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
- 書籍詳目頁
- 作者: 史作檉 (著)
- 學科分類: 語言文學類
- 書籍分類: 華文現代文學 ; 哲學
- 出版社: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地:臺灣
- 出版日期:2015
- 語文:繁體中文
- ISBN/識別號:9789866049958
三月後的五卷
可使用:0人
線上閱讀中:0人
下載閱讀中:0人
借閱天數:0天

推薦採購不提供QR CODE
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經典重現】
史作檉在十二年之間,相繼寫下《三月的哲思》與《三月後的五卷》,
從綠意融融的春日到斑斕風華的秋天。
不變的是,關於愛情、慾望與生、死間的牽繫,與自我和宇宙間的距離,與你我的每一天的日常。
愛與需求,來自於人們過份潰失與過份滿盈的時刻裡。
「你說愛欲之心嗎?在我來說,它一如大自然一樣的單純、直接而偉大,它唯一之缺點,是令人莫可奈何,甚至有時也會令人充滿了遺憾之心。
而愛是一種需求與激發,自然就是一種自由與完成。
……
人的一生當中,有三個不同的生命:
一個是自然的生命,即人與人生而俱來的,他最好之質素,在於純然之熱情。一個是再造的生命,即人根據人的方式,再造而充實的生命,它的根本內涵,是龐大知識與心靈之合一。還有一個生命,是我從前所不曾認識或瞭解過的,它根本的意義是一種純生命之再生,亦即一種生命本身之創造,卻全不依賴於其他事物。
今後我所真正要追求的,就是這種生命。
每天都要問我自己:我今天要怎樣活?」__史作檉
哲學家所說的自然,碰到人生裡的愛與欲,會是相悖或融合?愛欲與孤獨間的距離又有多近?史作檉以詩與散文寫下生活裡的體驗與思索,有親歷盈缺的歡欣與落寞,更有真實不諱的直言與坦率。
設計特色:
為了容易攜帶與翻閱,《三月的哲思》和《三月後的五卷》採菊16開,輕巧精裝版,水彩手繪封面圖樣,三邊書口刷色,不多加工與包裝,讓讀者翻閱時能與純粹紙質纖維觸感。
推薦閱讀:
《三月的哲思》
在一個季節裡,史作檉寫下了愛、爆裂與生命歸向的記錄。
他說:「什麼是愛情?愛情就是那種經過大苦,通過眼淚之淨洗,即刻便又恢復到雀躍般兒童之心的本質者。愛情就是不可用愛情以外任何原因,而妨礙到愛情本身存在的事物。」
因此,在生活與生命裡以不同姿態活著的我們,也學著去看見那有如日與夜的明暗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