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閱讀
本書提供兩種檔案格式,請選擇開啟:
EPUB彈性排版,可依載具大小自動斷行或換頁,較適合小螢幕閱讀。
書籍內容
TOP
港人服裝近百年演變過程是怎樣的?
透過十個人物的專訪,重組上世紀香港中式服裝文化與工藝的原本圖貌。
服裝必須經過將布帛剪裁、縫合才能成衣,製作工藝對服飾文化的影響至為重要。『香港中式服裝製作技藝』已於2014被列為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長衫及褂裙復於2018更列入代表作名錄內,正好確立此項傳統手工藝於本土文化的重要性。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中式服裝昌盛的黃金歲月,回顧昔日大部份港人都是穿手造中式服裝。
過去百年港人服裝究竟有怎樣的變遷?有關款式尚可在舊相片或粵語片中尋找到蹤影,但中裝文化及工藝的歷史紀錄就難找到有系統的記載。
感謝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基金,資助以1940至1970年間香港中式服裝為主題的口述歷史項目,透過文字和相片,將過去的服裝歲月印記及社會風貌重現讀者眼前。
本書特色
此次口述歷史共十位與中裝有密切關係的人仕參與,雖然人數不多,仍足具代表性:四位裁縫中,粤籍及江浙籍分佔二位;曾經以中式服裝作日常服的人士男女各三位;如果以出生地區分則廣東及江浙各有四人,而香港出生的有兩人,所有受訪人士居港都超過六十年或以上。
整個口述歷史的訪問以錄影及錄音進行,資料整理為九篇文章,傍附的二維碼提供錄影或錄音資訊,以傳精髓。
另外再把一些難以遺忘的片段輯成「倒後鏡」,讓讀者一同回味昔日有關中式服裝和香港社會點滴。