,所以走不了太遠;但對短期的目標常常定得太高,所以時常失望。
“無”的力量不在於征服別人,而在於克制自己。只有當你有了“無”的境界,你才會謙卑,才會敬畏,才會虛懷,才會有前進的動力。
人生就像走一條山路,做父母的,把孩子送到山腳下,送上一把不大不小的雨傘就足夠了。沒有必要,也不可能陪著孩子走完山路。
本書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專家,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首任校長徐揚生教授的個人散文集。徐教授不僅在人工智能領域卓有建樹,對教育事業也始終懷抱熱忱,而且在文學與藝術方面頗有心得。徐教授熱愛寫作,多年來筆耕不輟。本書集結徐教授四十篇散文,題材涉及他對教育、社會和人生的感悟,文字樸實無華,娓娓道來,洋溢著一位學人、師長對人生、生活、科學、藝術與教育的思考與熱愛,讀之如聽“先生”親切的叮嚀:不忘初心,服務他人,奉獻社會。
- 目錄
-
序
-
第一篇 頭未梳成不許看
-
第二篇 從容
-
第三篇 飛機上的蚊子
-
第四篇 先生的禮物
-
第五篇 心靈的撼動
-
第六篇 神奇的餃子
-
第七篇 從火藥到光纖
-
第八篇 兔貓世界
-
第九篇 老人與牛
-
第一○篇 守墓者
-
第一一篇 讓手機歇會兒
-
第一二篇 月光
-
第一三篇 旅人
-
第一四篇 遲到的感恩
-
第一五篇 莫高窟的智慧
-
第一六篇 小師父
-
第一七篇 草原上的黃花菜
-
第一八篇 一個沒擠上火車的人
-
第一九篇 冬日的太陽
-
第二○篇 神算王先生
-
第二一篇 粥
-
第二二篇 燕子歸來時
-
第二三篇 逼上梁山
-
第二四篇 讀無用書,做有趣人
-
第二五篇 共享
-
第二六篇 聰明的頭腦和笨的精神
-
第二七篇 夏夜
-
第二八篇 一年十一天
-
第二九篇 無中生有
-
第三○篇 祖母的雨傘
-
第三一篇 藏在書裡的醬油
-
第三二篇 劈柴的學問
-
第三三篇 浪裡白條
-
第三四篇 六塊餅乾
-
第三五篇 野百合也有春天
-
第三六篇 鬆而不懈
-
第三七篇 擺渡人
-
第三八篇 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